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导航

新闻攻略

下载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其它 > 南江县元潭镇五梁村:用“一技之长”摆脱贫困

南江县元潭镇五梁村:用“一技之长”摆脱贫困

  • 2019-07-15 00:00:00
  • 在手机上看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新农村商报网四川讯 巴中市南江县元潭镇五梁村是位于南江县元潭镇西面的深度贫困村,4个村民小组散落在幅员3.8平方公里连绵大山的道道褶皱里,清一色的泥瓦房诉说着这片土地的贫瘠,决胜脱贫攻坚以来,五梁村村民在帮扶干部的指引下,用“一技之长”摆脱了贫困。

       在南江县职业中学,老师们正在给一群特殊学员授课,所谓特殊是因为这些“学员”都是来自南江县深度贫困村五梁村的村民,他们大半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这是第一次来到县城上学。

南江县元潭镇五梁村:用“一技之长”摆脱贫困

       南江县元潭镇五梁村村民姜晓说,学习了服务行业的如何摆台、铺床,学习了这些很多服务行业的知识,我想回去学以致用。

       一个深度贫困村的村民为什么要集中来县职业中学上课?原来五梁村林地多达1880亩,耕地只有635.32亩,林地多,耕地少,经济作物发展不起来,导致大量劳动力闲置。全村233户741人, 2014年就精准识别出贫困户37户140人,贫困发生率为15.8%。

       南江县元潭镇五梁村村民贺泗刚说,出去打工的又没技术,只能做苦力,搬砖、调灰浆,一个月挣钱有限。

南江县元潭镇五梁村:用“一技之长”摆脱贫困

       2014年初,作为五梁村对口帮扶单位的南江县职业中学开始驻村帮扶。学校充分利用师资优势、设备优势,对贫困户进行就业技能培训,让他们拥有一技之长。学校采取将他们的人员请到学校对他们进行架子工培训、钢筋工培训、电焊工培训,而且结合乡村旅游特点,对他们进行餐饮服务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让他们有一份技术能够脱贫致富,四川省南江县职业中学副校长黄从荣这样说。

南江县元潭镇五梁村:用“一技之长”摆脱贫困

       南江县元潭镇五梁村村民吕士国这样说,我们学的是焊工这一块,主要是目前学的是钣焊,以后我们就要经常到他这儿来把技术学好,出去这一块干活也是找工地都好找活,挣钱这一块工资也要高一点。

       这边就业培训如火如茶,那边培训后的“学员”正在新岗位干得有声有色。

       南江县元潭镇五梁村贫困户杨武和说,把厨师培训了,出来炒菜这些,烧菜这些,烧的味道,不是我自己夸,反正顾客吃了是满意的。

南江县元潭镇五梁村:用“一技之长”摆脱贫困

       别看现在的杨武和自信满满,而以前的他因病因学债台高筑,成为了贫困户,靠在砖厂上班卖苦力赚取微薄的收入。帮扶人在了解他的具体情况后,根据他家地处云顶茶乡旅游环线公路边的条件优势,帮助他贷款开起了农家乐,并组织他进行了厨师技能培训。

       南江县元潭镇五梁村贫困户杨武和说,砖厂是挺苦的,灰尘也大,差不多的人受不了。(现在农家乐)收入反正平平常常一个月基本上有5000块钱。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两年,五梁村组织就业培训200余人次,指导外出务工280余人。村里越来越多像杨武和这样的贫困户通过掌握一技之长,找到了新的工作岗位,逐渐脱贫致富。

       南江县元潭镇五梁村村支部书记梁大传说,我们村外出劳动力258人,全部都经过南江县职业中学建筑业,焊工业,旅游业等专业技术老师技术人才培训,分布在全国各地务工,以前没有纳入贫困村时,人均收入只能达到4000元,在经过这几年精准扶贫国家给了好的政策后,人均收入达到8000元。

       此外,该村还通过发展50亩梨园, 570亩茶叶产业园等开辟收入渠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4年五梁村减贫5户28人、2015年减贫3户11人、2016年减贫6户24人、2017年减贫2户9人、2018年减贫19户65人、2019年预脱贫3户10人,全村综合贫困发生率为1.35%

       南江县元潭镇五梁村驻村工作队副队长张源表示,接下来,我们工作队将针对五梁村有技术需求的贫困劳动力,继续开展好技能培训,增强贫困户的劳动技能,拓展贫困户就业渠道,同时,发展好我们村的主导产业,茶叶,为五梁村整村脱贫打下坚实的基础。(彭兴国)

文章速递

新闻 知道 百科

专区

王者荣耀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

举报信息框
  • *举报网址:
  • *举报内容:
  • *联系方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