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6月26日,是第29个国际禁毒日。1987年6月,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了联合国部长级禁毒国际会议,有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参加了这次国际禁毒会议。这次会议通过了禁毒活动的《综合性多学科纲要》。会议结束时,与会代表一致通过决议,从1988年开始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全国各地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同时号召全球人民共同来解决毒品问题。
世界“毒”害很严重
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近日发表的《2016年世界毒品报告》显示,受吸毒困扰的人群已攀升至2900万人。全球15岁到64岁的人中约有2.5亿在2014年至少使用过一次毒品,当年因毒致死人数约为20.7万人。
报告说,大麻依旧是全球范围内最为泛滥的毒品,2014年估计有1.83亿人使用过大麻。报告不仅指出贫穷与毒品的关联性,还披露约有18%的人因毒品而成为“阶下囚”。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毒品不仅直接危害人的身心健康,还会给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巨大威胁。
上世纪80年代,毒品在全球日趋泛滥,毒品走私日益严重。1987年6月,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关于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的部长级会议。会议提出“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并建议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共同抵御毒品的危害。同年12月,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正式将每年6月26日确定为“国际禁毒日”。
此后,国际社会为遏制毒品蔓延、打击毒品走私作出了不懈努力,并且取得一定成效。但是,目前全球毒品问题仍然严重。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今年国际禁毒日的致辞中指出:世界毒品问题所带来的挑战需要采取既有效、又有同情心的人性化全球应对措施。他呼吁各国在维护公共安全的同时,高度重视健康、人权和可持续发展,以改善遭受“毒”害的每一个人的生活。
我国禁毒历史
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强行向中国输入鸦片。民族英雄林则徐在虎门销毁鸦片两万多箱,在中国禁毒史上写下了壮烈的第一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央人民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禁毒运动,收缴毒品,封闭烟馆,严厉惩办制贩毒品活动,并结合农村土地改革,根除了罂粟种植。短短3年里,基本上禁止了危害中国百余年的鸦片毒害,创造了举世公认的奇迹。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毒潮不断侵袭中国。由于中国毗邻“金三角”毒源地,境外毒品不断向中国境内渗透,毒品祸害又卷土重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禁毒态度明确,健全禁毒法规,组建缉毒专业队伍,拨出禁毒专项经费,改善禁毒装备,加强戒毒基础建设和研究。
1990年11月,国务院成立国家禁毒委员会,负责研究制定禁毒方面的重要政策和措施,统一领导全国的禁毒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都成立了禁毒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
1990年12月2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并通过了《关于禁毒的决定》。
1992年,国家禁毒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共同编写、审定了《禁毒教育读本》,作为在中学生中普及禁毒知识的课外读物。
1995年1月12日,国务院总理签署发布了《强制戒毒办法》。
1997年,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行为的处罚更加严厉。
2007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禁毒法》,为在新形势下全面加强禁毒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这标志着党和国家把禁毒工作依法纳入到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大局,标志着我国禁毒工作由此进入到了依法全面推进的新的历史阶段,标志着我国禁毒斗争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严控青年问题
2015年北京全市查获的9500余名吸毒人员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5900余名)占62%,最小吸毒者年仅12岁。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孙力表示,从案件审判情况看,近年来北京市涉毒行为人年龄结构进一步低龄化,未成年人参与毒品违法犯罪活动情况增多,贩卖、运输毒品犯罪行为人以青壮年为主。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向校园、机关、企事业单位渗透扩散,高校学生、国家工作人员涉毒案件增多。合成毒品滥用情况严重,吸食合成毒品后诱发的驾车冲撞、放火爆炸、故意杀人等暴力行凶案件时有发生,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
为何青少年吸毒人数增长明显呢?
业内人士指出,首先,好奇心理。处于身心发育阶段的青少年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和对事物的分析能力,但他们对外界又特别好奇,这决定了他们对毒品的好奇。其次,排遣烦恼。
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由于要承担独自面对社会所带来的压力、烦恼和挫折,同时还要承受家庭破碎、学业失败等压力,因为不知道如何排遣,当这种心理被毒贩利用时,就会从此走上吸毒的道路。最后,同伴压力。青春期的青少年有着强烈的独立意识,他们渴望摆脱父母的束缚,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立社交圈子。正式这种急于交友的心理,造成他们盲目地讲究哥们义气,即使明知是毒品也要吸食。
针对当前青少年涉毒人数快速增长趋势,北京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将在继续严打毒品违法犯罪的同时,进一步加强针对青少年的预防教育工作。
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陶晶介绍,2015年以来,北京1642所中小学开展了“上一堂禁毒课”“开一次禁毒班会”“参观一次禁毒教育基地”“观看一场禁毒电影”“开展一次禁毒征文”的“五个一”活动,19所技工院校均成立了由校长总负责的禁毒宣传教育领导小组。此外,北京各高校普遍将毒品预防教育纳入新生入学培训“引航工程”,50余所高校建立“蓝色盾牌”高校禁毒志愿者队伍,截至目前高校禁毒志愿者已达5000余名。
农村毒品犯罪不容忽视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加快,毒品尤其是K粉之类的新型毒品在农村越来越泛滥。当前,城市里的禁毒力度不断加强,不法分子为逃避打击,逐渐将制、贩毒的“阵地”向农村转移。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又为毒品交易提供了便捷的平台。加上农村禁毒力量与措施比较薄弱,对旅社、歌厅、麻将馆、农家乐等场所监管不到位,使得价格相对低廉的新型毒品得以扩散。众多案例表明,农村的毒品犯罪往往具有流动性大、隐蔽性强等特点。
我们国家农村的毒品问题主要有几类:一是吸毒人员。传统毒品吸食人群主要在农村;二是很多以贩养吸都是无知的贫穷的农村人员被他人利用走向贩毒道路;还有就是特殊人群贩毒,孕妇、哺乳期妇女、未成年人、传染病人这些贩毒也多数出现在农村,有些地方还比较突出。
因此,应当积极开展全民禁毒宣传教育。时刻注重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禁毒宣传教育工作目的更明确和效果更显著。禁毒宣传教育对象纷繁复杂,青中老年人、农民商人工人等,都是禁毒宣传教育的主要对象,尤其是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民,纷繁复杂,范围也比较广;另外,既然是全民禁毒宣传教育就会是一项面向各个地区的宣传工作,因此不同民族风俗不同历史背景的地区就有不同的宣传环境,不同的地区也有不同的难易程度,禁毒教育工作的进展自然就会有不同的成效。
现在农村的外出务工人员比较多,流动人口比例比较大,禁毒宣传主要依靠乡镇党委政府、村、社等有组织地开展。很多地方现在做得就不错,他们利用黑板报、农村大喇叭,走村入户、发放资料进行宣传,还有利用春节等节假日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回村的时候,与他们签一些拒绝毒品的协议。
热门新闻
精彩专题
更多+游戏排行
新游预告
更多开测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