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导航

新闻攻略

下载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专题 > 人物 > 大三学生创办诗歌兴趣学校 称孩子天生是诗人

大三学生创办诗歌兴趣学校 称孩子天生是诗人

  • 2016-07-14 00:00:00
  • 在手机上看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这是一名大三中文系学生的创业传奇。在“以考为王”的年代,女孩试图告诉孩子们及家长,每个孩子都是诗人,想象的魅力亘古不衰。

21岁的曾彤是中大中文系大三学生。一年多前,坚信每个孩子都有诗人潜质的她,在珠海创办了“万物有灵诗歌学校”。如今,学校办学点已遍及广州、佛山、珠海和深圳,1000多个孩子先后被家长送到这个全国唯一的诗歌兴趣班,寻找诗歌和生活的灵感。

在“以考为王”的年代,相比奥数、钢琴、英语乃至作文等教辅机构培训,诗歌兴趣班看起来毫无吸引力。但出人意料的是,今年,学校在顺德的暑期兴趣班早早报名满员。

曾彤感慨,诗歌正悄然给孩子和家长带来改变。

诗意盎然的课堂

7月7日下午,广州图书馆。曾彤开始了“万物有灵”诗歌体验课程,对象是7位5-10岁的儿童。

还是大三学生的曾彤,身材纤细高挑,一袭黑衣,配以素色罩衫,时而拿着画笔勾勒着投影中的彩色图画,时而深情地吟咏诗歌,她的目光透着灵动,声音和缓没有半分焦虑。孩子们的家长也在旁听,所有人似乎都沉浸在诗歌和图画的想象里。

大三学生创办诗歌兴趣学校 称孩子天生是诗人

曾彤和孩子们

曾彤正在为诗歌学校的秋季招生做准备,当天的体验课,就是让学生和家长来感受她不太一样的课堂。

诗歌课堂从一幅彩色的蜡笔画开始,这幅画里有太阳,有田野和芳草,有碧蓝的天空,还有用蓝色画笔勾勒的风。

在曾彤的引导下,孩子们说出了图画里的物体,曾彤随后又添加了很多形容词和动词,比如“青春的”、“洒下”、“万道金辉”、“芳草绿绿”等。

曾彤将这些词和之前小朋友说出的名词混在了一起,写在了小卡片上,随后,她鼓励孩子们用这些词汇组成了一首诗歌:“青春的西风轻吹留下清香缕缕,田野复苏吐出芳草绿绿,碧蓝的天空腾起一轮红日,太阳洒下万道金辉。”

因一本画册而顿悟

曾彤生于佛山禅城,父亲是一位医生兼唐诗爱好者,母亲则是一名教师。自幼,曾彤身边就有一本“很美的”插画本《唐诗三百首》长伴。

但曾彤真正爱上诗歌,却是在一个课外兴趣班里。

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小曾彤被妈妈送去家附近的“小豆豆诗社”上课。在这个轻松自在的课堂里,曾彤学到了和学校里完全不一样的东西。

当时,老师给孩子们看了一本几米画册,直到如今,她还记得画册上有一个小男孩,倚着月亮,坐在高高的楼顶,安详地凝望着漫天的星光。

看完这幅画后,曾彤顿悟了。几米的画为她打开了一扇窗,她第一次发现,自己想写的东西原来有那么多,自己的灵感原来有那么多。

被五行日记愁哭的孩子

2013年,顺利考上中大中文系后,曾彤来到中大珠海校区上学。当时,学校要求每名学生每学期要完成一定的公益课时,曾彤来到佛山、珠海,为当地社区的一些孩子做助教,进行作文辅导。

当时,学校的语文老师布置孩子写日记,但孩子们写日记却写得很痛苦:“一说到写作文,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要写多少字,有些小男孩,竟然还因为要写五行日记绞尽脑汁,愁得痛哭流涕,看得出来,他们从小就对写作有很深的排斥感。”

曾彤说,她那时就有了创办一所诗歌学校的想法,她希望让孩子感受写作的美。

诗人带着孩子吟诗被打动

2015年初,一次偶然的机会,曾彤来到广州方所书店,参加了一个新书交流会。现场,发布新书的诗人带着一群稚气未脱的孩子,用高亢的声音吟诵出诗歌时,曾彤被深深地打动了。

那一刻,她相信诗歌可以给孩子带来美,带来无限的想象力。离开书店,曾彤就迫不及待地开始筹办儿童诗歌教育团队。

2015年2月,在招募了暨大、华师等高校有志于诗歌文学教育的大学生担任老师后,“万物有灵诗歌学校”正式开班,曾彤也以创业大学生的身份出现,担任这所学校的CEO。

目前,诗歌学校在广州、佛山、珠海、深圳拥有6个稳定教学点,包括曾彤在内,学校共有8位全职教师,学校还另聘了一部分兼职教师。

她表示,这个项目已经开始盈利,经济上不存在很大困难,目前收支平衡。但并不能说很宽裕很自由。她说,暂时没有什么计划预期要挣多少钱,目前想先把产品做好,长期来看,赚钱是必然结果,但不是首要目的。

另类兴趣班:没有套路

和其他目的明确的课外兴趣班相比,曾彤的诗歌兴趣班确属另类。

小孩子初来课堂时,常会感到非常不适应。因为曾彤的课堂上没有套路可用,也没有标准答案。曾彤只是鼓励小孩子去追求自己的答案,体会思考的快乐,永远都不会给孩子一个思维框架。

曾彤还记得,她曾收过这样一个八九岁的学生,曾彤问他学过什么诗,只见这孩子站起身来,就滔滔不绝地吟诵了不下10首唐诗。

孩子很骄傲,但曾彤却很烦恼。因为她感到,孩子背诵时并无多少感情,诗里蕴藏着哪些美,孩子看不到,也理解不了,过度地死记硬背,反倒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

学生没有标准答案,老师自然也没有标准教案。

新招来的老师不少都是师范生,对于这些新老师,曾彤会逼着他们把从学校习得的教案设计程式打破,老师们需要学习的,是怎样让孩子轻松地理解一些事物,并敢于通过自己的想象,勾勒出不同的意境。

曾彤传给记者看了一份学校的备课课件,他们精心设计了诗歌课堂的两个环节,每个环节中的细节,他们都经过精心地讨论,以便让孩子能接受,并启发他们的灵感。

对话曾彤:孩子天生都是诗人

记者:教孩子写诗,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曾彤:孩子的想象力丰富得令人惊讶,他们写诗的天赋以及被束缚的想象力只是需要一个自由氛围去释放。我们会不断发现有天赋的孩子们,这也让我们的课堂永远都充满乐趣和想象力。当然,作为一名老师,我感觉这也是一个慢慢寻找到自己理想的过程吧,我会关注学生的成长,也感受教学相长。


文章速递

新闻 知道 百科

专区

王者荣耀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

举报信息框
  • *举报网址:
  • *举报内容:
  • *联系方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