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都说进去社会后“有棱有角”的性格会给你磨成“圆滑”,为什么我是反过来的呢?
人家都说进去社会后“有棱有角”的性格会给你磨成“圆滑”,为什么我是反过来的呢?
-
太圆滑不是很好吧,糊里糊涂好点吧
2019-07-15 13:25:28 -
那是因为你有这个实力
2019-07-14 17:02:05 -
有棱角是好的,但是要外圆内方,与人相处要换位思考,不要极端,多想想自己是否需要去顶撞他人。
重要的是,有些人的棱角是塑料,有些人的棱角是石头,有些人的棱角是钢铁。你身上棱角的材质,是你最珍贵的品质,是你这个人,原原本本的样子。
2019-07-15 09:41:28 -
因为“圆滑”太累,不如活得“有棱有角”潇洒!
2019-07-15 14:19:39 -
因为“圆滑”太累,不如活得“有棱有角”潇洒!
2019-07-15 14:19:39 -
这个棱角有些是自己的原则,有些就是刺。希望生活磨掉的是那些没用的刺,没有模糊你自己的原则!
2019-07-15 17:08:02 -
刚刚迈出校门的莘莘学子,就像是一张大白纸,对社会一无所知,进入社会后,感觉到与学校是截然相反的两种状态,社会上复杂多变,人人都是具有着戒备心,彼此互不信任,彼此相互竞争,为了晋升职位、加薪,不惜相互抹黑造谣,想尽一切办法要置人于死地,彼此表面上一团和气,笑里藏刀,在虚假面具之后,是狰狞恐怖的狡诈意图。
都说进去社会后“有棱有角”的性格会给磨成“圆滑”,为什么也有反过来的呢?今天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正是生活在物质极大丰富的95后一代人,这代人是最幸福的一代人,小时候,营商环境优良,干什么都能够挣钱,物质极大地丰富,家庭收入明显提高,支出也大手大脚,孩子小时候几乎都是想要什么就买什么,都是在蜜罐中长大的孩子。可是,如今经济下滑的压力巨大,就业难、创业难、经商难,挣钱难,到处都是遇到难题。如今的年轻人,最擅长的就是秒辞,工作不舒心,岗位太艰苦,收入难称心,禁不得批评,受不了冷眼,于是就会来一个不辞而别,吃出不留人,自有留人处,潇洒走一回!因为不对工作岗位重视,所以,不用察言观色,不用刻意地去带上伪装的面具,去违心地迎合领导,阿谀奉承,不受社会大染缸的磨砺,菱角分明依然还保留着,不会变得圆滑逢迎,主心骨依然还是挺直的,不为五斗米折腰!
“有棱有角”的 95后有着更强烈的兴趣社交需求。“你不能拒绝95后对一些事情的不同看法,他们一定要表达出来,我们就希望能创造更多玩法,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90后以用微信居多,但95后00后则用QQ居多。前者正处于心智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期、社交网络也趋于稳定化和缩小化,后者则更加倾向于兴趣社交、无限拓展的网络娱乐是他们的关注点。“QQ偏重娱乐,更加适合偏年轻化群体,以00后为主要群体的手游为例,QQ便捷的登录端和兴趣接入口为他们寻找‘战友’、组建自己的部落联盟提供可能。”95后道德水准视野明显都在提升中!
年轻人有着坚定的信念,有一份自知之明。 仔细去想“自知之明”这个词,就能发现别有洞天。“自知之明”也就是“自知者明”。自知之明是一种对自我的清晰认知,能够实现自我的准确定位。而自知者明则是一个人只有对自己的定位达到足够准确后,有的放矢,才能最终获得成功。过高评估自己的人,目空一切,认为自己是承天命者,生而不凡,但最后往往一生碌碌无为,抱怨上天不愿眷顾自己。与之相反,对自己评价过低的人,没有进取心,觉得自己事事不行,永远不敢去尝试,不敢去奋斗,最后也是一生平庸。所以说人要善于剖析自己,正确认识自己的才智与价值,只有做到有“自知之明”,才能在任何条件下,都做好自己,充分发挥自身实力,理智地选择目的与理想,提高成功率,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刘邦曾说过,论筹集粮草,安抚百姓,他不如萧何;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他不如张良;克敌制胜,攻坚克敌,不如韩信。但这些能人将才却都团结在刘邦手下,各尽其能,刘邦并不因自己才能不济而嫉贤妒能。人贵有自知之明,就是要认清自己的弱点与短处,不去做力不从心、劳而无功之事,就能够实现对能力与时间的最有效的利用,实现人生价值最大化。
人贵有自知之明,就是要看清自我,摆正位置,定位准确,不要因为别人的评价而陷入自我怀疑,要活出个性,活出自我。人贵有自知之明,就是要时刻认识自身不足,不断虚心学习,奋发向上,不断实现自己的新超越。时间不等人,及时看清自我,才能更好地使用时间。自知之明,重在贵。人只有经历暴风雨的洗礼、雪压霜欺的磨砺,不断从跌倒中站起,正确面对对与错、好与坏、忧与劣,才有可能达到“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个境界,再经过不断努力完善,才能达到“自知者明”,完美实现自身的价值。
有棱有角的年轻人都是有个性的人,都是能够活出自己的人,不用刻意地去伪装。 村上春树说:一个人最大的成功,是活出自己! 在村上看来,词汇量和技巧的多少不是限制创作的理由,就像人人都用钢琴弹奏,却总能弹出不同的曲调一样,“绝不会因为只有八十八个键,就无法用钢琴弹出新东西来了。”终于写出第一本小说《且听风吟》的村春树,将原稿寄给出版社就忘在了脑后。
一年后的某个春日清晨,而立之年的村上春树接到了编辑来电,他的处女作《且听风吟》进入了小说新人奖的最后一轮。 村上始终坚持,写作是出于人性追逐自由的本能,而不是技巧的训练。读者也会因为阅读他的文字,获得精神上的自由。而追逐自由的本能,他生而有之。这样的本能,让他喜爱旋律自由多变的爵士乐,也让他从少年起就选择孤独而不合群的生活,哪怕成为酒吧老板也没被市侩气感染,反而坚定地走上了写作的道路。“孤独而不合群”的人是不是一定就不能成功?这恐怕要看成功的标准是什么。如果定义一个作家是否成功,是看他有没有拿到很多奖项乃至诺贝尔文学奖为标准,村上春树肯定是“不合群而不成功”的那一类里的。“流芳百世的不是奖项,而是作品。”村上春树则说,得不得奖自己真的无所谓,请媒体不要渲染话题,更不要来烦他。为了保持自己精神的独立、写作的完全自由,他多年来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不公开照片,不上电视,不出席任何正规聚会……他枯燥地重复着“写稿——运动——阅读/听歌——睡觉”的日子。
写作孤独吗?孤独是写作者必须的。当写作者真正沉浸到自己的世界里时,周围的人、事、物都会远离,他只向内索求。天地空茫,只余一人。“我认为人生基本是孤独的,但同时又相信能够通过孤独这一频道同他人沟通,只要一个劲儿地往下深挖,就会在某处同别人连在一起。”他依然有着“十年饮冰,难凉热血”的情怀。“在墙和鸡蛋中间,我永远选择鸡蛋,不管墙有多么高,鸡蛋有多么脆弱。”我们不能畏惧做梦。我们不能让我们的脚步,被名为“效率”及“便利”的丧犬们追上。我们必须以坚定的脚步成为一个不断前进的“非现实的梦想家”!而他做的梦是什么呢?我想最大的一点,就是活出一个人本来的样子。在他的书《假如真有时光机》中,他写到:人生是一条单行线,假如真有时光机,你想实现什么愿望?不确定为什么要去,正是出发的理由,一帆风顺的话,就失去了旅行的意义,这就是所谓的旅行,所谓的人生。
有棱有角的人的知识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知道的越多,圆圈就越大,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人都是有两只耳朵,但只有一张嘴,所以应该多听少说。 生活的目标是使生活合乎于自然规律。 能被思维者与能存在者是同一的。 有棱有角的美就是纯朴之花,值得欣赏,值得敬重,值得坚守,值得盛开!
2019-07-30 06:48:47 -
学会了圆滑,后找寻自我。有了自我,找寻为人处世的圆滑,每个人经历不同,工作不同,世界观不同,体验的也就不同,因此没有什么可比的,每个人是独立的自我,每个人是不同的自我。
2019-07-15 11: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