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导航

新闻攻略

下载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新闻 > 观察 > 论文造假泛滥:重量轻质的考评机制在作祟

论文造假泛滥:重量轻质的考评机制在作祟

  • 2016-07-19 00:00:00
  • 在手机上看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论文造假泛滥:重量轻质的考评机制在作祟

图片来源:网络

新农村商报网 近日,央视曝光论文造假黑色产业链,其中牵涉的高校之多,论文价格之高可谓让人触目惊心。在这条黑色链条上,除了高校学生,不少知名大学的教授竟也是链条上的一环,而这种行为非“新生事物”,在圈内早已存在良久。

究其本质,恐怕学术考评机制对论文“重量轻质”难逃其咎。评职称要看论文数量,拿科研经费要看论文数量,在这些考评机制下竞争,连一些高校行政人员也花钱找人写论文。严谨做学问的风气变成了浮躁功利的邪气,劣币驱逐良币,真正做学问的人在这种考评机制下反倒显得无所作为。这样,便失去了高校治学的本质。

除了论文之外,重量轻质的考评机制也存在其他情况中,比如基础教育的升学率。每年高考成绩一出,各个学校的喜报便铺天盖地而来,考上重点大学的多少人,成绩在600分以上的多少人,过一本线的多少人等等。中考也是这样。各学校想法设法为自己贴金,恨不得将所有学生都进入到表扬的范围。为了升学率,日常的教育当中早就把考试作为第一重要的事,而忽视了对学生“质”的培养。

而高校,不仅在评职称和拿科研经费的时候过于注重数量,还有毕业生的就业率也在盲目追求数量。为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率,高校老师往往会一人分管几名学生,学生的就业合同是分管老师的任务。这对学生的就业会有所帮助,但也有“不良”高校为了就业率好看,不管学生的就业意向,硬性规定学生不签合同就不给发毕业证,自作主张导致学生“被就业”。这也是重量轻质在作祟。

量变才能引起质变,没有量的积累就不会有质的飞跃。但在这种畸形政绩观、功利化的教育方式和不正常的考评机制下,无论积累多少量,也不会有质的飞跃,因为从一开始就已经走偏了路,走得越远则偏的越严重。所以,要想真正做学问、做教育,重量轻质的评价机制必须改善。


文章速递

新闻 知道 百科

专区

王者荣耀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

举报信息框
  • *举报网址:
  • *举报内容:
  • *联系方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