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导航

新闻攻略

下载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经贸 > 产经 > 去库存化是钾肥唯一出路

去库存化是钾肥唯一出路

  • 2016-06-08 00:00:00
  • 在手机上看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受去年增值税的影响,今年钾肥的行情笔者也始料未及,当前唯一的出路是坚决地去库存化,想借机涨价或拖延的战术只会让问题越积越重。

近日,在俄罗斯召开的IFA会议上传来消息,中国钾肥大合同谈判仍然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国希望CFR180美元/吨,但外方表示难以接受。大合同历来被当做钾肥价格的风向标,在大合同谈判再次告吹的情况下,钾肥后市如何?

从中国参与谈判方的立场看,港口钾肥库存高企,国内具有钾肥进口资质的企业都严重亏损,如果继续进口,港口的库存量会继续增加,销售压力会进一步增大,价格会进一步走低,亏损会进一步扩大,因此国内企业主观上并不期望达成所谓的大合同,但作为长期合作的双方,在IFA会议上大家又“不期而遇”,大合同的事不得不谈。

从外方的立场看,全球钾肥产能过剩,并且同农产品价格低迷和去库存叠加,小规模的停产已经不能快速实现短期的供求平衡,因此成本或是谈判的基准。笔者坚信CFR180美元/吨的价格不可接受。今年全球主要钾肥出口国的白俄罗斯对钾肥征收了50欧元/吨的出口关税,按CFR180美元/吨的价格倒推,扣除各种费用,相当于白俄罗斯出厂价仅600元/吨左右。为了短期的产销平衡,或小规模供货可以,大合同供货,这个价格注定不可接受。

知晓了中外方的处境,钾肥的走势就会相对清晰:一是在中国港口库存没有大幅下降的情况下,今年大合同签订的可能性很小,所谓的谈判都是拖延战术;二是边贸钾肥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将成为今年国内钾肥的主要补充和价格的风向标,带动国内钾肥价格的走低;三是据悉已经有国外钾肥进入了保税区,也就是说国际钾肥已经“仓库前移”,一旦具有进口资质的某个企业率先实现了去库存化,就会率先进口,体现出快鱼吃慢鱼的效应,因此目前执行的保价策略很难生效;四是对库存钾肥实行3%的税率过渡期在月底到期,将统一实行13%的增值税率,或将引发新一轮钾肥抛售。

文章速递

新闻 知道 百科

专区

王者荣耀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

举报信息框
  • *举报网址:
  • *举报内容:
  • *联系方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