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导航

新闻攻略

下载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新闻 > 观察 > 农业展望报告 把准农业脉搏(二)

农业展望报告 把准农业脉搏(二)

  • 2016-06-22 00:00:00
  • 在手机上看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棉花:品质需求加深

报告内容

“十三五”及未来10年,中国棉花生产将更加向新疆集中、总产量和总消费量均呈下降趋势,棉纺织业对高品质棉花需求将明显增加。

未来基本行情

2016年,预计棉花播种面积和产量比2015年分别下降8.8%和8.0%;消费量同比

下降2.7%;进口量同比下降31.1%。“十三五”期间,中国棉花消费量继续保持在较低水平。预计到2020年,棉花消费量将降至707.9万吨,比2015年下降3.8%;进口量为112.1万吨,比2015年降22.8%。此外,预计2016年中国糖料种植面积和食糖产量同比分别减少8.2%和14.8%,糖料种植面积有进一步缩减的趋势,消费量持续增加,进口量不断扩大,预计食糖总产量4893万吨,总需求量8013万吨,产需缺口为3120万吨。

解读

“十二五”期间中国棉花产需均呈下

降趋势。其中,种植面积从2011年的7557万亩下降到2015年的5698万亩,降幅达24.6%;产量从658.9万吨下降到560.5万吨,降幅达14.9%。“十三五”期间中国对高品质棉花需求将明显增加。报告预计,“十三五”期间,中国棉花生产将进一步向新疆棉区集中,长江、黄河流域棉区产量比重明显下降。2020年中国棉花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为5366万亩和496万吨,比2015年下降5.8%和11.5%;2025年中国棉花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为5120万亩和467万吨,比2015年下降10.1%和16.7%。刘威表示,随着国内棉纺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棉花消费数量将呈明显下降趋势,但对高品质棉花需求明显增加,这将倒逼中国棉花生产加快品质改良的进程。

食用植物油:自给率将下跌

报告内容

预计“十三五”及未来10年,中国油籽生产先减后增,2016年食用植物油自给率将跌至30%,未来五年食用植物油产需总缺口达到1亿吨以上。

未来基本行情

“十三五”期间,中国油籽生产在大豆和花生带动下将稳中有增,五年总产量预计

2.4亿吨,国产油料榨油合计约4940万吨;同时,食用植物油五年总需求预计1.6亿吨,产需缺口1.1亿吨。

解读

报告认为,受比较效益下降、油菜

籽临储政策改革和玉米大豆种植结构调整等因素综合影响,预计2016年中国油籽种植面积为30620万亩,较上年略有下降。受面积下降影响,2016年中国油籽总产量预计减少0.7%,降至4676万吨,其中,油菜籽产量减少9.4%,花生产量增加4.0%,大豆产量增加3.6%。同时受食用植物油消费增长和豆粕饲用消费增长拉动,2016年中国三大油籽消费量预计为1.25亿吨,较2015年增0.2%;油籽进口预计8813万吨,其中,大豆进口量8228万吨,油菜籽进口445万吨,食用植物油进口643万吨。受国产油籽减产影响,2016年中国食用植物油自给率将跌至30%。

食糖:国内糖价波动较大

报告内容

“十三五”时期,由于全球糖市步入减产周期,供求趋紧,国际糖价将有所提升,国内糖价稳中有涨。展望期后5年,国内糖价同现在比将有所提升。

未来基本行情

进口规模不断扩大,由于国内外价差的客观存在,中国将长期面临较大的食糖进

口压力。与此同时,“十三五”时期,由于全球糖市步入减产周期,供求趋紧,国际糖价将有所提升,国内糖价稳中有涨。展望期后5年,国内糖价同现在比将有所提升。

解读

中国糖料种植面积约占世界糖

料种植面积的6%,目前为世界第四大食糖生产国、第三大消费国和第一大进口国。由于生产成本较高、国内外价差较大,中国食糖市场在在近些年遭受了严重冲击。当然我国食糖产业面临的困难远不止这些,东方艾格糖类分析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人口红利过后,伴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国内农业人工成本的增加呈持续的趋势。分散的农业生产方式,不利于升级改造,提高效率,同时抗风险能力很低,这是制约国内食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中投顾问农林牧渔业研究员郑宇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糖企依靠高糖价获得高利润的时代已经逐渐过去,糖企想要突出重围、实现赢利应该更多地从成本控制的角度去改善企业盈利能力,包括加强专业人才尤其是市场研究人才培育,根据市场发展趋势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完善企业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管理效率;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扩大规模从而获取规模效应。

蔬菜:多元化需求加深

报告内容

蔬菜总产量仍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但增速将有所放缓。

未来基本行情

未来10年,中国蔬菜食用消费将在马铃薯主食化战略和居民健

康诉求增强、消费偏好等多种因素影响下,继续稳步增长,区域性特征也将强化部分品种的消费需求。蔬菜出口量将呈稳定增长态势,同时进口也快速增长,但进出口贸易顺差格局仍将存在,贸易对象进一步多元化;加工保藏蔬菜和干蔬菜出口比例将有所提高,出口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

解读

报告指出,我国未来蔬

菜消费量保持缓慢增长态势,多元化需求更加明显。报告表示,中国蔬菜食用消费将在马铃薯主食化战略和居民健康诉求增强、消费偏好等多种因素影响下,继续稳步增长,区域性特征也将强化部分品种的消费需求;有机绿色蔬菜、免洗免切蔬菜等的消费需求将持续拉动蔬菜鲜食和加工消费稳定增长;同时,饲用等其他消费缓慢变化,生产流通技术创新和冷链物流体系的健全完善将持续降低蔬菜损耗。预计2016年全国蔬菜消费总量为48265万吨,同比增约1.11%,比2015年预测调增1.11%;2020年将达50412万吨,比2015年增5.61%,比2015年预测调增1.28%,“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约为1.09%;2025年将达52100万吨,未来10年的年均增速约为0.90%。

而在国都证券农产品分析师赵博看来,未来价格季节性波动仍是其主要特征,总体仍将呈波动上涨态势。赵博说,受季节轮转变化影响,蔬菜生产的季节性、周期性必然引起菜价的季节性波动,预计未来10年,我国蔬菜价格波动仍将表现出较强的季节性特征;受土地流转、水肥农资和劳动用工等成本上涨影响,展望期间,蔬菜价格总体上将呈波动上涨态势。同时,大城市周边城郊菜地生产能力逐渐增强,耐贮运性差的叶类菜、居民消费需求多的大路菜等地产地销模式将加快发展,跨区域、长距离调运引起的价格大幅波动风险将有所降低。

生猪:猪价呈周期性波动上涨趋势

报告内容

猪价保持高位将促进产能恢复性增长,预计2016年下半年开始能

繁母猪存栏增加;2020年猪肉产量将达到5830万吨,较2015年增长6.3%;2025年生猪出栏和猪肉产量分别达到7.84亿头和6250万吨,较2020年分别增加7.2%和5.6%。

未来基本行情

未来10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以及消费市场需求的优化,城镇居民猪肉消费稳中有增,农村居民未来消费增长空间较大,精深加工猪肉产品消费将明显上升,肉类消费结构呈现多样化,猪肉消费需求将进一步从“量”的满足转向“质”的提高。

解读

报告指出,“十三五”期

间,中国猪肉消费量年均增1.2%,预计2020年将达到5880万吨,较2015年增长6.5%。“十四五”期间,受经济增长和人口增加等因素影响,猪肉消费量增速加快,年均增1.5%,2025年达到6320万吨,较2020年增5.8%,人均占有量达到44.70公斤/(人·年),较2020年增4.9%。展望期间(2016~2025年),猪肉总消费量和人均猪肉占有量年均增速分别为1.3%和1.0%。

而猪肉贸易将稳中有增。尽管猪肉消费需求增速放缓,但受猪肉产量下降和国内外猪肉价格差显著影响,2016年中国猪肉进口量预期继续增加,为85万吨左右,之后随着猪肉产量增加将会有所回落,2020年进口量预计在70万吨。展望后期将会继续增长,供需缺口将有所扩大,2025年猪肉进口量将达到90万吨;猪肉出口量预计保持相对平稳,保持在20万吨左右。

赵博表示,正如报告中预计的一样,未来猪价呈周期性波动上涨趋势。短期来看,受生猪出栏稳中略降影响,2016年猪价处于上涨通道,将达到本轮价格周期高点,市场形势较好。受环保、饲料、土地和水资源等主要因素影响,未来生猪生产成本将震荡上涨,后期环保成本、饲料和人工成本的上涨将成为限制生猪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规模养殖效率的提高则是降低成本的关键,展望后期猪价将保持相对平稳,波动幅度将趋缓。

文章速递

新闻 知道 百科

专区

王者荣耀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

举报信息框
  • *举报网址:
  • *举报内容:
  • *联系方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