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南方大雨下不停,北方也来凑热闹。雨前雨后皆闷热,难熬大暑和三伏。上周末我国进入大暑节气,大暑:“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请问,您准备好了吗?
大暑到来
今 年7月22日,即太阳到达黄经120°之时为“大暑”节气。“大暑”与“小暑”一样,都是反映夏季炎热程度的节令,“大暑”表示炎热至极。《月令七十二候 集解》:“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这时正值“中伏”前后,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热时期, 也是喜温作物生长最快的时期,但旱、涝、台风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
一般说来,大暑节气是华南一年中日照 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是华南西部雨水最丰沛、雷暴最常见、30℃以上高温日数最集中的时期,也是华南东部35℃以上高温出现最频繁的时期。大暑也是雷阵 雨最多的季节,有谚语说:“东闪无半滴,西闪走不及”意谓在夏天午后,闪电如果出现在东方,雨不会下到这里,若闪电在西方,则雨势很快就会到来,要想躲避 都来不及。人们也常把夏季午后的雷阵雨称之为“西北雨”,并形容“西北雨,落过无车路。”“夏雨隔田埂”及“夏雨隔牛背”等,形象地说明了雷阵雨,常常是 这边下雨那边晴,正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东边晴天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我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 暑;三候大雨时行。”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 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三伏”健康要注意
人们常说“热在三伏”,三伏是一年中气温最高,天气最热的时候。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总称。
作 为每年最热的日子,三伏天什么时候来并没有固定时间,在每年的小暑和大暑之间,前人在根据我国阴历阳历气候规律对三伏天的到来有了大致的算法,以干支纪日 法“确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每伏十天共三十天。
“有的年份”中伏“为二十天,则共有四十天。”
按规定,从“夏至”日开始算起的第3个“庚日”为入伏,并作为“头伏”的第1天,第4个“庚日”定为“中伏”第一天;从“立秋”开始算起的第1个“庚日”为“末伏”的始日,第2个庚日定为出伏,即伏天结束。
2016三伏初伏、中伏、末伏时间如下,共40天。
具体时间:2016年初伏第1天开始:2016年7月17日——2016年末伏第10天结束:2016年8月25日)
随 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冬病夏治成为今年百姓关注的话题。它治疗的最佳时间就是“三伏天”。因为夏季是一年之中阳气最盛的季节,也是人体中阳气最旺之 时,此时通过适当的内服或外用一些药物,最易驱除体内寒气,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冬病夏治的方法较多,医生根据病症不同,选择一 两种方法来治疗。主要有:穴位药物敷贴、中药内服、针灸、药物注射、推拿、埋线、刮痧、拔罐、熏洗等。
另外,在高温或闷热的日子里,由于气 温较高,湿度较大,日照充足,太阳紫外线辐射较强,建议人们要采取防暑防晒和降温措施,及时补充体内的水分,正午前后尽量减少户外活动,特别是儿童和老弱 病人更应注意减少外出;从事户外工作的人们应尽量减少工作时间和强度,避开正午前后的高温时段;少吃油腻食物,多喝一些淡盐水、绿豆汤,多吃西瓜等水果; 有空调的房间可开启空调降温,但不可太凉;家庭可准备一些防暑药品,并提请大家注意节约用电和节约用水。
“双抢”拉开序幕
水 稻在南方一般种两季,第一季水稻在初春时播种,成熟的时节正是七月天。收割后要立即耕田插秧,务必在八月上旬左右将晚稻种下。如果晚了季节,收成将大减, 甚至绝收。因此,在小暑尾到大暑,长江中下游双季稻产区,在强烈的阳光或者阵阵“南洋风”的鼓噪下,大暑前后,一年中最紧张、最艰苦的“双抢”已经拉开序 幕。“双抢”是指南方抢收早稻、抢种晚稻。只有一个月的工夫要完成收割、犁田、插秧,时间紧,任务重。无论你是进城打工还是自主创业,无论你是功成名就还 是积极混日,无论你是混迹国际会所还是身处金融大街,只要回到地头,请收拾好你的旧裤子、短上衣、抡起袖子,扎起裤腿,加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 片”的光荣生产大队中。
农业专家提醒,“双抢”期间要根据天气变化灵活安排双抢进程,做到晴天多割,加快早稻、玉米等作物的收获进度;阴雨 天多栽,争取足够的生长期。建议既要有九成以上完熟才可收获早稻,又要加快农事步伐使双季晚稻适时早栽,使之争取足够的营养生长期,并躲避“秋寒”的危 害,安全齐穗夺高产。
正因为大暑时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强大的副热带高压控制,在阳光的强烈照射与高气压下沉气流被压缩的绝热增温下,天气晴 热干旱,无论地面与与近地面空气温度常达全年之顶极,中稻此间进入孕穗期,遇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以上大于或等于35℃或以上的高温,就会引起花粉不育,导 致空壳率增高,结实率下降,因此一定要保持田间应有水层,改善高温低湿的农田小气候。
俗话说“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此间处于旺盛生 长的棉花花铃期,叶面积达到一生中最大值,是需水的高峰期,要求田间土壤湿度在70%~80%为最好,低于60%就会受旱而花铃脱落,故适时灌溉不容缓 怠。灌水不可在中午以后高温时进行,以免土壤温度剧烈变化反而加重蕾铃脱落。江汉平原的夏玉米一般正在抽雄,是产量形成最关键的时期,切防“卡脖子旱”的 危害。
在这暑气轩昂的时节,防暑降温可要纳入议事日程,农民朋友要科学运筹作息时间,尤其是在午后不要在强光高温下作业。当然在这阳气最盛 的时节,在养生保健上可实施“冬病夏治”,对于冬季多发慢性病,如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风湿痹症等阳虚症患者,莫要放弃这最佳治疗时机。
热门新闻
精彩专题
更多+游戏排行
新游预告
更多开测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