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经常出现的台风,其名字是怎么来命名的?为什么?

新农商网 全部 1150

夏天经常出现的台风,其名字是怎么来命名的?为什么?

回复

共18条回复 我来回复
  • 不服软的小软
    不服软的小软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台风是没有名字只有编号的,但是随着气象预报水平的提高以及公众需求的日渐提升,单纯的编号已经无法满足传播的需求,也不容易辨识,所以后来就开始使用名字来增加台风的辨识度,并且也更容易传播给受众。

    最先给台风命名的是20世纪早期的澳大利亚预报员克里门格兰,他用自己不喜欢的政治人物给热带气旋命名。在西北太平洋,正式以人名为台风命名开始于1945年,不过这些名字主要是由位于关岛的联合台风中心提供和使用的,我国在当时并没有使用这些名字,而是仍旧以编号来区分台风。

    直到1997年,在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年度会议上,各个成员才一致决定使用具有各国风格的名字为台风命名,并从2000年开始实施这一新的命名方法。

    这套命名方法,共包含140个名字,由世界气象组织所属的亚太地区的11个成员国和3个地区提供,包括中国、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日本、美国、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越南、柬埔寨、泰国、老挝、马来西亚、韩国以及朝鲜,每个国家或地区提供10个名字。140个名字分成5列,每列28个,从第一个开始循环使用。

    如果某个台风造成重大损失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那么这个台风所用的名字就有可能会被除名,并由提供该名字的国家或地区在提供一个名字作为替代。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帮助!

    如有不准确之处,望不吝赐教!

    如果您喜欢我的回答,不妨点个赞吧!

    2017-08-25 22:33:20 0条评论
  • S小灰灰
    S小灰灰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台风国际上统一的热带气旋命名法是由热带气旋形成并影响的周边国家和地区共同事先制定的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

    命名表首先给出英文名,各个成员国家可以根据发音或意义将命名译至当地语言。当一个热带气旋名称被使用,造成某个或多个成员国家的巨大损失,这个名称将会永久除名并停止使用。

    遭遇损失的成员国家可以向世界气象组织提出上诉,将名称除名。但台风被除名也有例外,有些台风被除名的原因是“纯技术性”的,纯粹以名称本身因素被退役的。

    扩展资料

    在西北太平洋生成的热带风暴强度以上的热带气旋被称为台风。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海面上的气旋性环流天气系统,是地球物理环境中最具破坏性的天气系统之一。热带气旋的体量是巨大的,以其辐散盖的直径来说,小的有300--400km,大的达1000--2000km。

    参与其中的物质是热带洋面上的空气和水汽,水汽中蕴含的潜热是其能量来源。热带气旋强度的变化主要受水汽供给量的影响,水汽充足的环境中,热带气旋生成的频次相对高,发展和增强也较快;水汽不充足的洋面上,热带气旋生成频次很低,没有生成就无所谓发展和增强了。

    所以,热带气旋只在地球的几个区域生成。如:东北太平洋热带、西北太平洋热带、西南太平洋、印度洋孟加拉湾附近、南印度洋、西北大西洋等热带、亚热带洋面生成。

    当热带气旋移到温度较低的洋面上,便会因为水汽供应量的减少,而减弱消散,或失去热带气旋的特性,转化为温带气旋。热带气旋在北半球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半球以顺时针旋转。

    伴随热带气旋的大风、大雨、风暴潮等可能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不过热带气旋亦是大气循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将热能由热带地区带往中高纬度地区。

    2019-08-11 10:29:52 0条评论
  • 墨迹天气
    墨迹天气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前几日,今年第18号台风“泰利”和第19号台风“杜苏芮”结伴向我国东南沿海新晋,但是最终都未登录我国,尤其是18号台风“泰利”更是在即将接近我国江浙地区时,突然转向朝日本行进,留下了江浙地区这几天大到暴雨。

    今年,西太平洋生成的台风较多,从之前的6月12日的台风苗柏开始,我国经历了如下台风的洗礼:

    2017年2号台风:台风苗柏。6月12日晚上11点钟前后在广东省深圳市大鹏半岛沿海登陆,江南东部和南部华南等地有较强降雨。

    2017年9号台风:台风纳沙。缓解南方的高温。

      2017年10号台风:台风海棠。

      2017年11号台风:台风尼格

      2017年12号台风:台风榕树

      2017年13号台风:台风天鸽

    2017年14号台风:台风帕卡

      2017年16号台风:台风玛娃

      2017年17号台风:台风古超

      2017年18号台风:台风泰利

      2017年19号台风:台风杜苏芮

    那么这些奇奇怪怪的台风名字是根据什么来起的呢?

     人们对台风的命名始于20世纪初,据说,首次给台风命名的是20世纪早期的澳大利亚预报员克里门兰格,他把热带气旋取名为他不喜欢的政治人物,借此,气象员就可以公开地戏称它。

    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英文缩写:WMO)台风委员会第30次年度会议决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并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确立一张新的命名表,旨在帮助人们防台抗灾、加强国际区域合作。

    台风命名表一共140个,西北太平洋平均每年大约26个台风,每5年多,命名表就会循环重复使用。但如果一个台风造成了特别重大的灾害,或者有特别奇葩的事迹,相关国家有权在台风大会上提出除名。一般只要提出,除名就会通过。台风除名的目的,是把罪孽深重的台风名从命名表中划去,让这个名字有唯一的历史含义,以警示后人,以作纪念。

    上图为2017年台风命名表

    下图为已经被除名的台风名

    在我来向大家介绍这些亚洲国家是如何给台风取名字的在此之前,就需要给大家普及下各国起名字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大陆:神话控

    我们的气象局同胞们,用自己的洪荒之力想出了一波分分钟碾压《复仇者联盟》的神话人物。悟空、电母、海神、风神、玉兔

    中国港澳地区:生活控

    相对于大陆地区的神话人物,香港澳门的同胞们给台风起的名字中,就体现着他们对于生活细节的美好祈愿。贝碧嘉(一种牛奶布丁)、玲玲(女孩名)、榕树、烟花、蝴蝶

    日本:星座控

    日本人民对于星座的无限热爱,只要报出一部动漫的名字,全世界的人类都能了解--《圣斗士星矢》,所以日本提供的10个台风名字,许多是星座名。天鸽、天兔、摩羯、天秤、蝎虎、圆规、巨爵、鲸鱼、北冕、剑鱼

    朝鲜:诗词控

    朝鲜人民的生活一直过得比较单纯,因为他们的精神世界没有收到互联网的冲击,所以热衷于给台风起一些如诗般隽永的名字。鸿雁、杨柳、云雀、海鸥、红霞、彩虹...

    东南亚诸国:自然控

    温暖湿润的东南亚一年四季都充满着勃勃生机。鸟叫虫鸣、瓜果飘香、海浪沙滩....出门溜一圈儿,10个台风的名字就想好了。鹦鹉、桑达(叫声悦耳的鸟)、圣帕(淡水鱼)、利奇马(水果)、灿鸿(热带植物)、达维(大象)...以上,基本上给台风取名字也都是很随意的一件事。

    2017-09-15 16:53:15 0条评论
  • San1555427
    San1555427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台风的名字是由每个国家取一个,轮流用,如果有的台风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名字就会被取缔掉。。。比如龙王台风的名字就取缔掉不能再用了。好像是这样,望补充,不许问度娘。。哈哈

    2017-08-24 22:35:05 0条评论
  • 宇宙时空联盟
    宇宙时空联盟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只是根据命名者乱想出来就可成功命名各个台风了.

    2019-08-11 10:09:32 0条评论
  • 紫嫣冰荷
    紫嫣冰荷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首先感谢头条悟空邀请,我就简单的介绍一下台风形成和起名的情况,在我国,台风一般多发生在夏秋季节(7-11月)。每当台风季时,我们常常会在电视或网络等媒体平台上关注台风的实时动向。但是你有注意到它的名字吗?例如:2013年第9号台风叫“飞燕”,2015年第九号台风叫“灿鸿”,第十号台风叫“莲花”。很多人不禁好奇,台风为什么会有名字?

      台风为什么会有名字 利于区分热带气旋

      何谓台风

      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种,而热带气旋是指热带地区形成的一种低压。它不断旋转,并伴随着大风和强降雨天气。热带气旋按其中心附近风力大小划分为4种类型:中心风力在7级和7级以下的称热带低压,8到9级称热带风暴,10到11级称强热带风暴,12级和12级以上称台风。这4种类型热带气旋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相互转化。

      台风为什么会有名字

      台风为什么会有名字?答案是:为了很好的区分热带气旋,所以要给它们都单独取个名字。最早是根据热带气旋的位置(主要是热带气旋中心所处的经纬度)来区分热带气旋,这种办法相当麻烦。直到19世纪初叶,一些讲西班牙语的加勒比海岛屿根据飓风登陆的圣历时间命名飓风。例如,侵袭波多黎各的三个飓风:1825年7月26日的圣大安娜,1928年9月13日的圣费里佩。据报道,19世纪末,澳大利亚预报员克里门·兰格用他讨厌的政客的名字为热带气旋命名。后来,军事部门根据英文单词的首字母顺序(ABLE, BAKER, CHARLIE等)来命名热带气旋。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人用女性的名字给热带气旋命名。20世纪70年代末,应美国女权运动组织的要求,扩充了命名表,改用男性和女性的名字命名。在口语和书面交流中,特别在警报中,人们逐渐接受了使用命名表的优点。名字应当简短、通俗、易记,便于向热带气旋威胁区的千百万群众传递信息,以避免同一地区同时面临一个以上热带气旋影响时出现混乱状况,这种做法不久便在西半球被广泛采用。

      20世纪70年代,所有热带气旋易发区都已使用命名系统。70年代末以后,在世界气象组织各区域热带气旋委员会协调下,热带气旋的命名走向国际化。在大多数区域,热带气旋命名表(通常是交替使用男性和女性的名字)由该区域的热带气旋委员会制定,热带气旋委员会更重要的任务是促进和协调本地区的热带气旋减灾行动。各区域的具体做法不尽相同。通常由指定的气象中心负责按字母顺序依次为热带气旋命名。有的地区命名表循环使用,有的地区时常制定新的命名表,还有的地区命名表用完后再从头开始使用。

      为了避免名称混乱,台风委员会1998年12月1日至7日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的第31届会议的决议,从2000年1月1日起,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对西北大西洋和南海生成的热带气旋进行命名,旨在帮助人们对热带气旋提高警觉,增强警报效果。同时,保留原有热带气旋编号。该方法将用于台风委员会成员向国际社会发布的公报中。也供各成员用当地语言发布热带气旋警报时使用。

    2017-08-31 09:31:07 0条评论
  • 用户65146089
    用户65146089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2017-09-16 14:47:31 0条评论
  • 诗意糯米RZ
    诗意糯米RZ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你觉得台风该不该有个名字呢 ?当然有名字方便了 既然该的话 东南亚十四国都给台风起名字 但是当年名字不统一 每个国家名字都不一样 后来国际气象局 让亚洲14国 共同起 统一一下 每个国家起十个 一共140个 台风名字轮换着 直到140个名字用完 重新开始 如果台风破坏力巨大 那么那个名字会取消 重新补一个

    2017-08-24 22:31:13 0条评论
  • 鲁西南磊子
    鲁西南磊子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谢谢邀请。

    1.最开始人们对台风的命名始于20世纪初,据说,最开始给台风起名字的是澳大利亚预报员克里门兰格,他把热带气旋取名为他不喜欢的政治人物,这样一来,气象员就可以公开地戏称它了!

    非常机智了。

    但是后来,为了命名统一,世界台风委员会就开始插手起名了。

    2.其实并不是每个台风都有自己的名字,因为台风的名字是循环使用的。

    世界台风委员会有一套统一的台风命名系统,由台风多发的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美国和越南等十四个地区各提供10个名字,加起来就是140个名字。

    于是每有一个热带风暴或台风,就用事先取好的名字,名字用完后就接着再循环用。

    3. 抱着一种“名字温柔那么台风一定也很温柔”的玄学期待,于是大家给台风取的名字一般都很文雅、和平,比如说茉莉、玫瑰、珍珠、莲花、彩云等等。(感觉有种土味的善良)

    但这种大前提下,各地起的名字也有着千奇百怪的地域属性:

    比如中国香港提出的名字有:启德(已被除名)、珊珊、万宜、玲玲、凤凰、白海豚、彩云、狮子山、马鞍、榕树。

    中国澳门的则是:三巴(???)、贝碧嘉、蝴蝶、琵琶、黄蜂、莲花、烟花、玛瑙、梅花、珊瑚。

    中国大陆的有这些:海葵、悟空、玉兔、白鹿、风神、海神、杜鹃、电母、木兰、海棠。

    (悟空哪里善良文雅?)

    4.其实在命名表里的名字也不完全安全。这些名字也是会被强行“除名”的!

    2019-08-11 18:26:49 0条评论
  • 知情达理原野ZAi
    知情达理原野ZAi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避免混淆,区分用的

    2018-11-08 22:08:06 0条评论
  • 九零造物
    九零造物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为了区别不同的台风,有必要给它们单独取个名字。最早是通过经度纬度来区分,这种方法非常麻烦。台风命名表差不多有140个名字,由不同的国家提交名字经过相关部门批准后循环使用。

    2018-11-09 01:44:56 0条评论
  • 暴躁de小鲁班
    暴躁de小鲁班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台风命名法也就是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系统,也可称为热带气旋命名系统。国际上统一的热带气旋命名法是由热带气旋形成并影响的周边国家和地区共同事先制定的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 对于造成伤害极大的台风,有可能会被除名,这时候命名国就要重新给一个新名字。 台风命名大全 台风委员会命名表共有140个台风备用名字,把这140个名字放在一起,分组排序,然后逐一使用。换句话说,台风的名字不是有了台风才取,是事先就确定好的。且名字并不是一次性使用而是循环利用,140个名字循环一遍之后,又会从头再来。因此会出现今年的台风与前几年的某些台风重名的现象。如2000年从“达维”开始,一直到“苏力”,共使用了23个名字,2001年从第24个名字“西马仑”开始,到某一年命名表的最后一个名字“苏拉”使用后,又从第一个名字“达维”开始命名。 台风的140个名字分别由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日本、老挝、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和越南提供,每个国家和地区提供10个名字。中国提供的10个名称分别是:龙王(后被"海葵"替代)、悟空、玉兔、海燕、风神、海神、杜鹃、电母、海马和海棠。有趣的是,国际上所使用的西太平洋台风的名称依然很少有灾难的含义,大多具有文雅、和平之意,如茉莉、玫瑰、彩云等,以此来期待台风带来的伤害能小些。但是世界台风委员会有一个规定,一旦某个台风对于生命财产造成了特别大的损失,那么它就会永久占有这个名字,该名字就会从命名表中删除,空缺的名称则由原提供国或地区再重新推荐。

    2019-07-31 19:08:21 0条评论
  • 不放弃PYG698
    不放弃PYG698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谢谢邀请。台风的名字是由有关国家或地区提出的,所起的名字有人的姓名、植物的名称等等,大多具有文雅、和平之意。

    2019-08-11 21:50:23 0条评论
  • 靝鼚埊湬
    靝鼚埊湬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亚洲地区的台风由沿海各个国家轮流取名字,一般是该国神话人物名字或花卉名字!而美国那边称作飓风!

    2018-11-09 00:09:16 0条评论
  • 路行者阿波
    路行者阿波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台风国际上统一的热带气旋命名法是由热带气旋形成并影响的周边国家和地区共同事先制定的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

    命名表首先给出英文名,各个成员国家可以根据发音或意义将命名译至当地语言。当一个热带气旋名称被使用,造成某个或多个成员国家的巨大损失,这个名称将会永久除名并停止使用。

    遭遇损失的成员国家可以向世界气象组织提出上诉,将名称除名。但台风被除名也有例外,有些台风被除名的原因是“纯技术性”的,纯粹以名称本身因素被退役的。

    向左转|向右转

    扩展资料

    在西北太平洋生成的热带风暴强度以上的热带气旋被称为台风。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海面上的气旋性环流天气系统,是地球物理环境中最具破坏性的天气系统之一。热带气旋的体量是巨大的,以其辐散盖的直径来说,小的有300--400km,大的达1000--2000km。

    参与其中的物质是热带洋面上的空气和水汽,水汽中蕴含的潜热是其能量来源。热带气旋强度的变化主要受水汽供给量的影响,水汽充足的环境中,热带气旋生成的频次相对高,发展和增强也较快;水汽不充足的洋面上,热带气旋生成频次很低,没有生成就无所谓发展和增强了。

    所以,热带气旋只在地球的几个区域生成。如:东北太平洋热带、西北太平洋热带、西南太平洋、印度洋孟加拉湾附近、南印度洋、西北大西洋等热带、亚热带洋面生成。

    当热带气旋移到温度较低的洋面上,便会因为水汽供应量的减少,而减弱消散,或失去热带气旋的特性,转化为温带气旋。热带气旋在北半球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半球以顺时针旋转。

    伴随热带气旋的大风、大雨、风暴潮等可能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不过热带气旋亦是大气循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将热能由热带地区带往中高纬度地区。

    2019-08-11 10:45:27 0条评论
  • 爱拍照的忠義
    爱拍照的忠義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为了记录吧,

    2018-11-09 12:42:02 0条评论
  •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这是为了在台风死去的人们去了下面好找他。

    2018-11-09 07:34:48 0条评论
  •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台风命名法也就是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系统,也可称为热带气旋命名系统。国际上统一的热带气旋命名法是由热带气旋形成并影响的周边国家和地区共同事先制定的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 对于造成伤害极大的台风,有可能会被除名,这时候命名国就要重新给一个新名字。 台风命名大全 台风委员会命名表共有140个台风备用名字,把这140个名字放在一起,分组排序,然后逐一使用。换句话说,台风的名字不是有了台风才取,是事先就确定好的。且名字并不是一次性使用而是循环利用,140个名字循环一遍之后,又会从头再来。因此会出现今年的台风与前几年的某些台风重名的现象。如2000年从“达维”开始,一直到“苏力”,共使用了23个名字,2001年从第24个名字“西马仑”开始,到某一年命名表的最后一个名字“苏拉”使用后,又从第一个名字“达维”开始命名。 台风的140个名字分别由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日本、老挝、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和越南提供,每个国家和地区提供10个名字。中国提供的10个名称分别是:龙王(后被\"海葵\"替代)、悟空、玉兔、海燕、风神、海神、杜鹃、电母、海马和海棠。有趣的是,国际上所使用的西太平洋台风的名称依然很少有灾难的含义,大多具有文雅、和平之意,如茉莉、玫瑰、彩云等,以此来期待台风带来的伤害能小些。但是世界台风委员会有一个规定,一旦某个台风对于生命财产造成了特别大的损失,那么它就会永久占有这个名字,该名字就会从命名表中删除,空缺的名称则由原提供国或地区再重新推荐。

    2019-07-31 19:08:21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