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导航

新闻攻略

下载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新闻 > 焦点 > 直播: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

直播: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

  • 2016-03-11 00:00:00
  • 在手机上看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直播: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

需要指出的是,“双创”热潮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扶持政策落地难。据统计,自中央提出“双创”以来,有关部门和地方陆续出台的一系列支持“双创”的政策措施已超过2000条。但是,南方周末、大粤网和腾讯问卷在2015年底对全国1310个创业团队进行的《创业优惠政策实施现状问卷调查》显示,89.8%的调 查者对政府出台的创业扶持政策“完全不了解”,90.5%的调查者没有申请过创业扶持,89.2%的调查者觉得申请创业扶持的过程很难,57.0%和25.3%的调查者分别认为“政府宣传力度小,自己没有途径得知”和“政策内容复杂难懂,看了不明白”。由此可见,如何从这些优惠政策中找到自己想要的,已经成了创业者“幸福的烦恼”。这其中,既有政出多门的问题,也有部分基层官员工作方式的原因。[10:20]

[王智彪]: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新常态下推动经济转型增长的关键举措之一。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种扶持政策密集出台,“双创”环境不断改善,创业创新蔚然成风。据官方统计,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数量已从2010年末的896家增长到2014年的1600多家。[10:19]

我的发言题目是:提质增效推动“双创”纵深发展。[10:19]

[齐续春]:

现在请王智彪委员发言,姚滨委员准备。[10:18]

[蒋作君]:

五、着力从国家层面入手,解决规划、体制、机制等问题。一是制定促进少年儿童综合素质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明确在妇女婚前婚后、孕期、产前产后、孩子0—3岁、幼儿园、小学、中学各阶段相关部门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十三五”时期要加快幼儿园、少年宫、小学、儿童医院等扩容,加强儿科医生和幼师培养。二是建立协调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建立由各级党委牵头负责,教育、司法、卫计、民政、体育等部门和文明办、网信办、共青团、妇联、关工委共同参与的协调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为促进少年儿童综合素质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三是建立更加科学、符合培养目标的评价体系。重中之重是要改革高考制度。高考指挥棒具有导向作用,要把培养有创新意识、动手能力、道德情操、合作精神、人文素养、知识底蕴、健康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融进高考指挥棒。[10:17]

[蒋作君]:

四、着力培养少年儿童的健康素质,造就身心健康的“栋梁之材”。加强围产期和儿童医疗保健工作,促进优生优育和儿童身体健康。加大体育成绩在升学分数中的比重,在“文明其精神”的同时,“野蛮其体魄”。要注重培养少年儿童的情商,根据其不同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培养好习惯,养成乐观向上、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使其具备健全完善的人格,使中小学生懂生命、懂生存、懂生活。[10:16]

[蒋作君]:

三、着力教育少年儿童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新一代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现在少年儿童“知道周迅的人多,知道鲁迅的人少;知道比尔的人多,知道保尔的人少”。学校要加强开展有针对性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教育;各级妇联要广泛开展“为国教子”活动,举办“朱子治家格言”“颜氏家训”等培训班,帮助家长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各级领导干部和名人应发挥表率和带头作用,做好榜样和示范;共青团和少先队要开展好组织教育和主题教育。要设立优秀少儿影视作品奖,净化互联网环境,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少年儿童心中生根发芽,并逐渐根深蒂固。[10:15]

[蒋作君]:

二、着力培养少年儿童的动手能力,让“大国工匠”成为技术强国的生力军。要实现“中国梦”,不仅需要一大批创新型人才,而且需要更多的应用型、技艺型人才。要学习德国的经验,举办“二元教育”,着力培养应用型高端人才。在对学生的评价上,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不仅要看笔试成绩,而且要看动手能力;在教学上,要重视实训教学,还要教给少年儿童做家务的方法及生活常识,“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结合社会实践和生活体验,为少年儿童创造更多的锻炼机会和体验环境,培养更多现在擅长“小制作”、将来挥动“大手笔”的“大国工匠”。[10:13]

[蒋作君]:

少年儿童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少年强则中国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年儿童综合素质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创新能力整体偏弱;多数动手能力和团队精神较差;身体素质堪忧,一些慢性病已低龄化;许多孩子长大快,成熟慢。提高少年儿童综合素质是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当务之重,更是“十三五”规划任务中的当务之急。为此建议:一、着力培养少年儿童的创新能力,使之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后备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起兴趣是最好的导师。要转变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让小学生读《十万个为什么》丛书,给学生讲科学家的故事,从启迪思维和想象力、培养创造欲望、尊重个性发展等方面入手,着力培养少年儿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建议国家举办各种少年儿童科技创新竞赛活动,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氛围。抓紧建立更多的创客空间并支持学生进入,鼓励学生争做“创客”,宁可将生活过成“省略号”,也要将事业做成“惊叹号”。[10:11]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副秘书长、致公党中央常务副主席蒋作君]:

我的发言题目是:促进少年儿童综合素质发展 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做好人才准备。[10:11]

[齐续春]:

现在请蒋作君委员发言,王智彪委员准备。[10:10]

[杨志明]:

(八)维权有渠道。按照“鼓励和解、强化调解、加快仲裁、衔接诉讼”的要求,及时公正处理农民工劳动争议。建议对一般小额案件采取简易仲裁。(九)生活有文化。推进农民工集中居住点“两看一上”工程,使农民工能看报纸、看电视,有条件的能上网。加强对农民工的人文关怀,努力营造理解、尊重和关爱农民工体面劳动的社会氛围。(十)发展有目标。农民工市民化要实现两个基本转变:一是从普工到技工的转变,有条件的还可以向技师、高级技师发展,成为稳定就业的新型产业工人;二是从农村居民向新市民转变,促进在城镇落户和未落户的实施居住证制度。推进农民工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群体融入社会,使农民工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宝贵人力资源![10:09]

[杨志明]:

(四)报酬有保障。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措施重拳出击,严厉惩治欠薪犯罪,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顽症”。(五)参保有办法。努力扩大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覆盖面。研究完善灵活就业的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保障他们“不管到哪儿干,养老保险接着算”。(六)子女有教育。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以公办学校为主接受义务教育。推动各地建立健全并落实好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流入地参加中高考的实施办法。(七)住宿有改善。推进以满足农民工为主的新市民为出发点的住房制度改革,把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范围。[10:08]

[杨志明]:

按照五大发展新理念,“十三五”期间我国农民工市民化要努力推动“十有”:(一)进城有工作。大力发展农民工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即使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下,家庭服务业仍然逆势上行,年均增长百万人。(二)上岗有培训。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并作为“国家工程”,到2020年,使每位农民工都能有1次以上政府提供补贴的技能培训,基本消除新成长劳动力无技能上岗现象。(三)劳动有合同。建筑业、餐饮业等流动性大的行业可将口头协议逐步转变为适用于农民工的简易劳动合同。[10:07]

[杨志明]:

农民工市民化要克服“三难”:(一)缺少技能,稳定就业难。当前,农民工技能水平总体偏低,受过政府补贴的技能培训人数约占1/3,不少大城市实施积分制落户政策,高技能先落户、低技能后落户、少技能难落户,缺乏技能的农民工往往成为城市过客。对农民工的技能“武装”是当务之急。(二)改善住宿条件和大城市落户难。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大多居住在地下室、工棚、集体宿舍或者城郊小产权房等陋屋。多渠道解决住房已成为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基础工程。(三)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解决“一低一多”问题难。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比例较低,劳动争议案件较多。[10:06]

[杨志明]:

中国特色的农民工发展道路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就业带动,二是保障地权,三是渐进落户。经济新常态下农民工发展面临着新变化。经济增速放缓给农民工就业总量增长带来压力,就业招工“两难”的结构性矛盾将成为常态。我国农业转移劳动力正从无限供给向有限供给转变。产业结构走向中高端正呼唤农民工技能提升。[10:05]

[杨志明]:

“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新型城镇化要促进农民工市民化。我国农民工正从新型劳动大军成长为产业工人的主体(2015年达2.77亿人),规模之大、流动之大、贡献之大、潜力之大,在世界范围前所未有。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不仅是技术、设备、管理的提升,更重要是劳动者素质、尤其是农民工技能的提升。[10:04]

[全国政协委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国务院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原主任杨志明]:

我的发言题目是:促进农民工市民化 要破解“三难”实现“十有”。[10:03]

[齐续春]:

现在请杨志明委员发言,蒋作君委员准备。[10:01]

[王国强]:

第四,加大中医药人才培养力度。优化中医药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机制,加快培养一批中医药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完善中医药科研人才岗位管理,推动人才流动。改革分配机制,体现知识价值导向。[10:01]

[王国强]:

第三,聚焦重大需求,加大支持力度。建设国家中医药科研创新平台,组建国家实验室,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建设一批国家中医临床研究中心和基地,深化国家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形成开放、共享的协同创新平台。围绕人类重大健康问题凝练一批中医药科技创新的大项目,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中医药传统研究方法,开展多领域、跨学科联合攻关,产出一批原创性、引领性、前沿性重大科技成果,并转化为产品、技术和服务。[10:00]

[王国强]:

第二,改革中医药科技管理体制。在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部门联席会议框架下,建立中医药科技会商协调制度,加快中医药科研管理专业机构建设。创新中医药科研评价方法,完善评价标准,体现同行评议。改革中医药科技奖励制度,在国家科技奖励、院士评选等方面,对中医药领域单列或明确为单独领域。[10:00]

[王国强]:

为把中医药这个科技资源原创优势的潜力和活力激发出来,进而转化为知识优势、技术优势和产业优势,建议:第一,把中医药继承创新研究提升为国家科技战略。中医药是我国为数不多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领域,是我国医药卫生领域科技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把中医药继承创新研究作为国家科技战略的重要方面,制定国家中医药继承创新计划。[09:59]

[王国强]:

目前中医药科技创新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科技创新主体单一,动力不足。主要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体,而大中型企业设置科研机构的比重仅为50%左右。由于靠市场营销可以较快赢得较高的利润,企业大多缺乏研发的积极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很少,尤其缺少大品牌、大品种。二是科研创新平台分散,协同不够。目前还没有一个中医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已有的中药或天然药物科技创新平台数量也不足,分布不均衡,协同机制不畅通,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成果转化率低。三是科技创新投入不足,分散重复。“十二五”期间,“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共投入约400亿元,仅为美国强生制药一年的研发投入,投入到中药新药创制的经费只有三分之一左右。我国中药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比重约为1%—2%,而国际领先药企的比重是咱们的10—20倍。中医药基础和临床方面的科研投入更是不足,缺少大项目,而且分散在不同部门、不同单位,低水平重复现象突出。四是科技创新导向偏离,目标不清。当前,对中医药科研的评估更多采用现代医学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加上纵向科研项目的申报模式,导致中医药创新探索性的科研课 题少,围绕重大疾病防治联合攻关的“大兵团”模式少,转化为市场产品和临床技术的少。[09:58]

[王国强]: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引起了海内外对中医药的热议,也对中医药在生命科学领域有新突破寄予了更多关注和更大期待。中医药(含民族医药)是我国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蕴含着巨大的创新潜能。国际社会也越来越重视中医药的价值。欧美等发达国家正在利用资金、人力和技术的优势,抢占中医药科研高地。多个发达国家和大型药企加大中药新药研发,抢先发掘中药新药资源,抢先注册中医药国际专利,抢占市场先机,对我国中医药发展形成了超越和洼地倒逼效应,整体形势逼人。[09:57]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

我的发言题目是:加快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 提升我国医药卫生领域科技竞争力。[09:56]

[齐续春]:

现在请王国强委员发言,杨志明委员准备。[09:55]

[邵琪伟]:

三、建议大力支持旅游扶贫。旅游扶贫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缺少规划、缺少资金、缺少特色、缺少人才等问题。为此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将旅游扶贫列入国家扶贫开发的总体规划,并单列专项规划,加大资金和人力资源的投入力度。二是整合各部门、各方面的资源,形成旅游扶贫工作合力。统筹运用涉农、科教文卫体、金融服务、生态环境治理、交通、水利水电设施等相关专项资金,支持贫困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三是因地制宜,注重个性化开发和产业特色化发展。结合各地资源优势,有针对性地发展生态旅游、民俗旅游、休闲度假、养老和健康旅游,吸引自驾游、探险游、背包族等新业态游客。四是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真正还富于民。把旅游开发收益变成农民看得见、装进兜的“真金白银”,做到真扶贫、扶真贫。五是实施多途径开发方式。探索“公司+农户”“景区+农户”“协会+农户”等方式,让农户获取劳务、薪金、租金、股金等涉旅收入。[09:53]

[邵琪伟]:

四是实物资产变金融资产。主要是通过土地房屋租赁流转等方式实现。江西赣州大余县大龙村通过将土地、林地流转给丫山景区统一进行开发及在景区务工,户均年收入达3万元,惠及周边1000余户,其中贫困户200多户。五是农民变股东。主要是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人力等入股分红等方式。如重庆忠县石子乡将农户承包的土地、林地入股乡村旅游股份合作社,每股每年最低分红400元,户均每年比原来增收1000多元。合作社根据收入情况,年底还会进行利润分红。[09:52]

[邵琪伟]:

二、旅游扶贫实践中创造的有效方式。一是开门搞经营。主要是经营农家旅馆、农家餐馆等方式。如广西桂林龙胜县现有农家旅馆1200多家,农家乐800多家,近3万人成为“扛着犁耙种田地,唱起山歌搞旅游”的“两栖农民”。类似的农家乐和乡村旅馆全国已有200多万家,年营业收入达3200亿元。二是参与搞接待。主要以参与乡村旅游接待服务的方式开展。如贵州铜仁江口县寨沙侗寨村民通过参与乡村旅游经营和服务,户均年收入13万元,有30户年收入超过20万元。三是土特产品变旅游商品。主要是增加农副土特产品附加值。如河南洛阳栾川县依托乡村旅游,把当地农副土特产品转化为旅游商品,培育出“福记山寨”“黑元土猪”“奥达特食用菌”等旅游商品企业35家,三川玉米糁、叫河高山蔬菜等农村随处可见的“土疙瘩”,变成了农民致富的“金疙瘩”。[09:51]

[邵琪伟]:

一、旅游扶贫具有独特优势。旅游扶贫门槛低、投资少、就业容量大、见效快。从农村的“能工巧匠”到家庭农妇都能参与,甘肃陇南一些农村妇女,依靠出售手工编织品、西和刺绣,每天可挣100元左右。全国类似的实例数不胜数。预计到2020年,旅游将带动全国约1200万贫困人口脱贫,约占贫困人口的17%。旅游扶贫是“造血式”扶贫,可持续性强。通过开发贫困地区的旅游资源,形成农家乐、牧家乐、藏家乐及其他特色旅游产品,构建旅游产业链,是开发式、产业化扶贫,具有培育特色产业、增强发展能力的造血功能。旅游扶贫是物质和精神“双扶贫”。通过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旅游者的直接交流,贫困地区居民可以接触到新的思想观念和现代生活方式,可以改变当地相对封闭、落后的生活状况,实现物质和精神“双脱贫”。[09:50]

[邵琪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这是一块总量大、任务重、防返贫难的“难啃的硬骨头”。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开放产业和民生产业,与“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高度契合,在扶贫攻坚中大有可为。[09:49]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旅游局原局长、党组书记邵琪伟]:

我的发言题目是:旅游业在扶贫攻坚中大有可为。[09:48]

[齐续春]:

现在请邵琪伟委员发言,王国强委员准备。[09:48]

[郭允冲]:

四、以“中国制造2025”倒逼教育体制改革,使之同经济发展与劳动就业相衔接。要以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为契机,着力把经济发展转变到依靠劳动力素质提高和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逐步实现以“知识经济”替代“肌肉经济”、用“人才红利”替代“人口红利”。高等教育要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课程设计,强化能力培养。要强化职业教育,逐步将职业教育比重提高到占全体适龄青年的70%左右。[09:47]

[郭允冲]:

三、融学业、就业、职业、创业于一体,为创业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要建立与中小微企业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服务机构,着力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老大难”问题。强化创业培训,全面提升创业者的创业就业能力。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和方法,为创业提供针对性强的扶持和服务政策。健全创业准入和退出机制,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天使基金,解除创业者的后顾之忧。要加大项目政策资金支持和对口援助力度,大力解决新疆、西藏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就业问题。帮助生态保护地区发展后续产业,变生态保护压力为就业岗位来源。实施再就业计划,帮助结构调整中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09:46]

[郭允冲]:

二、把基本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作为落实“十三五”规划的刚性任务。长期以来,我国就业公共服务政策碎片化、机构分散化、内容粗放化,导致投入不少,效果欠佳。建议在“十三五”时期通过建立统一规范、依法保障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推动统一规范、依法保障的就业市场的建立。要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就业信息系统,实现人岗精准对接;探索开展就业需求预测评估并向社会公开发布,引导学校专业设置、培训机构业务开展和劳动者自主选择;研究制定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制度,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平衡与稳定。[09:45]

[郭允冲]:

一、切实把政府的就业责任落到实处。要继续坚持就业优先的方针,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下限,把就业作为考核各级政府政绩的重要指标,进一步强化政府促进就业和就业公平的法律责任。要深化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认识,明确创业创新的目的是带动经济增长、就业数量和质量的提升,避免一哄而上,以行政力量过度推动和盲目创业,或以鼓励创业为名推卸政府的就业责任。[09:44]

[郭允冲]:

就业是民生之本,没有稳定的就业,发展注定不可持续,百姓也注定不会幸福。《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指出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我认为,在一般情况下,只要政策和工作到位,“十三五”规划规定的就业任务是可以完成的。同时也要看到,“十三五”时期全国城镇年均新增劳动力约1500万人,总量压力依然较大,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处于新旧动能转换阶段,就业总体吸纳能力有所减弱;“去产能”将对部分地区、部分行业的就业岗位产生较大影响,失业人员再就业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将加剧结构性失业的阵痛,招工难与就业难“两难”并存;资源枯竭地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生态脆弱地区等重点地区,大龄求职人员、残疾人、长期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难度加大。因此,做好就业工作,确保就业稳定,仍是“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为此,提出如下建议:[09:44]

[全国政协委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党组成员郭允冲]:

我的发言题目是:坚持就业优先 促进就业公平 以创业带动就业。[09:42]

[齐续春]:

现在请郭允冲委员发言,邵琪伟委员准备。[09:41]

[姚克]:

以上医改典型表明,我国医改实践显示出强大创新活力与实施成效。若能扩大实践范围,凝炼政策要点升华为制度保障,并“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盯着抓、反复抓”,必能抓出成效,世界性医改难题的中国解法将转化成我国的制度优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健康中国目标定会如期实现![09:41]

[姚克]:

第三,推广上海社区卫生经验,创新家庭医生签约模式,有效管控慢病。慢病是我国主要健康威胁,慢病防控重点在基层,而基层的短板是人才匮乏。上海家庭医生签约模式的改革使该难题破解有望。2011年,上海开展10个区的家庭医生制度建设试点,实行一个社区家庭医生、一家区级医疗机构、一家市级医疗机构的签约模式,优先向老年人与慢病居民签约。目前24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家庭医生制度,3816名家庭医生服务于936万居民,“管健康”和“管费用”并举,实行家庭医生初诊制和转诊制,有效管控了197万高血压患者和60万糖尿病患者。防治有机结合。该模式值得大力推广。[09:40]

[姚克]:

第二,推广安徽新农合经验,勇闯大病医保难关,消除因病致贫。安徽2003年建立新农合制度,2008年实现全省覆盖,形成了“省级定政策、市级抓落实、县级管执行、全省六统一”的体制,“三医”由卫生部门统筹管理。至今,参保人数5190万,住院补偿比例58.53%,筹资1109亿元,支出1015亿元,收支平衡,参合农民广泛受益。完成了180种常见病的病种付费改革,并将住院即时结报扩大到了省外,与医疗救助有机衔接。大病保险全覆盖,大病保障实际补偿水平近80%,超大额患者接近90%,大病保险已使20余万人受益,补偿金达9.8亿元。这为精准扶贫提供了有力的健康支撑。“县域医疗共同体”和分级诊疗得以实施。全省有26个县实现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的两保合一。上述改革实践破解了众多医改难题,群众的医改获得感实实在在,关键在于大卫生体制对医保和医疗统一负责,实现了基金使用效率最大化和医疗服务质量最优化。我们呼吁:这一使安徽广大城乡居民受益的管理制度应坚持下去,广泛推广![09:39]

[姚克]:

第一,推广福建三明经验,破除部门利益藩篱,实现“三医联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的改革方向。“三医联动”,由谁始动?大多数专家认为:医改主要应改医保。医保在“三医联动”中发挥着关键的杠杆作用,对医疗医药资源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配置功能。医保应从传统的防范经济风险向防范健康危害风险的方向转变。在快速老龄化和慢病“井喷”的严峻挑战面前,建立集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医药供给于一身的体制势在必行,部门分治格局已难担引领深化医改之重任。福建三明通过组建“三医联动”的强有力组织领导体制,使深化医改柳暗花明。事实上,三明此举是逼出来的,其改革的起因是城镇职工医保基金面临入不敷出的崩盘风险。“逼上梁山”后,政府方显打破部门利益藩篱的勇气与魄力,将三医职责整合到市医改领导小组,党委充分授权,由一位市领导主管,开启了三保合一的有力举措,成立了市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中心,医保资金巨亏、管理成本高昂等老大难问题迎刃而解。采取次均定额预付、单病种付费等改革举措,医保基金扭亏为盈。通过“一品两规”和“药品采购院长负责制”等措施,药品招采趋于合理,过度医疗受到遏制。结余经费用于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医务人员收入大幅提升。我们认为,三明经验应在医改试点省中推广,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要强化“三医联动”的组织领导作用,组建统一的国家医保管理机构,为深化医改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09:37]

[姚克]:

医改已进入第八个年头,医改成果亟待巩固,体制机制障碍急需破除。根据农工党中央调研情况,现对推广三个代表性医改模式提出如下建议。[09:35]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农工党浙江省主委姚克]:

我的发言题目是:“三医联动”靠体制保障 医改难题有中国解法。[09:34]

[齐续春]:

现在请姚克委员发言,郭允冲委员准备。[09:34]

[苏华]:

人才没有地域和领域限制,教育没有三六九等区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只是类型不同,不是层次差异。行行能出状元,人人皆可成才。我们需要仰望星空的科学巨擘,也离不开脚踏实地的能工巧匠。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两类高考选拔各类人才。科学育才选才用才,让每个人的天赋及时发现、让每个人的才能充分施展、让每个人都有创新创业的舞台,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不竭动力![09:34]

[苏华]:

改革招录办法,做到择材录取。在全国招生计划中调整面向中职生的比例,逐步实现两类考试在录取人数上大体相当,体现择材录取的公平性。高等职业院校以招录中职毕业生为主,不少于1/2;转型高校或应用技术性较强的本科院校应不少于1/3;“211”“985”等一本院校中的应用技术型专业也应确定一定比例面向中职招生。[09:32]

[苏华]:

增加职教高考,做到因材施考。独立设置职业教育高考,实行“30%文化素质+70%职业技能”考核方式,形成两类教育、两类高考“双轨制”格局,体现因材施考公平性,促进学术型、研究型人才与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共同发展;普通高中学生和职校学生自由选择参加职教高考和普通高考。[09:32]

[苏华]:

深化职普融通,做到因材施教。大力支持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多样化发展,形成学分互认、学籍互转机制;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在两类学校间自由转学,为学生成才提供多样化教育平台;在实施“立德树人”素质教育前提下,根据学生自愿选择进行分类考试辅导,达到因材施教目的。[09:31]


文章速递

新闻 知道 百科

专区

王者荣耀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

举报信息框
  • *举报网址:
  • *举报内容:
  • *联系方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