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导航

新闻攻略

下载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新闻 > 时评 > 反思:“都是为他好”不该成为扼制孩子成长的借口

反思:“都是为他好”不该成为扼制孩子成长的借口

  • 2016-06-29 00:00:00
  • 在手机上看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四川省渠县高三学生小斯自杀的事件,触发了公众的神经。似乎每年这个时候,都有类似的新闻报道。但痛定思痛,在高考的重压下都能挺过来的学生,为何在高考结束后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小斯的QQ空间里,写满了对父母的“控诉”。

反思:“都是为他好”不该成为扼制孩子成长的借口

小斯的父亲谈起小斯捂脸痛哭

“那都是为他好”,母亲解释说。那么,只要是为孩子好,父母就可以包办孩子的成长吗?只要是为孩子好,就可以不管孩子是否情愿,用任何方式将之像“盆景”一样塑造成父母喜欢的样子吗?只要是为孩子好,孩子就该承受来自父母的一切不合理对待吗,包括暴力?

 反思:“都是为他好”不该成为扼制孩子成长的借口

小斯生前照片

中国自古就有“黄荆棍下出好人”的传统教育方式,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观念的更新,家长打孩子的现象少了。但不可否认的是,“虎妈狼爸”把孩子一个个送进世界名牌大学的报道,仍然使很多家长纷纷效仿。孩子虽为父母所生所养,但也是一个独立的生命,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不是父母发泄情绪的出口。小斯在空间里抱怨自己的父母对自己动不动就打,夹菜姿势不对被打,考试得98分被打,吃饭打嗝被打••••••靠打换来的不是孩子的出类拔萃,而是儿子生命的结束。且不说“棍棒教育”是不是真的屡试不爽,一定能把孩子送进名牌大学,我们首先要反思的是,成功就是上名牌大学吗?上大学与孩子的心理健康,到底孰轻孰重?不能说小斯的父母是为了效仿虎妈狼爸的做法而对孩子动手,但“黄荆棍”的使用确实让小斯的心里对父母产生了深深的怨恨。

“我宁愿从未在这个世上出现过”“死了,我的心自由了”,小斯在空间里这样说。年幼的心灵,需要被呵护,需要被体谅。或许小斯的父母迫于生活的压力,对儿子期望很高,把现实的压力转嫁到孩子身上,但孩子是未成年人,沉重的学业已经够他担负的,实在没有能力再承担来自父母的情绪宣泄。高考是结束了,但痛苦的日子未必会改变,所以他选择结束。

中国有太多的父母,习惯于包办孩子的成长,完全不关注孩子内心真正的渴望。就像小斯所说,在全校考73名已经很难了,却遭到母亲的责骂。孩子需要鼓励和赞扬的时候,一句责骂无疑一盆冷水,浇灭了孩子内心的一切热情。从小斯的空间里可以看到,他是为父母考虑的,他理智地知道父母是为自己好,“当然也可以说是什么对我的爱啊,但抱歉我情商低,感觉不到,虽然我懂这个道理,但从心里非常不认同”。但感受不到就等于没有,陶行知的名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与其说小斯的父母对小斯是“棍棒教育”,不如说是教训。

父母对待孩子完全不顾方式,什么都以“都是对孩子好”为借口,这对孩子太不公平。难道只要是为孩子好,不论什么方式孩子都得接受?难道只要是为孩子好,就可以忽视孩子的心理和情感需要?孩子尚未成年,应试教育的压力已经够他们受的,孩子面对自己的问题,处理能力尚且欠缺,更别说再为家长以“可怜天下父母心”为借口的错误教育埋单。孩子是人,是有想法有感受的人,而不是父母进行教育试验的机器,更不是父母不良情绪的发泄口。

小斯的积怨不是一朝一夕而成的,母亲说他记仇,很明显她到现在都不理解孩子。孩子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父母也应该花时间了解一下孩子需要的究竟是什么,“都是为孩子好”只是借口而已,是不愿多花心思的父母的“万能借口”。真心地希望,一个年轻生命的逝去,能触发每个人灵魂深处的反思。

文章速递

新闻 知道 百科

专区

王者荣耀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

举报信息框
  • *举报网址:
  • *举报内容:
  • *联系方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