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导航

新闻攻略

下载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三农 > 美丽乡村 > 泥腿子”党员红渡景区“借船出海”

泥腿子”党员红渡景区“借船出海”

  • 2016-07-08 00:00:00
  • 在手机上看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新农村商报网讯(张朝广 杨仁海)“红渡村“旅居农家”扶贫模式,把村庄建美了,可当风景卖,农民变成了股民。”7月7日,贵州省施秉县城关镇建国村党支部书记廖世英在“两学一做”会上,对“七一”党员到余庆县大乌江镇红渡景区考察进行总结。

泥腿子”党员红渡景区“借船出海”

她说,我们村位于国家级(氵舞)阳河风景名胜区,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利用资源优势,开发乡村旅游,有信心将这偏僻落后,卫生条件差,卫生习惯差的村寨建设成像红渡景区余庆坊一样美丽。

7月2日一大早,在村委会活动室,该村党支部举行2016年“七一”入党宣誓仪式后,并组织33名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自驾赴红渡景区,缅怀革命英烈,学习考察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

在红渡景区,党员们先后对余庆坊、中央红军第一军团第一师强渡乌江作战室,以及回龙场渡口战斗遗址和红军强渡乌江陈列馆进行参观。

泥腿子”党员红渡景区“借船出海”

据了解,1935年1月1日元旦深夜,红一师一团团长杨得志亲临江边指挥渡江,先遣部队在回龙场鱼子塘老渡口强渡乌江成功。首先突破敌人左右防线,北上遵义。由此,回龙场战斗遗址被列为第一批贵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革命老区。

泥腿子”党员红渡景区“借船出海”

红渡村是余庆县“四在农家”创建示范点之一。由该县政府引进旅居农家(北京)投资公司,探索“民居客旅、主客共享”的“旅居农家”模式,围绕“三大转变”,联合打造的“旅居农家”精准扶贫模式。

刚步入一农家旅馆,几位老党员就围着一张“农具”靠椅,舍不得离开。因用犁做的,感到特别亲近、新奇。

“一对水桶装垃圾,岩石做成音乐箱,犁耙变了美人靠,人见人爱乐淘淘。”71岁的老党员龙通富即兴吟唱顺田溜,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这时,一向做事老练,又细心的老党员沈彪观察,便发现了一个秘密,大声说:“这村里不见垃圾,不见污水,不见猪牛圈,农家都建成了旅馆,环境很美,生意好。”

“听说村民将房子、土地一起租给公司,进行统一规划建设,他们还可到公司打工挣钱。”廖世英赶紧补充道,今后,我们村也可这样做,环境美了,自己住起来也舒适,但关键要解放思想,不能只知道守着“一亩三分地”。

她欣然介绍道,四年来,该村党支部每年“七一”或“国庆节”组织党员干部,有针对性地到本县及周边县市考察,确实发生了骄人的变化。

据统计,该村发展精品水果、中药材及植树造林,共3500亩,规模养鱼达17户,已引进两家企业投资近千万元开发乡村旅游业,现村民年均收入由2013年2500元增长到去年的4700元左右。目前,正如火如荼地抓紧建设小塘河大桥、石漠化治理、小农水工程三个大项目,总投资2200余万元。

廖世英表示,结合“两学一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的重要讲话精神,教育大家不忘初心,铭记历史,继续发扬红军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早日实现脱贫致富。


文章速递

新闻 知道 百科

专区

王者荣耀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

举报信息框
  • *举报网址:
  • *举报内容:
  • *联系方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