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杭州某中学有30%学生不会系鞋带?是家长过于溺爱还是什么原因?

spider 全部 1018

如何看待杭州某中学有30%学生不会系鞋带?是家长过于溺爱还是什么原因?

回复

共6条回复 我来回复
  • 浮尘微草
    浮尘微草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谢谢邀请。

    27日,在杭州采荷中学新生军训现场,初一新生们比赛系鞋带,结果竟有三成学生不会。好多孩子无法把解下的鞋带正确地穿回鞋帮的小孔内,还有的孩子竟主动提着鞋子找老师求助。



    系鞋带是日常生活的小事之一,孩子什么时候学会系鞋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是不是穿过带鞋带的鞋,如果打小就没有穿过,那不会系鞋带情有可愿;如果穿过而不会系,那肯定就有问题了。

    所以,杭州中学30%不会系鞋带的学生中,一部分是因为生活习惯。他们没有穿过有鞋带的鞋,也没有系过,更何况这是在比赛,紧张的心态在作怪,虽然简单却极不熟练,无法把解下的鞋带正确地穿回鞋帮的小孔内,也属正常的现象了。我们应给予充分的理解。

    事实上,这30%不会系鞋带的学生中绝大多数的孩子穿过带鞋带的运动鞋。穿的时间不短,系过的次数应很多,但却“无法把解下的鞋带正确地穿回鞋帮的小孔内,提着鞋子找老师求助”,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穿过没系过,或系过的次数极其有限,根本没有掌握系鞋带的要领,更不用说形成熟练的动作了。

    不难理解,这种现象折射出是家庭教育问题了。日常生活中,父母出于天性的爱,往往不自觉地在做种种溺爱孩子的行为,事必躬亲,包办孩子的一切,自然孩子成了长不大的“巨婴”。莫说系鞋带了,就连盛饭、捞面、调面简单的行为也不会,溺爱是害,这一事件就是最好的诠释。



    二是对孩子缺乏信任感。“孩子在父母眼里永远是孩子”,这句话在这样的父母身上得到了极至地体现。他们从不相信孩子的能力,在他们的眼里,孩子什么也不会,什么也做不好,自然孩子的事他们包办,生活中的事更不会让孩子尝试着去做。久而久之,孩子就被培养成“巨婴”了。

    三是父母的苛责使然。一些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认为孩子的一切都应是最好的。在这种心理作用下,无论孩子做出什么样行为,达到什么样的水平,父母都不会满意,都会从鸡蛋里挑出骨头。殊不知,这样的行为大大地扼杀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孩子由想做慢慢变成了怕做,再到不做,不做自然不会了。

    四是应试教育下父母片面追求分数、畸形争分夺秒的观念作怪。这类父母生怕耽误孩子的学习时间,于是本该由孩子自己解决的小事,父母也替代包办。殊不知,这样的行为却让孩子养成了懒惰的恶习,这种懒惰的恶习又极具传染性,会传染到孩子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学习。父母切记,学习的时间需要孩子自己挤,父母替孩子挤出的时间,孩子是不会买账的,他们会大把大把地浪费掉。



    结束语:由衷期待,天下所有父母能引以为戒,有意识地提升父母的素质,杜绝溺爱,学会放手,信任孩子,给孩子独立自由的时空,把孩子培养成身心健康的孩子。

    2019-08-28 14:16:39 0条评论
  • 寒石冷月
    寒石冷月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初一学生年龄一般都在12岁左右,如果连鞋带都不会系,显然这与平时父母不重视家庭教育有密切关系。养尊处优惯了的孩子,当然免不了被溺爱。

    我学会系鞋带是在上小学之前,那时在农村没有幼儿园,但在平时接触最多的是家里的牛马猪等,这些牲口需要拴着,父母便教我们打绳结,自然而然地就学会了系鞋带。而我的儿子在进入幼儿园后,在四岁时便教会他系鞋带,这一切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为什么杭州某中学有30%学生不会系鞋带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家长习惯于替孩子做他们本该学会的事,自然就让孩子失去了自主学习生活基本技能的机会。

    要说孩子是天生懒惰吗?显然不是,孩子在幼儿期有一个爱模仿他人的本能,尤其模仿父母的言行。只要家长有教育和培养孩子的意识,就会明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自然会在生活细节中去教孩子基本做事的技能。但在很多家庭里家长却没有这个意识,而是人为替孩子做他们本该学会的事,结果就让孩子丧失了最佳的学习机会。孩子越呆越懒,越吃越馋,就这样在生活中一天天形成了,而家长却全然不知。

    2、被侍候惯了的孩子,做事手脚协调能力会非常弱,严重影响着学习能力。

    如果你去观察一些特别懒惰的孩子,会发现他们很少能把字写规范,写的漂亮的。其实原因很简单,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不教孩子做事,会让孩子手、脚、眼、脑、耳的协调力非常差。孩子协调力较差时,做事就会笨手笨脚,学起来特别费劲,还容易动不动就放弃。这样的孩子很难在学业方面取得好成绩,因为学习属于细活儿,懒惰的孩子哪能坐得住,愿意吃苦呢。

    3、溺爱之下的孩子,往往缺乏责任感,遇到困难就会逃避,稍一累就会怨天尤人。

    溺爱已经成了当代家庭教育最大的问题,可以说严重地影响着孩子们身心健康的发展。当孩子在父母身边时,父母和老人还可以帮着孩子做事,甚至是替孩子做事。但是如果离开家人,很多孩子就失去了依赖,变得无主见,懦弱和消极。这样的孩子往往缺乏责任感,遇到困难就会找别人帮助,而不会自己动脑动手想办法解决。缺乏责任感的孩子,往往在品行方面都一般,爱怨天尤人,爱逃避责任。

    结束语:从初中新生不会系鞋带一个小小的生活场景,一下就能分析出这么多问题,不知道家长朋友们是否有所思有所悟?育儿无小事,教孩子会学会生活技能,不断培养孩子走向生活与学习的独立,这是育儿的核心所在。希望有责任感的家长们,主动承担起培养孩子人格全面发展的重任,别因溺爱而害孩子一生。

    2019-08-28 15:10:33 0条评论
  • 一民声音
    一民声音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中学孩子30%不会系鞋带,这不怪学生,是家长的问题。

    我们有的家长(不是全部,不要喷偶)啊,表面上机灵得不得了,实在糊涂得不得了。

    你金贵你的孩子,那就把孩子当个人看啦!

    你看,吃饭,你喂他,把孩子当成没有自理能力的人看待!

    上学,明明孩子自己能走路,非要天天接送,还以什么安全为由!

    读书,本来有老师管,非要当个编外老师,对自作主张,让孩子补习这补习那!

    ……

    无论孩子做什么事情,总是不放心孩子。于是,什么都替孩子想到了,什么都努力给孩子做到!

    那孩子怎么样呢?在这种无所不为的家长面前,孩子只能永远当贵宾,永远做皇帝!

    你见过贵宾高高在上的样子,是愿意给自己端茶递水的人吗?

    你见过电视上的皇帝,自己拿衣服穿衣服做这些“下人”做的事情吗?

    结果,孩子长大了,突然发现父母不在身边,自己什么也不知道做,也做不好!

    所以,有什么奇怪的!在我们身边,时不时,就能看到这样的家长,这样的孩子!

    不是孩子弱智,弱智的是家长!

    因为家长不知道怎么做家长,他们不知道孩子是要当成一个独立生活的人来教育,来培养,来引导,所以,孩子自然不知道怎么做孩子,他们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事,该做到什么程度!

    不要责怪这些孩子,要责怪,就责怪家长吧!

    2019-08-28 22:09:32 0条评论
  • 李老师讲学习方法
    李老师讲学习方法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一、包办型溺爱下培养的巨婴

    二、我们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爱,孩子就以适应这种爱的方式成长

    三、溺爱其实是一个披着“一切为了孩子”外衣的陷阱,它在不断剥夺孩子成长的机会

    2019-08-28 11:52:22 0条评论
  • 微摆渡
    微摆渡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杭州也算是比较发达的城市了,良好的生活环境造就了娇生惯养的他们,假如说杭州倒退十年,我相信每个人应该都会系鞋带,这体现了中国当代教育的不足,溺爱跟这个算是两码事,这是生活教育方面的缺失,其实我想家长们更注重的是学习,从而忽略了实际的生存能力,希望能够引起重视。

    2019-08-28 13:06:49 0条评论
  • 成功教育是正道
    成功教育是正道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这个30%的占比可不低啊,系鞋带应当是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了,按道理上幼儿园的时候就该学会的小事,竟然拖到了中学还不学,无疑这是家庭教育的缺失。

    造成这种状况的因素,一方面是家长溺爱孩子,很多本该孩子掌握的生活技能全都由家长大包大揽了,以至于养成了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恶习,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极弱;另一方面是家长没有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观念,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其他方面都显得无足轻重。殊不知这些生活技能是需要从小培养的,习惯会伴随孩子的一生,好习惯更能有益于孩子的一生。

    2019-08-28 13:22:41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