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导航

新闻攻略

下载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三农 > 新农村在线 > 青岛西海岸新区大村镇:抢抓时代机遇 振兴丁家故里

青岛西海岸新区大村镇:抢抓时代机遇 振兴丁家故里

  • 2021-03-16 00:00:00
  • 在手机上看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新农商网3月16日讯(记者 曲海祥)西南庄村紧邻青岛西海岸新区大村镇驻地,398省道、开城路穿村而过,与青岛国际牡丹产业园一路相隔,全村人口503户、1296人。2017年,村庄集体收入223万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22000余元,是山东省青岛市两级文明村庄。

青岛西海岸新区大村镇:抢抓时代机遇 振兴丁家故里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乡村发展的新时代新征程新希望。围绕实现“五个振兴”的目标,村庄立足新区区域发展规划布局和镇域发展总体思路,党支部挑大梁,党员唱主角,村民共参与,一股劲干事为民、一条心创新兴业、一家人共谋强村,加快建设人美、村美、文化美的多美乡村。

支部过硬,党员争优,组织强振兴才能蹄疾步稳

农业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要靠党的领导,靠支部引领,靠党员带动。村“两委”换届后,对班子及干部自身进行了体检,发现存在思想不解放,接受新事物慢;脑袋打不开,见识少视野窄;结构不合理,年龄大文化低等问题。

针对问题,他们首先抓学习,学思践悟。执行好“三会一课”等规定动作,建立干部集中学习制度,每周一召开例会,学政策理论、学思想理念、学法律法规。组织党员冬训、夏训,拓展干部知识视野,提升工作能力,吃透政策民情,强化党员干部“头雁效应”,从而保持头脑清醒、思路清晰、决策科学。二是常态抓管理,践诺为民。加强党员干部管理,建立“支部微信群”,对待村庄及村民各类问题,随手拍、随时讲、随时解决,在群众心中树立村干部良好形象。承诺每人每年办好1-2件实事,提升干部主动作为的责任担当。成立村民议事会,建立“村民热话台”,创办“大大小小村内事、是是非非大家谈”黑板报,密切了干群关系,理顺了群众心气。三是重点抓机制,强化服务。推进村干部新老交替,以老带新、梯次优化,提前介入培养村庄后备干部,目前村班子成员五六七八九十年代各一人,做到了后继有人。同时,规范服务群众机制,设立便民服务大厅,村干部坚持一周七天在岗,手机24小时在线,确保村民有所呼、干部有所应。

立足优势,学标对标,产业强振兴才能挺直腰杆

西南庄村过去没有规模企业,村民全年经济收入依靠种地为主;市场信息闭塞,村民致富无门路,集体增收也很困难。

破解这一局面,他们主要走好三步:一是学先进、学标杆。组织党员、村民代表到先进地区及周边乡镇参观取经,确立了村庄“一点两线”“东拉西拽”的发展模式,先后建设了桑蚕基地、肉食养殖小区,提升村容村貌,带火经济一条街。目前全村120多户村民不再依赖种地为生,商业街大小门店30多家。二是突出特色、做大产业。持续做好土地文章,依托推行的产权制度,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花果茶”产业,目前种植规模达到2000多亩,打造了“龙马石锅”等产业品牌。引进制鞋企业,产品出口韩国、日本和新加坡,增加村民就近就业率,解决闲散劳动力70多人。三是庄园合一、融合发展。将村庄发展与城发国际牡丹产业园嫁接融合,采用“企业+村庄”、“企业+农户”双加模式,年实现集体增收200多万元,劳动季节户均增收2万余元,实现企业、村庄、农户在产业发展上三者协同共享。

以文强村,以文育民,文化强振兴才能活力迸发

西南庄村是琅琊丁氏文化发源地,有着丁氏家训等历史文化精粹、丁耀亢等历史名人轶事、《金瓶梅》等历史文化名典。他们坚持以文兴村的发展理念,用文化建设带动提升村风、民风。走村入户,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制定了新的村规民约,村民议事规定等,做到不仅仅是挂在墙上,而是落实在行动上;成立了文化宣传队,全村评出“荣誉村民”,“好党员”、“文明家庭”等先进典型,设立“最佳邻居奖”,广泛弘扬社会正能量;汇编《西南庄村志》,既符合了民心所向所盼,也极大地鼓舞了村民奋斗信心;古事今说,古风今扬,创办“丁家里民俗文化节”,年祭祖人数逾千人,建立了丁氏文化研究会、村庄书画协会等文化平台,结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历史故事,颂今日风采,深入推进淳朴民风、良好家风建设;组建了12人的乡贤队伍,让乡贤当成他们的耳朵、嘴巴和眼睛,在他们的带动下,和谐是家、平安是福已深入人心,村庄治理更加有力。

着力本土,广聚才源,人才强振兴才能潜力无限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劳动力外流、老龄化严重等问题,更让人才成为农村最稀缺、最重要的一项资源。推进农村新旧动能转换,他们坚持先从农民思想和理念转变上做起,加大劳动力就业转移培训,引导农民将走出生产、走进培训作为一种生活习惯。他们主要做好以下三点:一是家门口培训。通过家门口的新农村大学堂和社区学院,重点培训园林技工、面点、烹饮、茶艺、导游等专业人才,目前已完成培训12期300多人次,投入10万元重点培训5-10户农家特色小吃。二是引导人才回乡。鼓励引导学有所长的大学生、在外务工的小能人回乡创业,着重开展文化挖掘、旅游服务等与我村发展联系密切的相关产业,并为他们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三是与高校联姻。与青岛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建立合作联系,利用他们的人才和技术为我村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守护青山,留住绿水,生态强振兴才能广得民心

守护青山,留住绿水是维护村民世代利益的最大功德。依靠村庄生态资源,他们做了两件事:一是靠生态强产业。努力打造占地200亩的村西“南荷北竹”景区、“茶园”小区、“生态菜园”小区,逐步形成花、果、竹、茶旅游观光产业带。配套建立共享菜园,把群众闲置菜园收归集体统一管理经营,让游客放心采摘、村民利益共享。推进实施濂溪河古河道治理工程,打造十里荷花飘香的濂溪河生态公园。二是村企协同发展。依托牡丹园,成立丁家大村旅游开发公司,积极吸引村民入股,学习借鉴“兰陵模式”,由村庄重服务,企业重发展,盘活村民闲置房屋,由村庄统一规划,试点改造10处乡村特色民宿,引导村民全员参与,一户一菜、一户一品,活跃村庄文化休闲、民宿体验等乡村旅游新业态。 

下一步,西南庄村将围绕实现“五个振兴”目标,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突出增强党支部的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示范作用;立足全镇“一心三轴六区”空间布局以及三大组团率先发展思路,加快观念转变、产业转型,乘牡丹园发展之机,借旅游公司平台,由村庄主导服务,合作社联系群众,努力打造集休闲、康养、观光、餐饮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名村;做大做强“丁家里民俗文化节”,推动文化节由单一祭祖文化向文化交流、文化旅游综合性方向延伸发展;探索建立养老互助模式,健康老人自愿参与,以志愿服务换取同等服务,实现空巢老人有关爱、失能老人有保障、健康老人有作为;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强化村民教育引导,加大环境整治力度,由整体美向每家每户、每街每巷的细节美深化,让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闻得花香、听得乡音、吃得农饭、记得乡愁、留得美好”。


文章速递

新闻 知道 百科

专区

王者荣耀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

举报信息框
  • *举报网址:
  • *举报内容:
  • *联系方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