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导航

新闻攻略

下载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专题 > 人物 > 这个会做PPT的年轻人他种的田和别人不一样

这个会做PPT的年轻人他种的田和别人不一样

  • 2020-09-02 00:00:00
  • 在手机上看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太湖南岸无遮无拦的田野上,地表温度直逼40摄氏度。收割机兀自向前,3000多亩麦田扬起2米多高的尘土,夹杂着无数秸秆、麦壳,将他淹没。

收割季,孙建龙灰头土脸,又痒得要命。不过,对种粮12年的他来说,这一切早已习以为常。

在这一行里,孙建龙算得上“年轻人”——2008年,他被父亲半哄半骗,拉回老家种田,这一决定让不少同龄人不解。

如今,皮肤黝黑的他坐在田地旁的办公室里,谈起更多的是对土地的感情。

回家,去种地

记忆里,“回家种田!”是大人们用来恐吓不好好读书的孩子的。

初中毕业后,他没有继续学业。但出于对回家种田的抗拒,他一个人闯荡城市,在工地做施工员。干工地是个辛苦活,冬天睡在彩钢房,冻得人直打哆嗦,月工资只有一千多。但那时候,孙建龙觉得,总比种地强。

回家种地,是意外,更是无奈。他18岁时,父亲又承包了湖州村里130多亩土地,做农机化服务——开着拖拉机帮周边村民耕地。父亲忙不过来,想让他回家帮忙。孙建龙接受了,却没敢声张——他是身边同龄人中唯一在家种田的,很没面子。

但回到地里,孙建龙开始展现隐藏的天赋——其他人要三四天才学会拖拉机,他半天时间就上手。之后,他又很快地掌握收割机和插秧机的操作技术。

刚下地那会儿,孙建龙内心依然躁动,还是向往城里的生活。那年,5月的一次收获,改变了他的想法。

那是他第一次和父亲出工。太湖边一个村子里,父子俩开拖拉机帮村民耕地,一天就赚了2000元。孙建龙很兴奋,“在工地上一个月也赚不到这么多钱。”

他第一次觉得,干农活也很有奔头。

种田也是个辛苦活。冬天,坐在没有顶棚的拖拉机里,呼呼的北风吹得人发僵,“几个小时下来,眼睛鼻子都没了知觉。”

多数时候,早上4点天不亮,孙建龙就得出门,晚上天黑才回家,吃饭就在田里将就着扒几口饭。农忙的时候,为了能多排几户人家,他宁愿通宵,多赚些钱。

慢慢地,他开始把心安在土地上。遇见曾经的中学老师,孙建龙笑着打招呼,“老师,我现在真的回家种地了!”

逆袭,做大户

渐渐地,孙建龙有了名气。

前年,他受邀到江苏华西村演讲,分享种植水稻经验。台下几百号人,他紧张得根本不敢抬头。讲完他才发现,自己精心准备的PPT一直没全屏播放。

12年间,孙建龙几乎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农田上。今年,村里又多了不少复耕地,他的种植规模已经超过3000亩。如今,因为种地,孙建龙“逆袭”成同学羡慕的对象:媒体报道的“三农人物”、“湖州乡村振兴领军人才”……各种荣誉纷至沓来。

荣誉之下,与土地打交道的生活,也不是人人都能承受:五六月份抢收、抢种水稻;十一月收割、翻耕、补种小麦;一年到头,如此往复。

孙建龙的3000多亩土地,骑电瓶车看一圈,少说要一个多小时,孙建龙每天要看四次,“同龄人里,大夏天在太阳底下站两小时都受不了,更别说干活了。”

2015年,孙建龙正式从父亲手中接过种粮的“使命”。

和父辈相比,现在,种地对农机化程度和农业技术的要求都要高得多。孙建龙说,他们的合作社,土地面积可能不是最大的,但农机数量一定是最多的。

年轻人热衷“尝鲜”,但在传统父辈看来,是“花头精”太多。父亲求稳,经常训他,倔脾气的孙建龙不听,执意要创新。

2013年,他听专家说起,新出了一台可以打药的无人机,售价25万元——成本过高,大伙都不看好。但孙建龙觉得,人工成本水涨船高,无人机也有效率和前景。他苦劝了几天,终于说动父亲,成了浙江第一个引进无人机打药的人。

引进无人机三年后,孙建龙的大胆实验终于成功。现在,孙建龙的无人机作业每天能覆盖400亩农田,要是换成人工,少说也要几十个人。

事实证明,无人机打药的效果和人工相差无几。这项应用开始推广。无人机价格逐年下降,以前那些不看好的种粮大户,也都纷纷入手。

孙建龙从不把自己捆绑在地里,有什么新机器、新品种、新技术,他就会走出去,去观察,去学习。在他的地里,经常可以见到一些研究所或厂家的示范点。新研究出来的条播、收割机等设备,也都会在他的地里试验。

“现在种地和以前不一样了,技术性问题比较多。”孙建龙说,比如做一些生物质防控,以前防病虫害要打七八次药,现在就打2次,成本下来了,品质却提升了。

高产,到高质

这两年,孙建龙渐渐发现,活跃在田埂上的人群中,有了年轻的身影。越来越多年轻人回归农田,他们把互联网、品牌等新理念带进来,让传统的农业迸发新活力。

孙建龙没有像父亲那样一味追求高产,而是萌生品牌意识。2015年,孙建龙成立了自己的粮食品牌,上海、杭州开线下门店。如何提升品质,是他思考最多的问题。

2017年,孙建龙开始引进稻鱼共生技术:在水稻田里养黑鱼,粪便又能肥田,“这种田要求不打药、不施肥,大米的价格随着品质提高而提升。”

他算了一笔账,过去2.5元一斤的米,现在能卖到8元一斤,每条一斤上下的黑鱼,还能再卖个20元钱。

2019年,孙建龙又在稻鱼田边上,开出200亩的稻鳖田,今年甲鱼的价格,已经从每斤100元涨到了150元。

“我们合作社每年粮食总产量2500吨左右,除去国家订单400吨左右,米票发掉1500吨,剩下的我们就包装成自有品牌,进行销售。”孙建龙想把产品做精,品牌做大。

在孙建龙的合作社墙上,用醒目的红漆写着一句话,“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身为种粮人,孙建龙还一直在宣传节约粮食的理念,“家里的规矩是,饭吃不完绝不准倒掉,要留着第二天吃”。他还经常组织亲子活动,让小学生体验种田,让他们知道一粒种子到大米,农民有多辛苦。

现在,他正考虑从包装袋下手,推出一种新包装:一斤装大米,一家人一天拆一包,刚好能吃完,避免浪费。

记者 陈曦 俞任飞

文章速递

新闻 知道 百科

热门新闻

精彩专题

更多+

游戏排行

安卓 热门

新游预告

  • 更多

    更多开测

    新游开测
    进入

专区

王者荣耀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

举报信息框
  • *举报网址:
  • *举报内容:
  • *联系方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