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安庆的“九头十三坡”分别在什么位置?

新农商网 全部 1025

老安庆的“九头十三坡”分别在什么位置?

回复

共3条回复 我来回复
  • 九五就是我
    九五就是我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这九头十三坡,就是当时安庆城里人大概活动的范围,在安庆以前所说的城里是一个很小的概念。也就是人民路靠南面那一段范围。

    以前人们出行都是步行,现在人是很难体会的。走到一个坡头,一个拐弯处都有深刻的印象。即使是现在的30年前,出行主要靠走,有车那也舍不得坐。九头十三坡就是这么来的。

    具体位置都在安庆城里和城外的不远处。这个城不是现代意义的城市概念。是古代攻城拔寨的那种城。

    安庆建城很早,有700年的历史。安庆城自古就是军事要塞,兵家必争之地。民国时期南京是国都,安庆是省会,也是南京的西大门。安庆破了南京就不保,所以太平天国时期安庆就是主战场。

    如果你对安庆城里城外,东门西门南门北门有一个大概了解,这九头十三坡你就很容易找到,从现在角度来看是一个很小的范围,

    卫山头 (体育场东侧)

    高井头 (建设路)

    横坝头 (大观亭西侧)

    大拐角头(北正街南)

    小拐角头(天后宫)

    高山头 (朱家巷北)

    墩头 (大观亭西南)

    游山头 (鸭儿塘对面)

    朱山头 (太平寺旁)

    朱家坡 (沿江东路)

    卸甲坡 (东门同城巷)

    昌甲坡 (殡葬馆旁)

    任家坡 (胭脂巷西)

    邓家坡 (杨家塘附近)

    登云坡 (胭脂巷口对面)

    凤凰坡 (大南门口)

    宣家坡 (大南门附近)

    司下坡 (四方城附近)

    五垱坡 (西城门口)

    黄甲坡 (杨家拐旁)

    县下坡 (五垱坡对面)

    墩头坡 (大观亭附近)地图上更直观。

    如果你想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城,你去看看,东围墙和西围墙就明白。现在的安庆城衰落了,往日长江五虎成了某些人的笑话。谢谢



    2019-04-19 12:30:47 0条评论
  • 侯侯196267188
    侯侯196267188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安庆九头十三坡之首——高井头

    高井头是老城“九头”之首,过去这周边曾经有一口老井,因为位于高冈之上,约定俗成,称之为“高井”。高井在安庆赫赫有名,《怀宁县志》上曾有记载,但位于何处,岁月匆匆,时光流逝,已经无法寻觅。但高井头作为地名,却长期延续下来。即便现在被强行兼并为建设路的一截,老安庆人仍如此称呼。13路公交车就有“高井头”一站,下车则是高井头小商品市场。

    上世纪50年代初,高井头南起小二郎巷,北至钱牌楼,由康济门进城,过小南门正街,一上一下,正好是一个坡。再往北,便是三步两桥。高井头街南,有一条窄巷,叫进士第,在是花鸟市场。进士弟南,现万豪逸景一带,为始建于明代的粮库,后称为“万亿仓”。万亿仓规模最大时,内有会储堂、后堂,其间环建南仓39楹,北仓32楹,南外仓15楹,北外仓13楹,后堂南北又分建9楹和11楹,其后又为大晒场。民国初,万亿仓改为省城储谷处。后部分房舍又陆续改建为学校。最初在这里圆办学的马伯瑶(民初任北京参议院议员,后任安徽省印花税务局局长),也是安庆自来水的创始人。1919年,他在万亿仓后部创办成德中学。1920年,饶耀晖也联合一些教师,在万亿仓前部创建奎文中学,1929年又与郭咸中合办,改校名为安庆私立中学。

    九头即:

    卫山头 (体育场东侧)

    高井头 (建设路)

    横坝头 (大观亭西侧)

    大拐角头(北正街南)

    小拐角头(天后宫)

    高山头 (朱家巷北)

    墩头 (大观亭西南)

    游山头 (鸭儿塘对面)

    朱山头 (太平寺旁)

    十三坡是:

    朱家坡 (沿江东路)

    卸甲坡 (东门同城巷)

    昌甲坡 (殡葬馆旁)

    任家坡 (胭脂巷西)

    邓家坡 (杨家塘附近)

    登云坡 (胭脂巷口对面)

    凤凰坡 (大南门口)

    宣家坡 (大南门附近)

    司下坡 (四方城附近)

    五垱坡 (西城门口)

    黄甲坡 (杨家拐旁)

    县下坡 (五垱坡对面)

    墩头坡 (大观亭附近)

    2017-08-25 16:52:35 0条评论
  • 得娱忘筌
    得娱忘筌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据《宋史、黄干传》记载:安庆古城建于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当年老城区座落在一片西北高,东南低的丘陵上,城内外诸多山头,如盛唐山、黄甲山、杨家山、卫山头、高井头、朱山头、平安岭、同安岭等,城墙多傍山而建,周长九里十三步。城内街道爬坡上岭,起伏叠岩,故尔便有了九头十三坡,造就了安庆城建的一大特色。

    查阅安庆古地图,得知九头十三坡初步形成的过程。翻开道光五年(1825年)怀宁城郭街衢图,九头十三坡中的高井头、大拐角头(北门)、登云坡、宣家坡、任家坡、黄家坡、五挡坡,游家坡就明标其上;而民国四年(1915年)怀宁城厢图,除上述二头六坡外,又添加了小拐角头(东门)、司下坡、县下坡,形成了三头八坡;到了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安庆市区图又标加了卫山头,横坝头,墩头坡、朱家坡,形成了五头十坡;在1985年安庆市区图上又增标了昌家坡,形成了有图可查五头十一坡。它们是高井头、卫山头、大拐角头、小拐角头、横坝头、登云坡、宣家坡、任家坡、黄家坡、五挡坡、游家坡、司下坡,县下坡,墩头坡、朱家坡、昌家坡。

    翻阅《安庆府志》、《安庆市志》、《安庆地名录》、《安庆文史资料》、《百年安庆》等图书资料,关于九头十三坡的记载,又众说纷纭、参差不一,除上述有图可查的五头十一坡外,还有墩头、游山头、朱山头、高山头、上盘营头、下盘营头、上码头、下码头、新码头、卸甲坡、凤凰坡、邓家坡等,归纳起来九头变成了十四头、十三坡也变成十四坡。

    带着疑惑,我先后走访了编篡《安庆市志》的蒋放老先生、编篡《安庆地名录》的聂志馨老先生,以及专门研究安庆老城的张健初先生。先生们认为,之所以造成众说不一的差误,既有传讹之记载,也有牵强附会之定夺。

    2017-08-25 21:38:17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