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新闻 > 民生 > 一张“世系图”道尽全村历史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新农村商报网讯 我从哪里来?我的祖先是谁?我的祖上出过什么人?我是家族中第几代?全村各个姓氏的家族是从哪里来的,又是如何走到今天的?村里有哪些值得铭记的人和事、有哪些值得传承和弘扬的传统文化和精神……近日,由民间发起、征集、整理、编纂的整村13个家族共10个姓氏的“世系图”在阳高县王官屯镇高墙框村问世。这种形式的图谱在大同市尚属首例。
为全村人留下历史文化记忆
2015年11月18日,大张高铁(即大同至张家口客运专线)正式开工建设。因其勘定红线覆压该村李氏老祖茔,李氏家族议定,不仅要带头响应政府号召、配合国家重点工程建设,而且要趁此契机,征集编纂《高墙框村李氏家谱》。将李氏家族历600年19代谱系基本弄清之后,有人遂提议征集编纂全村13个家族10个姓氏共同的“世系图”,为全村人留下历史文化记忆,这一倡议很快得到大家的响应。
从2004年开始,阳高县高墙框村陆续有村民外迁,现在还留在村里的农户已不多。
在发起人李生明、傅奎、王占元等人的组织下,大家利用节假日和业余时间,遍访散居在移民村、大同市城区、郊区、矿区,朔州市怀仁县,运城市,太原市以及内蒙古呼市、后旗、乌海,河南省郑州市,河北省宣化县、阳原县,四川省成都市和北京、天津等地的乡亲,虚心请教本市、朔州市以及北京大学的专家学者,历经冬春半年来紧张而繁难的宣传、动员、征集、探访、比对、核准等工作,数易其稿,一张《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王官屯镇高墙框村诸氏世系图》终于问世。
发起人之一李生明曾任大同市委副秘书长,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全村第一个大学生。“是这方水土养育了我,我有义务、有责任联络工作和居住在城市里的‘乡贤’,用这种方式回馈乡亲们,决不能使一个村的历史文化中断。”3月30日,李生明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编纂全村“世系图”,有着多种深层次动因。他说,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高墙框村作为一个行政村的建制已经不存在,迁移到外地的一些乡亲回村祭祖时面对一片废墟,很是伤感,每每在旧院老屋踯躅逡巡,泪眼模糊,许多人由此萌生恢复旧村的愿望。可是,移民搬迁是国家扶贫攻坚政策的重大举措,让村民再返回穷山恶水的旧村不大现实。而编纂一张“世系图”,创建一个新的载体,同样能达到留住旧村记忆的目的。其次,外迁的同乡们有的同住一座城市,甚至一个小区,平素也都是各自奔忙于生存、生活、工作和学习,仅靠婚丧嫁娶等一些“纽带”维系往来,人情关系逐渐淡漠的现状亟须改观。“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件事情符合近些年中华传统文化复苏的大趋势。”李生明说。
发放“世系图”并公祭诸氏祖先
记者了解到,这张“世系图”包括五部分内容:首先是1500字的“编撰说明”、600字的“傅氏家族说明”、150字的“李氏世系图简述”;二是家族谱系传承图;三是出土墓瓦有“道光元年”和姓名等字样的文物照片、村貌照片、村人聚议照片、提供史料突出贡献者95岁老人照片;四是背景资料,包括历任村支书、村主任,历年住村下乡干部,历任小学教师,北京插队知识青年,新中国成立后本村第一个大学生,村里走出去的教授、高级工程师、企业家,本村的工匠、庙宇、8个大院,省劳模、革命烈士、革命残疾军人、当年的八路军,小学校址、公建、主要地块、沟汊;五是发起人、编纂人员、李氏家族牵头人、本村史料提供者、历史顾问等信息。每一部分内容都要体现“留住旧村记忆”的宗旨。“我们在高墙框村移民搬迁留下的废墟上,举行留住旧村记忆暨全村10姓氏13家族‘世系图’发放并诸氏祖先公祭仪式。”李生明说。“高墙框村人编印的这张‘世系图’,不局限于世代传承,还有经过严格考证的家族源流说明。”担任“世系图”顾问之一的大同市三晋研究会会长要子瑾说,“尤其难能可贵的,这张整村‘世系图’,区别于常见的单一家族世系图,其积极意义当然要大于一个家族的图谱。这一创举,不仅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天下观,更对于建设当今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热门新闻
精彩专题
更多+游戏排行
新游预告
更多开测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