寓言《狐狸和旱獭》说明了什么道理?
寓言《狐狸和旱獭》说明了什么道理?
-
<<狐狸和旱獭>>是俄罗斯的一则寓言故事:
“狐君今去何方,如此匆忙?”
“我被遣发出境,实在冤枉。
你知道,我原担任鸡舍法官,
力忙公事已把健康损伤。
操劳反受诽谤,
落了个贪污罪犯的下场。
如果听信诽谤,世上好人哪有?
我何须贪污,难道我存心自找?
请你说句话儿为我作证,
你可曾见我参与了罪恶勾当?”
“我倒来见你干过什么别的,
只是鸡毛经常粘在你的嘴上。”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不论做什么工作,都要洁身自好,不要做监守自盗的事情,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法律也是公正的,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工作,心里永远是安稳的。
2020-03-02 15:58:25 -
@逸行雯 问好,《狐狸与旱獭》原来有读过。
它的作者是一位俄国寓言作家,世界三大寓言家之一的伊万・安德烈耶维奇・克雷洛夫。
道理需要从原故事中领悟,那么下面先附上俄汉互译版的《狐狸与旱獭》:
Лисица и Сурок(原版)
"Куда так, кумушка, бежишь ты без оглядки?"
Лисицу спрашивал Сурок.
"Ох, мой голубчик-куманек!
Терплю напраслину и выслана за взятки.
Ты знаешь, я была в курятнике судьей,
Утратила в делах здоровье и покой,
В трудах куска не доедала,
Ночей не досыпала:
И я ж за то под гнев подпала;
А все по клеветам. Ну, сам подумай ты:
Кто ж будет в мире прав, коль слушать клеветы
Мне взятки брать? да разве я взбешуся!
Ну, видывал ли ты, я на тебя пошлюся,
Чтоб этому была причастна я греху
Подумай, вспомни хорошенько".
"Нет, кумушка; а видывал частенько,
Что рыльце у тебя в пуху".
Иной при месте так вздыхает,
Как будто рубль последний доживает:
И подлинно, весь город знает,
Что у него ни за собой,
Ни за женой, -
А смотришь, помаленьку
То домик выстроит, то купит деревеньку.
Теперь, как у него приход с расходом свесть,
Хоть по суду и не докажешь,
Но как не согрешишь, не скажешь:
Что у него пушок на рыльце ест
狐狸与旱獭(汉译版)
“狐君今去何方,如此匆忙?”
“我被遣发出境,实在冤枉。
你知道,我原担任鸡舍法官,力忙公事已把健康损伤。废寝忘食操劳反受诽谤,落了个贪污罪犯的下场。
如果听信诽谤,世上好人哪有?我何须贪污,难道我存心自找?
请你说句话儿为我作证,你可曾见我参与了罪恶勾当?”
“我倒没见你干过什么别的,只是鸡毛经常粘在你的嘴上。”
有人常为经济拮据叹息,说靠最后的一个卢布维持。全城的人们也都很清楚,他和他的老婆都没有家私。
然而你再仔细瞧瞧,这人又造房屋,又买地皮。
到底他怎样平衡出入收支?由他在法庭上百般辩解,也无法使别人口服心服。
难怪大家对他议论纷纷,说他的狐狸嘴边有鸡毛痕迹。
@逸行雯 再来谈谈从中折射出的道理:
狐狸作是一个鸡舍法官,因贪污罪被遣出境却自欺欺人,辩解自本是廉洁奉公的,一切罪状都是被恶意诽谤,毫无悔改之心。旱獭一句“我只看到你嘴上常粘着鸡毛”滑稽至极,它精准且趣味性地指出了狐狸的本性:狡猾贪婪。在事实证据面前狐狸的一切辩解都失去了说服力。
作为寓言故事,是具有现实抨击和教育意义的。
《狐狸与旱獭》勾画出狐狸这个狡猾贪婪的形象,借此讽刺现实存在于当权者中的恶行与丑陋,诸如贪墨成风、以权谋私、尸味素餐、任人唯亲、监守自盗等等。
以此警示人们“莫伸手,伸手必被抓”。在当下和谐严谨的法治社会,反腐倡廉的建设工作势不可挡。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只要作奸犯科,必然留下蛛丝马迹。
——结束,欢迎留言,也谈下你们的领悟。
2020-03-03 08:21:23 -
译文如下:
“狐君今去何方,如此匆忙?”
“我被遣发出境,实在冤枉。你知道,我原担任鸡舍法官,力忙公事已把健康损伤。操劳反受诽谤,落了个贪污罪犯的下场。如果听信诽谤,世上好人哪有?我何须贪污,难道我存心自找?请你说句话儿为我作证,你可曾见我参与了罪恶勾当?”
“我倒来见你干过什么别的,只是鸡毛经常粘在你的嘴上。”
有人常为经济拮据叹息,说靠最后的一个卢布维持。全城的人们也都很清楚,他和他的老婆都没有家私。然而你再仔细瞧瞧,这人又造房屋,又买地皮。到底他怎样平衡出入收支?由他在法庭上百般辩解,也无法使别人口服心服。难怪大家对他议论纷纷,说他的狐狸嘴边有鸡毛痕迹。
2020-03-04 05:59:14 -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寓言《狐狸和旱獭》说明了什么道理?《狐狸和旱獭》是俄罗斯著名作家克雷洛夫寓言类经典作品之一,这则寓言幽默讽刺,精准刻画狐狸和旱獭鲜明的形象性格特征情境:“只是鸡毛经常粘在你嘴上,狐狸嘴边有鸡毛的痕迹”,描述现实生活中盗守自盗,在其位不谋其事,利用自己的职能之便贪污腐败,这种自私自利,占用公共资源终究会受到法律的严惩。寓言反映日常生活现象,得出人生哲理,富含道德训诫意义。
2020-05-19 16:19:26 -
1.揭露沙皇专制统治,讽刺嘲笑统治阶级的专横、寄生、无知等。
许多寓言描写了强权者的专横无理,揭露了在强者面前弱者永远有罪的强盗逻辑,像《狼和小羊》、《狮子分猎物》、《狼与鹤》、《兽国的瘟疫》。而《大象当官》、《狗熊照看蜂房》、《狐狸建筑师》、《村社大会》等则揭露了统治者欺压百姓的狡诈伎俩。沙皇专制制度下法律维护统治者的虚伪本质在《狗鱼》、《农夫和绵羊》、《农夫与河》、《乌鸦》等篇中得到了揭示。而《狐狸和旱獭》、《蜜蜂和苍蝇》、《猴子和眼镜》、《鹅》、《老鼠会议》等则抨击了统治者的种种丑行,如贪污受贿,寄生,无知,无能,崇洋,任人唯亲等。有些寓言更是把矛头直指沙皇本人,如《杂色羊》等。
2.反映被压迫者的无权和受剥削,表达了对人民的同情,对人民优秀品质的赞美,对人民力量的信心。
普希金说,克雷洛夫是“最有人民性的诗人”。克雷洛夫选择寓言作为自己的创作体裁也正是因为这种通俗的体裁能到达最广大人民群众那里。
他的寓言的人民性最鲜明的体现便是表达了人民的爱憎。如果说上面这一类寓言中克雷洛夫表达的正是人民对统治者的憎恶,那么在第二类寓言中表达的是对人民的同情、爱和信心。
人民虽然无权并受欺压,但是他们勤劳朴实,他们才是生活真正的主人。《蜜蜂和苍蝇》嘲笑了无益于人类的苍蝇,而勤劳的蜜蜂“在自己的国度里生活得非常惬意”。《鹰和蜜蜂》通过蜜蜂赞美了默默无闻从事低贱劳动的人们,颂扬他们“为共同利益而工作”,不想突出个人的劳动的崇高精神。劳动者虽然默默无闻,生活在底层,可是他们有着无穷的生命力、创造力,是他们供养着整个社会和统治者。《树叶和树根》深刻揭示的就是这样的辩证关系。不仅如此,弱者甚至也能对强者进行报复(《狮子和蚊子》)。而反映1812年卫国战争的著名寓言《狼落狗舍》不仅揭露了侵略者的面目,更表现了俄罗斯人民奋起打击侵略者的坚定决心和伟大力量。
3.反映日常生活现象,得出人生哲理,富含道德训诫意义。
这一类寓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具有双重意义的。一方面是批判揭露统治者或表达对人民的爱,另一方面这些寓言已超越了当时的历史时代而具有普遍的意义,如《四重奏》是针对当年政府改组而写的,但是其要注重事物的本质而不是形式的思想却有普遍意义。《大车队》本来也是批判当年对库图佐夫指挥卫国战争不满的统治者上层,但是今天用来劝戒不要瞎指挥,不要看人挑担不吃力,也是很适用的。
另一种是纯粹进行道德训诫的。克雷洛夫运用幽默讽刺,批判嘲笑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缺陷,总结人生经验,进而告诫人们应该如何完善自己。作者涉及的生活现象是很广泛的,诸如告诫人们不要听信别人谄媚吹捧(《狐狸和葡萄》),不要过于挑剔而丧失时机(《挑剔的待嫁姑娘》),不要不分青红皂白怪罪别人(《主人和老鼠》),要谨慎对待友谊(《小树林与火》、《狗的友谊》),要谦虚好学(《狗鱼和猫》),要善于看到别人优点(《鹰和鸡》),要适可而止(《杰米扬的鱼汤》),要协作一致才能办好事(《天鹅、狗鱼和大虾》),要有柔韧不屈的品格(《橡树和芦苇》)等等。总之,克雷洛夫用寓言这种短小的形式表达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和深刻的现实性。请简述克雷洛夫寓言的艺术特色。克雷洛夫在写作上非常认真,在发表之前先朗诵给朋友们听,然后听取他们的意见,经常不止一次地修改,重写五到七次之多。
克雷洛夫在专门创作寓言之前曾经是个剧作家,戏剧创作的一些特点在寓言中表现得也很明显,如结构紧凑,情节进展迅速。他的寓言篇幅不长,有的只几行就成篇,有的几行就刻画了形象的性格特征。对白是戏剧的基本要素,在寓言中也得到充分运用,有的寓言几乎通篇都是对话,而且对话又都符合形象的个性,如《橡树下的猪》、《猴子和眼镜》等。对比也是戏剧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克雷洛夫寓言中常常可以见到这种形象的对照,如自由与不自由(《风筝》),贫与富(《承包商和鞋匠》),有权和无权(《狼和小羊》),劳动与游手好闲(《蜻蜓和蚂蚁》)等等。
克雷洛夫办讽刺杂志时,许多讽刺文章、小品都是他写的,幽默讽刺也就成为他寓言的另一特色,这种幽默讽刺常常表现在对性格的刻画,情境的设置,事件的结果等方面,如《狗的友谊》采取先扬后抑的手法达到强烈的讽刺,《狐狸和旱獭》用了一句“我只看到你嘴上常粘着鸡毛”,幽默地点明了狐狸的本质,《撒谎者》则采用以牙还牙、以撒谎对付撒谎来揭穿撒谎者。
2020-03-04 11:34:10 -
聪明的人懂得从别人的失败中吸取教训,不要被眼前的利益或者虚荣所诱惑,时刻保持警惕
2020-03-02 21:01:40 -
狐狸和旱獭的寓言故事讲了一个监守自盗也说主守自盗。盗取自己负责看管的财物。《汉书·刑法志》:“守县官财物而即盗之。已论命复有笞罪者,皆弃市。” 颜师古注:“即今律所谓主守自盗者也。”在法律上,窃取公务上自己看管的财物叫监守自盗。就是盗窃。监守自盗的人,自然也无法使人信服。
2020-03-02 15:41:33 -
1.揭露沙皇专制统治,讽刺嘲笑统治阶级的专横、寄生、无知等。
许多寓言描写了强权者的专横无理,揭露了在强者面前弱者永远有罪的强盗逻辑,像《狼和小羊》、《狮子分猎物》、《狼与鹤》、《兽国的瘟疫》。而《大象当官》、《狗熊照看蜂房》、《狐狸建筑师》、《村社大会》等则揭露了统治者欺压百姓的狡诈伎俩。沙皇专制制度下法律维护统治者的虚伪本质在《狗鱼》、《农夫和绵羊》、《农夫与河》、《乌鸦》等篇中得到了揭示。而《狐狸和旱獭》、《蜜蜂和苍蝇》、《猴子和眼镜》、《鹅》、《老鼠会议》等则抨击了统治者的种种丑行,如贪污受贿,寄生,无知,无能,崇洋,任人唯亲等。有些寓言更是把矛头直指沙皇本人,如《杂色羊》等。
2.反映被压迫者的无权和受剥削,表达了对人民的同情,对人民优秀品质的赞美,对人民力量的信心。
普希金说,克雷洛夫是“最有人民性的诗人”。克雷洛夫选择寓言作为自己的创作体裁也正是因为这种通俗的体裁能到达最广大人民群众那里。
他的寓言的人民性最鲜明的体现便是表达了人民的爱憎。如果说上面这一类寓言中克雷洛夫表达的正是人民对统治者的憎恶,那么在第二类寓言中表达的是对人民的同情、爱和信心。
人民虽然无权并受欺压,但是他们勤劳朴实,他们才是生活真正的主人。《蜜蜂和苍蝇》嘲笑了无益于人类的苍蝇,而勤劳的蜜蜂“在自己的国度里生活得非常惬意”。《鹰和蜜蜂》通过蜜蜂赞美了默默无闻从事低贱劳动的人们,颂扬他们“为共同利益而工作”,不想突出个人的劳动的崇高精神。劳动者虽然默默无闻,生活在底层,可是他们有着无穷的生命力、创造力,是他们供养着整个社会和统治者。《树叶和树根》深刻揭示的就是这样的辩证关系。不仅如此,弱者甚至也能对强者进行报复(《狮子和蚊子》)。而反映1812年卫国战争的著名寓言《狼落狗舍》不仅揭露了侵略者的面目,更表现了俄罗斯人民奋起打击侵略者的坚定决心和伟大力量。
2020-03-10 10:42:56 -
首先你要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对待那些不尊重他人的人,别人也不会尊重你,最好的办法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2020-03-07 13:31:33 -
真理
2020-03-03 08:23:16 -
1,揭露沙皇专制统治,讽刺嘲笑统治阶级的专横、寄生、无知等。
2,反映被压迫者的无权和受剥削,表达了对人民的同情,对人民优秀品质的赞美,对人民力量的信心。
3,反映日常生活现象,得出人生哲理,富含道德训诫意义。
2020-03-04 14:08:50 -
揭露沙皇专制统治,讽刺嘲笑统治阶级的专横、寄生、无知等,反映被压迫者的无权和受剥削,表达了对人民的同情,对人民优秀品质的赞美,对人民力量的信心
2020-03-07 15:24:08 -
监守自盗,窃取公务上自己看管的财物,就是盗窃。监守自盗的人,无法使人信服。
2020-03-07 21:26:52 -
君今去何方,如此匆忙?”
“我被遣发出境,实在冤枉。
你知道,我原担任鸡舍法官,
力忙公事已把健康损伤。
废寝忘食一操一劳反受诽谤,
落了个贪一污罪犯的下场。
如果听信诽谤,世上好人哪有?
我何须贪一污,难道我存心自找?
请你说句话儿为我作证,
你可曾见我参与了罪恶勾当?”
“我倒来见你干过什么别的,
只是鸡一毛一经常粘在你的嘴上。”
有人常为经济拮据叹息,
说靠最后的一个卢布维持。
全城的人们也都很清楚,
他和他的老婆都没有家私。
然而你再仔细瞧瞧,
这人又造房屋,又买地皮。
到底他怎样平衡出入收支?
由他在法庭上百般辩解,
也无法使别人口服心服。
难怪大家对他议论纷纷,
说他的狐狸嘴边有鸡一毛一痕迹。最后告诉我们人性的无知,愚昧,不明是非,颠倒黑白。
2020-03-02 19:5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