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导航

新闻攻略

下载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新闻 > 焦点 > 南京就信用立法,医闹、传销等纳入惩戒目录

南京就信用立法,医闹、传销等纳入惩戒目录

  • 2019-12-31 00:00:00
  • 在手机上看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七旬老人双腿高位截肢,自强致富,帮村民共同增收

杨廷相,做挺立的硬汉

核心阅读

新华社南京12月31日电(记者潘晔 王珏玢)近年来,高铁“霸座”、“老赖”欠债不还等失信事件屡有发生。27日,《南京市社会信用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高票通过南京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表决。该条例按照法定程序报省人大常委会会议批准后,将正式向社会颁布实施。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龙翔告诉记者,这一条例的出台,将对推动南京市社会信用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此次审议通过的条例共76条,包括总则、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社会信用信息管理、社会信用信息应用、社会信用主体权益保障、社会信用行业发展、法律责任与附则八章。

记者看到,酒驾、医闹、逃票、骗保、传销以及诋毁英烈、“精日”行径等败德失信行为,均已纳入惩戒目录清单。“作为人大机关,我们秉持人民立场,坚持惩恶扬善,严惩群众深恶痛绝的失信行为。同时,作为立法机关,我们又必须秉持法治精神,防止被情绪带偏。”南京市人大常委会新闻发言人、研究室主任王利民说。

王利民举例说明,有钱不还的“老赖”,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有的老百姓从朴素的情感出发,认为“严惩‘老赖’,应当禁止其子女考公务员”。但是,这样惩戒存在“父亲犯错、子女受罚”的“株连”嫌疑,违背了基本的法治原则。所以,在立法中要避免这样的情绪化表达。

对此,立法小组突出问题导向,把21个这样“乍一看貌似合情合理,细一想似乎悖离法治精神”的问题梳理出来,组织法学专家逐一论证、反复推演。

失信惩戒是条例中最受社会关注的核心条款。“我们归纳出关联原则、比例原则、透明原则和责任自负原则等‘四大原则’,来界定失信惩戒的行为边界,严控信用泛化、滥用倾向。”王利民说,对轻微偶发失信行为,条例特设“失信惩戒豁免制度”,不仅体现了信用立法的谦抑性原则,也有助于优化南京营商环境。

记者了解到,当前,信用立法是对失信行为实施系统治理的有效机制。但目前,国家层面尚未出台专门的社会信用法。2015年以来,陆续有上海、湖北、河北、浙江等省市“试水”信用立法。

王伟说,国内信用体系建设现状是“实践探索快于理论研究”,信用方面的许多概念、争议,理论界未完全形成共识;老百姓对诚信问题关注度也高。在建设法治中国的背景下,夯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法制基础,尤其是加强信用立法,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方向。

在高寒缺水的云南保山市西邑乡真峰村,流传着一位七旬硬汉杨廷相的自强故事。他双腿高位截肢,遭遇家庭变故,始终凭着一股干劲儿,与困境顽强抗争。编竹、养蜂、嫁接……他样样都是一把好手。不但把自己活得顶天立地,还上养老母,下育儿孙,如今更帮助村里人共同增收。

如果有一位76岁老汉,一辈子生活在高寒缺水的山里,上有97岁的老母要供养,家里的年轻人在外打工,他还要照看2岁的重外孙。比这还沉重的是,老汉双腿高位截肢近40年,行动全靠双拐。对这样的老人,你会想到什么?——丧失生活能力或是一贫如洗……如果多少了解脱贫政策,你也许会觉得,应将他纳入社会保障兜底的范围。

再见时——

“老杨是我们村的致富带头人”

在云南省保山市西邑乡真峰村,记者又一次见到杨廷相。

距离上次见面已过去20多年,当年杨廷相作为“全国自强模范”“全国劳动模范”曾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而如今,杨廷相须发全白,黝黑的脸庞深陷着道道皱纹,粗壮的双手拄着双拐,挪动着身体迎接远客,略微浑浊的眼神透出欢喜来。

“老杨,听说你这些年少在外头了。在家编竹篓,收入怎么样啊?”一落座,记者忙问。

“这一年嘛,能卖个4000块钱。”

“还有其他吗?”

“那就多咯,核桃一年能卖9000多块,梅子也有4000块左右,仔畜卖了5000块吧。还有养蜜蜂,采两季,差不多9000块。”

“老杨是我们村的致富带头人!”村支书杨学荣一句插话让大伙儿都笑起来。

阳光洒进院子里来,杨廷相额头上几条青筋光亮醒目,记者不由得想起他的几件往事来。

忆往事——

“够汉子,不把孩子和家庭扔给社会和他人”

杨廷相所在的真峰村“山不成山,坝不成坝”,出门是“头顶乌云脚踩霜”,高寒缺水,种一年粮食,只够吃半年。杨廷相家有五兄妹,父母上了年纪,身为长子,早早就担负着拉扯弟妹的责任。他聪明好学,上过4年初小,上世纪60年代当上了赤脚医生,还入了党。

就在24岁的杨廷相要扬起生命风帆之时,病魔却找上门来。右腿罹患脉管炎,经多方医治无效,无奈之下进行了截肢手术;祸不单行,仅仅过了1年,妻子又因难产,丢下一个两岁多的女儿走了,上天似乎要与杨廷相过不去。10年之后,杨廷相脉管炎再次发作,这次,左腿也截了肢,就这样,杨廷相从五尺汉子变成了双腿高位截肢的残疾人。

命运轮番的重击让杨廷相几乎喘不上气。据说,他曾在房梁上结下了绳扣,但想到日渐衰老的父母和蹒跚学步的女儿,还有依靠他读书的弟妹,杨廷相又把绳扣解了下来。“够汉子,不把孩子和家庭扔给社会和他人!”村民当年就是这样说杨廷相的。妻子走后的第二年,杨廷相向生产队队长杨科提出看护村里1000亩林地,老队长听后一愣,说,这活儿你怎么干得了,队上决定供养你,不要折腾了!

杨廷相不想放弃。队上见他坚持,就没有再反对。这样,杨廷相“爬爬跪跪”进了林地,在密林深处搭起了一个窝棚,从此过着“天不亮就起,天不黑不归”的生活。妹妹杨廷花每天给大哥送点包谷面和咸菜。家里人苦劝他几次回家未果后,也就放弃了。杨廷相守林“认树不认人”,但又注意方式方法,发现有人偷砍,他会在砍凿处钉上一颗钉子,偷砍者下次就不好再动手了。10年寒暑,杨廷相照看的林地始终是真峰村最好的。杨科禁不住感叹,真没想到,残疾人比正常人管得还好!

曾有一度,蔗糖价格走势很好,杨廷相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贷款到离家100公里以外的昌宁县勐统乡,承包40亩地种植甘蔗。这个决定遭到家里和村上所有人的反对,但搞活农村经济的政策却让杨廷相浑身都是劲。很快在勐统乡,甘蔗地里摸爬的杨廷相成了“名人”,但因为连续两年天旱,甘蔗的收入都不理想,杨廷相还欠下几万元的债务。当地村干部带着村民帮他收割甘蔗,没收一分工钱。

尽管后来杨廷相将所有欠款都一一还清,还挨家挨户送去烟酒,但直到今天,心里总觉得亏欠着人。

老天对人关了一扇门,会在别处开启一扇窗。杨廷相腿脚不灵,但脑子却一刻没闲着。“我哥的脑子是最好用的,他好学,也好琢磨事!”杨廷花说,除了赤脚医生的本行外,杨廷相会编竹器、会果树嫁接、会刻印章、会修日用品……这让他不但没有成为村里的累赘,反倒成为大伙离不开的“土专家”。

一个腿脚不便的人还能养嗡嗡飞舞的蜜蜂?同村的杨光明谈及此事,对杨廷相佩服得不行。“他养蜂的技术巧妙得很!”杨光明边说边比划,“每年3月至4月,蜜蜂要分巢,杨廷相用蜂蜜诱捉踩窝蜂,然后用一个竹筒将踩窝蜂吹进空蜂桶里。过上一两天,踩窝蜂就会回到原来蜂巢里,带着其他蜂群过来了。”

至于果树嫁接,杨廷相是请人传授加自己琢磨,手艺远近闻名。真峰村缺粮,却不缺果树,以果换粮是村民的主要生计。“有一次,我从收音机里听说湖南桃源县嫁接梅子树,卖苗子致富的事情,想想这个并不难嘛。”杨廷相接着说,“我把本村梅子树苗0.5元一株收购来,动手嫁接之后,以4元一株价格又卖出去。”除了梅子树,梨树、核桃树、花椒树、桃树都在杨廷相手上嫁接成功。

看未来——

“希望大伙致富,个个有收入,光顾自己也是不对的”

敞亮的庭院、两层的大瓦房,老母亲悠然地晒着太阳。看得出,这些年,杨廷相的日子过得平静而幸福。杨廷相常常对身边人说,“希望大伙致富,个个有收入,光顾自己也是不对的。”这话对记者又讲了一遍。

村里的人都看到,为乡亲们免费嫁接果木,杨廷相这些年没少吃苦。家有摩托车的,就接他去家里帮忙,没有交通工具的,杨廷相就自己拄杖前去。路途远的到施甸县的小堡寨,昌宁县的客邑,去一趟就得3个多小时,经常累得浑身是汗。山路崎岖,一不留神,就被石头绊倒,整个人摔倒在地,然后用拐杖一点点直起身子,继续前行。

西邑乡今年达到脱贫退出标准,现在正等着第三方的评估验收。前不久,乡上举行党建集中学习,乡党委书记把淡出人们视野已久的杨廷相请上主席台讲党课,不善言辞的老汉,对党员们说了一句,为人在世,不能闲闲吃,睡睡吃,总要为群众、为子孙做点事。

本报记者 张 帆

文章速递

新闻 知道 百科

专区

王者荣耀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

举报信息框
  • *举报网址:
  • *举报内容:
  • *联系方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