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导航

新闻攻略

下载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三农 > 聚焦三农 > 莫让农业补贴成为权利“红利”

莫让农业补贴成为权利“红利”

  • 2016-02-23 00:00:00
  • 在手机上看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省、市两级政府对养羊户都有一定的补贴,华商报记者在调查靖边县几个养羊场时发现,对外宣称拥有万只的养羊场,却只有几百只羊。面对记者质疑,靖边县畜牧局局长田文涛说:羊是流动的,谁能数得清。

2010年初,某地村民杨某以农机合作社的名义购置了农机,总价140万元,其中杨某投资70万元,国家补贴资金70万元,其他人员未出资。但杨某取得农机后,并未将农机用于农业生产,而是将农机以85万元低价转卖,从中牟利15万元;2012年,清新县太平镇党委前副书记苏汝文利用职务之便,与人串通,非法获取国家财政补贴,又利用职务之便,为养殖户申请省优质桂花鱼养殖建设基金20万元,因此收受养殖户的贿赂12万元……

近年来,恶意套取国家农业补贴的案例频频发生。大到手扶拖拉机、挖坑机,小到太阳能杀虫灯,纷纷钻政策空子,大肆套取农业补贴,造成国家农业补贴资金巨大流失。那么,如何避免农业补贴成为权利“红利”呢?对此,笔者观点如下:

其一,增强法律意识,将侥幸心理抹灭于萌芽之中。恶意套取农业补助资金者难道不知道该行为系违法行为,不能做?其实不然,也许他们比谁都清楚一旦“东窗事发”后果将不堪设想。然而,在利益的驱使下,他们大多存在侥幸心理,心想自己做得天衣无缝将能掩人耳目,可是往往是事与愿违,这就是所谓的“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其二,堵塞流失“黑洞”,提高惠农资金使用效益。“权力过分集中,‘我的地盘我做主’是诱发犯罪的首要原因。”笔者认为,随着国家各种支农惠农资金投入的增加,资金管理人员的权限也得到扩大,项目申请、审查、签订补贴协议、协调供货、上报补贴等多个环节,往往都是由少数几个甚至一人完成,而系统内监督又通常以报表或自查的形式进行,有名无实。

其三,严把政策关,提高执法机关的监督力度。试问,政策的空子为何这么好钻?这与某些具体经办人员把关不严、监督不力、得过且过是此类腐败案的共同特点,反映出补贴操作过程缺乏透明公开。因此,应针对惠农政策性资金分配、使用、管理等环节存在的漏洞和制度缺陷,及时采取措施,建立科学的防范机制和追惩机制,确保补贴资金安全足额落实到农民手中,从根本上农业补贴成为权利“红利”!

文章速递

新闻 知道 百科

专区

王者荣耀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

举报信息框
  • *举报网址:
  • *举报内容:
  • *联系方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