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结师徒,呼和浩特一小学举行拜师会,大家觉得有此必要吗?
教师结师徒,呼和浩特一小学举行拜师会,大家觉得有此必要吗?
-
我来回答吧,因为我专业。首先说明,这件事不是有必要,而是非常有必要,点赞。
一、新教师成长期
一般来讲,新教师成长期就是三年,这就和俗话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一样的。一个刚踏入学校的新教师,虽然在大学经历过实习阶段,但对于要开始的教师生涯,仍然需要太多的学习,没有师傅带,只能是自己摸索,自己去实践,会走许多弯路。
二、以老带新 以新促老
1.新教师拜师,对自己对师傅都是双赢的局面。有师傅带领,新教师从教材的理解把握,课程教学的规范性,学情的掌握,会迅速进入角色,而在师傅的指导下,新教师的业务水平会得到迅速的提高,提高了自身从新手到业务骨干教师的成长历程,对学校,对学生都是好事。
2.新老师拜师,也会促进老教师的成长。新老师初生牛犊不怕虎,有新思想,新思路,也会给学校带来活力,这些新思想,新思路也会对老教师造成启发,从而促进师傅的成长。
所以,这种拜师活动,双方相得益彰,双赢局面,鼓励学校每年都组织这样的拜师活动。
2018-03-21 19:33:31 -
在中小学校,年轻教师拜老教师为师,开展师徒结对,师徒帮带,这样的做法很普遍,很有必要。原因有三:
一、师徒结对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师队伍整体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
二、师徒结对可以让新教师少走弯路,快速成长。可以使老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执教精神得到充分传承。
三、师徒结对就可以营造互帮互学、互学互长,共同提高的良好教育氛围,促进教师工作潜能的发挥,推进学校发展。
但是,我们也要清楚的看到,在教师师徒结对在实践中,总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往往,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多的师徒结对仅仅停留在完成学校任务的层面上。师徒结对形成自觉行动,内化为主动意识的仅为少数,而实现共同成长的师徒结对简直就是凤毛麟角了。实现师徒共同成长,恰恰才是师徒结对的最高层次,终极目标。因此,中小学校对教师师徒结对的做法还应做进一步引领,使师徒结对的工作不流于形式,进而取得具体实效。
2018-03-21 21:55:20 -
经不轻传,道不轻授!这个过程是对那些积极进取,用心沉淀的人的尊重,也是对宝贵经验的珍视!对拜师者而言,既让他们看到了榜样的力量,又能让他们珍惜别人的经验成果,鞭策自己前进!问题发布者,毫无进取之心,又妄图通过网络混淆视听,其心可诛!
2018-03-21 19:15:10 -
谢邀!
呼和浩特一小学举行拜师会,这种结成师徒关系的行为,我认为还是有必要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和素质应该双管齐下,学校在教育同学们学习理论课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明确的目标,都应该是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学校应该做的,而不是一味的只追求成绩,那就本末倒置了。先做人,后学习。
学校这么做的话,也会拉进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便于老师更加的了解,这中国式的仪式感也会督促大家能够彼此更加重视这件事。
我建议学校可以重拾孔孟礼仪,但是也不要是因为表现而做这件事情,需要让同学们真正的了解孔孟思想,我国的传统文化,培养大家能够成为新时代,有作为,有能力的青年。2018-03-22 22: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