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学艺前为何先行拜师礼?

新农商网 全部 1016

古人学艺前为何先行拜师礼?

回复

共3条回复 我来回复
  • 听风在说你
    听风在说你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尊师重道是中国的优良传统。

    古人非常注重品行修养,《论语》中说:“不学礼,无以立”。意思就是说,不学会礼仪礼貌,就难有立身之处。在我的理解,礼不止是礼仪礼貌的意思,对自己传道、授业、解惑的人要有敬畏之心。



    孔子曾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意思就是只要自愿拿着十条干肉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这就是记载拜师礼的由来 。



    据《礼记》记载:“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古人认为:“先正衣冠,后明事理。”因此,让学生注重自己的仪表整洁,对自己有一个最基本的约束,方可接受教诲。

    2019-10-03 14:27:46 0条评论
  • 福鼎叶小强
    福鼎叶小强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据《宋史•道学二》载,杨时、游酢相约拜师于程颐,因“天公作美”,而成就一段“程门立雪”的佳话。为何古人学艺之前,要先行拜师呢?

    古人云:“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传统的师徒关系仅次于父子关系,即俗谚所谓“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傅”“投师如投胎”。 有的行业,一入师门,全由师傅管教,父母无权干预,甚至不能见面。建立如此重大的关系,自然需要隆重的风俗礼仪加以确认和保护。

    2019-10-03 23:34:13 0条评论
  • 墨竹斋
    墨竹斋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尊师重道固然需要,礼敬尊长也是应该,但这也是饮水思源,吃水不忘打井人的道理。缅怀礼敬先人,才能更好地传承优良传统和品质,才能言传身教,礼敬身边的父母尊长。

    2019-10-04 07:57:25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