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专题 > 消费 > 防火防盗防“免费体验”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说的一点也不错,凡事要想得到好处必得付出一些代价。据媒体报道,宁波一女大学生在微博发表自己被一声称免费体验的美容点强制消费,在遭到拒绝后竟被美容院打耳光的文章以警示广大网友切勿相信此类免费体验。由于美容院打这位女大学生时没有监控录像,美容院否认对这位女大学生动粗,市场监管局表示要想对涉事公司处理取证比较难,因此只能提醒消费者注意警惕。
其实关于“免费体验”本身来说是一种可以尝试的消费方式,它属于消费前阶段,可以拉近消费者与产品的距离,让消费者对产品有更深入的了解,在试用过程中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是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尤其在美容、护肤等行业免费试用被当成一种宣传推销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不免有些公司或工作人员为提高效益而让“免费体验”升级为“有偿消费”。像这位女大学生讲述的其中一种手法其实已经屡见不鲜,以新店开业或周年庆为活动缘由在街头发放传单卡片以“免费体验”的方式吸引消费者注意,在“免费体验”过程中诱导或强制体验者消费其他产品。那些在街头发放传单卡片的工作人员通常是有额定任务,他们有时在向消费者介绍时会隐瞒或模糊一些信息,只告诉消费者在领取这些免费体验品时可帮助自己完成任务。因此许多消费者抱着体验的心态就掉进了“免费试用”的陷阱。
“免费试用”的活动一般为短期的阶段性宣传或长期的潜伏型活动,后者大多是伪装“免费试用”,他们常年打着新店开业与周年庆的旗号招揽体验者,在与体验者的接触过程中,他们因人而异,面对一些不好糊弄的体验者就隐藏其手,在面对像报道中的女大学生群体就面目毕露。被强制消费的消费者通常会自认倒霉,毕竟是自己贪小便宜在先。即使是被打了的那位女大学生也只能在微博发出警示。
对这种诱导消费或强制消费的行为,广大消费者们能做的就是提高警惕,不要轻信“免费体验”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此类事件提高自己的鉴别力,面对“免费体验”活动该拒绝的要果断拒绝,牢记贪小便宜吃大亏,识破利用“免费体验”所行的消费骗局。当自己的消费权益遭到损害时,要及时的维护自己的权益,不能息事宁人,更不能忍气吞声。
(本文内容系原创稿件,来源新农村商报网(www.xncsb.cn),如想转载,请注明出处,并注明原文网址摘自于http://www.xncsb.cn/newsf/25019.htm,谢谢合作!)
热门新闻
精彩专题
更多+游戏排行
新游预告
更多开测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