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导航

新闻攻略

下载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三农 > 政策 > 公共服务 农村电商的“助推器”

公共服务 农村电商的“助推器”

  • 2016-08-10 00:00:00
  • 在手机上看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提供公共服务是农村电子商务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推动其他有关工作的基础。在农村,受地域、文化、配套设施等因素影响,互联网应用难度较大,必须主动推进。

建立公共服务中心建设

《农村电子商务服务规范(试行)》中提到,公共服务中心可以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形式运行,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交由具备运营经验及条件的企业运营管理,定期重新招标。也可以由政府招聘一批熟悉电子商务运作的人员,成立或指定专门工作机构,负责运营管理。

同时,也可以鼓励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牵头搭建行业协会组织,成立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整合本地各类资源,为已经和即将参与农村电子商务的各个主体提供综合业务保障,做到功能完善、体系健全、服务规范、支撑有力,为本地卖家、供应商、服务商以及消费者之间搭建一个交流和沟通桥梁,为销售地方性产品和服务提供一个平台。

在我国西部地区,一些电商发展较为落后的地方,公共服务中心并未建立,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相关工作较为困难。

县级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的建设,可以整合各方资源,构建培训、物流、农村服务站、农村产品营销和供应链体系,解决理念、创业培训、氛围营造、农产品销售、O2O农村消费等问题。提供公共仓储、代发货等基础服务;加强品控,制定标准,建立农村产品供应链上行体系;推动政府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整合资源,协助农村群众对接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及第三方服务商(如:物流、金融)等,让有意参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企业、农户等市场主体能在公共服务中心找到所需要的相应服务。

公共服务中心是一个面向全县各市场主体的服务机构,针对网商、第三方服务商、有关企业和个人等农村电商发展的重要力量,进行需求挖掘和分析。在建设公共服务中心时,要注意,坚持政府推动和市场运作有机结合、公共服务和增值服务融合互动、丰富内容和提升品牌同步推进,建立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逐步覆盖县、乡、村三级全域。

农村电商创业服务平台建设

“造氛围。氛围对于农村电商的发展很重要。在电商发展较为落后的西部地区,了解农村电商的人很少,会电商的人更少。搭好台,造好氛围,很多工作都会迎刃而解。”一位西部地区分管电商工作的副县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的确,正如这位副县长所言,虽然农村电商发展如火如荼,但一些地方农村电商的创业氛围并不够。《农村电子商务工作指引(试行)》中强调,有条件的地方,可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平台。充分利用现有闲置厂房等资源,改造建设创业孵化平台,为农村青年、务工回乡人员、电商能人等提供场地、培训、技术、物流、金融等孵化条件。要科学分析、定位和充分发挥孵化平台的作用,不能简单模仿建设电商园区,造成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

同时,还要为网络创业人员实际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提供咨询与解答;向政府推荐优秀电商创业项目,争取政策扶持;组织开展各类电商文化活动,举办网上创业创新项目大赛等,为创业人员、电商企业和人才之间搭建交流平台。挖掘和培育一批优秀网商、典型网商、创业案例,通过政府网站、电视、报纸、微信、微博等宣传渠道进行宣传,并将本地电子商务氛围营造、平台建设与当地农特产品宣传、休闲旅游产品推介有机结合。

安徽省铜陵市商务局数据显示,全市目前从事电商经营主体超过1000个,年累计成交额逾2亿元,其中80%以上是B2C和C2C模式。按照该市电商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预计到2017年底,铜陵市网络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以上,规模以上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率85%以上,并形成2~3个特色电商集聚区。

氛围的营造不仅推动了农村电商的发展,带动了返乡人员创业就业,还改变了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营销追溯体系建设

农村电商的发展,既要推动工业品下行,也要注重农产品上行。

在广东省农村电子商务协会顾问黄社民看来,在越来越重视农村电商发展的今天,更应该重视务农环节的问题。农村电商的基础前提是农务,把农务问题解决了,无论上行还是下行,

农村电商的问题会得到更好的解决。

文件中要求,推动农业生产、流通数据信息开放共享,探索农业生产资料电子商务与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协同发展模式,推动农业技术、商业模式集成,加强农产品供应链规划、建设和管理,完善农产品检验检测、质量标准和追溯体系,针对当地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分布特点,规划和建设一批物流、初加工节点,建立健全农产品上行渠道,引导农民生产满足消费需求、适合网络销售的产品,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农产品的销售躲不了食品安全的话题,电商渠道更是不可小觑。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尤为重要。政府应该对本地生产的农产品进行检验检测,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聘请第三方机构独立进行,并及时宣布检测结果。逐步建立覆盖生产和流通的信息溯源系统,以农业生产档案信息为基础,实现对产地环境基础信息,病虫害防治、质量检测等生产过程信息,分级包装物流等流通信息的实时登记、生产流通操作指导和预警,信息查询和上传,推进视频实时监控。让消费者了解符合食品安全的生产和流通过程,提高消费者放心程度。

把控安全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农产品的销售。公共服务中心应为当地特色农产品提供品牌、商标注册服务,打造特色品牌。通过全网营销体系进行县域产品整合式网络销售。针对当地特色农产品,帮助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网商、服务商集中产品,做好拍摄、文字编辑,形成县域产品资源库,实现农产品向网销单品SKU的转化。

通过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体系建设,为县域内从事农村电子商务的群众,提供产地预冷、集货仓储、分拣包装、冷链运输、质检追溯等公共服务,指导农民开展标准化生产并根据消费需求变化及时调整生产结构。

通过农村电子商务营销体系建设,为农村群众提供活动策划、产品包装设计与视频拍摄、代运营、分销体系建设等服务,指导创建自有品牌,积极推动“三品一标”、“一村一品”农产品网上营销。

农产品品牌建设

“品牌化是农产品实现跳跃发展的必由之路,这毋庸质疑。但是,农产品品牌营销依旧存在困局。如低值易损、高度均质;成本高、价格低、盈利难;人才难觅,更难用;短期爆破易,后期持续难;知名度高,销售力弱;区域公共品牌与企业品牌存在矛盾等。”中国人民大学品牌农业课题组组长娄向鹏告诉记者,实现农产品品牌营销还是要打造产品或企业品牌,回归产品核心。

文件中指出,要努力培育本地品牌。对本地特色农产品申请品牌和原产地注册等进行补贴。加强食品安全许可管理,简化程序,强化过程监管。推行政府官方认证,提高本地农产品的信誉,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政府应该政策先行,做好扶持和监督工作,对获得补贴的企业进行持续性监督,杜绝出现‘一锤子买卖’的现象。”广东省农村电子商务协会秘书长余巧芸说,这样才能更好的优化经营环境。

同时,也要推进农产品标准化建设,支持建立本地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的分级、包装、贮存、品控、运输等地方和企业标准体系。覆盖从土壤环境、种养殖操作,到采购、仓储、配送、物流、包装等生产、流通全链条,推动实施农产品良好操作规范,指导和补贴农民开展土壤改良、科学施肥、科学种养殖等。


文章速递

新闻 知道 百科

专区

王者荣耀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

举报信息框
  • *举报网址:
  • *举报内容:
  • *联系方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