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经贸 > 商情 > 微医将择机上市 深度复盘商业模式与盈利能力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古语有云:“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目前,香港资本市场为内地新经济公司提供了绝佳的上市窗口期,互联网医疗领域头部公司,正在抢抓机遇,努力搭上这趟车。
5月初,平安好医生成功上市,医疗健康科技企业微医集团(浙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医”)或将择日而至。
“我们将选择适当的时机上市,”微医创始人兼CEO廖杰远近日表示,“我们相信,在线医疗平台,尤其是像我们这样专注于医疗健康的科技平台,将能满足中国14亿人口的需求,进而受到认可,获得市场的奖励。”
在铑君的采访中,微医方面表达出了对香港资本市场的热情。“我们乐见于香港资本市场对新经济、尤其是生物科技企业的支持态度,我们也将积极参与到香港和内地在‘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新合作探索中,为提高中国医疗服务体系效率,和中国庞大的人口提供更普及、更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做出贡献。”微医公关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
然而,大力拥抱新经济公司的港股市场,似乎并没有让人体会到应有的热情。
数据显示,平安好医生上市2个月以来,股价已出现2次下跌,累计下挫近20%。
有专家分析,平安好医生业绩亏损或许是股价下滑的最根本原因,公司想要在股价上有良好表现,最终仍取决于公司的盈利能力。
目前微医尚未公开披露财务状况,据透露,微医目前财务稳健,公司处于快速增长之中,运营状况理想。未来,微医是否能够给港股市场带来新气象呢?
融资4轮估值55亿美元
微医,2010年从预约挂号、电子病历等业务起家,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拥有超过24万名在线医生,超过1.6亿实名注册用户规模,在全国建立起100多个区域医疗服务基地的互联网医疗头部公司。
从2010年开始,微医便开始了融资之路,8年时间融资4轮,并在今年5月9日的Pre-IPO轮融资中,融资5亿美元,估值则达到了55亿美元
而在2017年12月,平安好医生获得软银4亿美元投资之后,估值也不过54亿美元。
在微医的投资方中,不乏红杉资本、晨兴资本、腾讯、复星、高盛、高瓴资本等巨头的身影,如果说引进上述资本方,是出于为上市提速发展的话,那么最新引入的友邦保险,则是为了公司业务发展进行战略布局,完善其医药保产业闭环。
据了解,微医与战略投资者友邦保险合作,目的是强化平台服务能力,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驱动“医、药、险”产业升级,推动现有医疗健康服务体系效能提升和管理式医疗健康服务的普及。
加强互动合作为上市铺路
以微医目前的估值和行业地位来说,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独角兽,上市是迟早的事,最快可能年底之前。
而对于登陆哪个交易所,有消息称,微医将采取主要业务分拆独立上市的方式,其中,健康管理HMO业务拟登陆港股市场,而云服务板块计划落地A股。
在铑君看来,港交所仍是微医的首选之地。
从微医近期的动作也可以佐证这一点。
5月15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一行专程来到杭州,考察微医总部,表示支持并欢迎微医在港发展。
5月17日,微医完成中国大陆以外地区的首个投资项目:与茂宸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签署战略投资协议,入股成为新IVF医疗集团的战略股东。茂宸集团恰是位于香港中环皇后大道的一家香港上市公司。
7月9日,微医又与香港冯氏集团旗下的利和医疗集团有限公司在香港签署合约,宣布成立微医利和医疗中国有限公司,建立中国首个智能医疗供应链解决方案及采购平台。
微医的上述行为,可以看出其拓展更大的市场,强化其HMO业务服务链能力之举。
此外,微医近期与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达成合作,启动大病救助计划,还在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浙商博爱基金揭牌仪式上,和4家浙商企业捐赠1000万元用于健康扶贫。
众所周知,港交所一直积极推动上市公司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微医上述企业公民行为,无疑也是打动港交所的加分项。
打造“微医HMO+微医云”核心业务群
微医之所以能够获得资本的青睐,并走到上市的关口,倚仗的是其8年来所打造的核心业务群。
据铑君采访得知,微医花了8年时间,通过科学方法和创新技术,在中国的医疗体系中建立了一个全面的系统,提供了涵盖从预约挂号、在线咨询、智能导诊、二次诊断、在线复诊、远程会诊、线下诊疗与健康管理、在线医保、在线处方及药品配送等环节的服务。
目前,微医的业务涵盖微医云、微医疗、微医药、微医保四大领域。微医疗、微医药、微医保互相协同构成了微医新型HMO。
据介绍,微医HMO服务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覆盖全国的医疗供应网络,二是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服务,三是专业的医疗保障体系。
此外,微医还根据自身的医疗云计算和服务平台与医学人工智能能力,搭建了智能医疗云平台:微医云,依托微医在技术、数据和场景的积累和连接,为政府、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和企业多类用户,提供包含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互联网医院与医联体、家医签约平台、处方共享平台、云检查检验等在内的数十种云化解决方案。并在云化的基础上研发出睿医智能医生和华佗智能医生中西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
其中,睿医智能医生在肺小结节、眼底病、宫颈癌筛查、骨龄检测、全科辅助诊断等十余个专科领域已实现关键突破。比如,宫颈癌筛查准确率、敏感度超过临床医生; 眼底疾病辅助检测系统一次即可检测12种常见眼底疾病及病变位置,准确率达93%,识别能力达到专家水准,尤其在糖网病方面,2分类的大部分数据集特异性达99%、敏感度达95%,该技术指标超过AI巨头谷歌Google,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而华佗智能医生也已接入全国300多家中医馆,累计辅助开方量超过220万张,成为国际应用范围最广的“云端中医大脑”。
据了解,微医HMO、微医云是微医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重点运营的核心业务群。前者是微医全力推进的新医疗的主体,旨在开发、整合优质医疗服务资源,搭建一个涵盖医、药、险全链条的医疗健康服务开放平台;后者则是微医的技术平台和智能医疗业务,将基于微医平台连接的健康医疗大数据资源开发智能医疗产品和服务。
商业模式之辩 慎重对待盈亏问题
自2015年4月成立之时,平安好医生的定位非常清晰,那就是成为平安集团最大的线上流量入口。平安好医生从用户端发力,以互联网流量思维搭建医疗电商平台,以迅猛的资源投入并在短短三年里收获海量用户。
与平安好医生的逻辑不同,微医创始人廖杰远笃信“在医疗领域,供给决定需求”。廖杰远新华网访谈的一篇报道中表示,医疗供给能力决定行业未来,老百姓最真实的需求是有人帮他建立起有质量、有效率的医疗健康服务供应能力。
所以微医切入供给侧,以嵌入医疗机构、连接医生的方式优化组合医疗供应链,构建HMO体系。
2015年,当乌镇互联网医院成为金字招牌后,微医又帮助全国19家省市中心医院落地互联网医院,协助100多家中心医院搭建医联体和家医签约平台。
随后,微医将触角延伸到基层,搭建县域智能分级诊疗平台,从最基层的村卫生室,逐级向上连接至县级龙头医院;从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落地,逐步延伸到全科医疗服务、专科医疗服务。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支撑的全科、中医、影像辅助诊断平台,移动互联网技术支撑的全科学院、远程会诊平台,为基层医务人员赋能。
以黑龙江省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和河南平顶山为代表的区域分级诊疗平台,是微医连接供方资源的典型路径。
8年时间,以2H2C为主轴,微医成为全国连接医院最深、最广的互联网医疗平台。
但是,包括微医、平安好医生在内的互联网医疗平台,还依然面临着如下问题:
在用户端,由信任和消费习惯所带来的变现难问题。
在服务端,为吸引大量且稳定的优秀医生团队而产生的运营成本高问题。
在业务端,从用户需求出发,早期线上“轻问诊”持续多年一直无法爆发,即使BAT等流量巨头也鲜有根本突破的核心原因即在于此。因此,建互联网医院也成为他们实现业务闭环的主流选择。
除了商业模式,当然,最核心的仍然是可持续性盈利能力。百度医生关停,寻医问药网、就医160等互联网医疗平台裁员、转型,都与不具备可持续性盈利能力有关,哪怕是已经上市的平安好医生,2018年仍预期产生大额亏损净额,直接给股价带来消极影响。
有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互联网医疗企业大约有5000家。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到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达到8万亿,2030年将达到16万亿,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热门新闻
精彩专题
更多+游戏排行
新游预告
更多开测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