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导航

新闻攻略

下载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三农 > 新农村在线 > 双文明建设助力乡村脱贫致富

双文明建设助力乡村脱贫致富

  • 2016-08-17 00:00:00
  • 在手机上看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农村发展、农民致富,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各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近日,记者走访山东沂源县一个偏远山村,记录其漫漫脱贫致富路。该村在追求致富发展物质文明建设同时,不忘加强村民的精神文明建设。

新官上任三把火

山东省沂源县南麻街道天井峪村坐落于玉皇山脚下,是一个风景如画、天蓝水清的山村,可谓是得天独厚的天然氧吧。

两年前,全村村民选举郭家伟为村支书。村民希望这位在北京服役八年、见过“大世面”的80后小伙,能带领大家摸索出一条脱贫致富路。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是修路、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前村里的路都是土路,凹凸不平。通往镇上也只有一条泥泞的土路,遇到雨雪天气车辆难以通行。以前随意堆放的垃圾堆和家禽的粪便,一到夏天更是苍蝇漫天,臭气熏天。”村民++说。记者采访发现,现在村里有了连通镇上的水泥公路,村中的路也都铺了平整的水泥路。每条街道都设有垃圾箱,垃圾统一安排处理。村民环保意识也提高了,形成“讲文明、讲卫生、讲清洁、树新风”良好氛围,彻底改变了农村的“脏、乱、差”现象,卫生保洁制度的健全,使环境卫生得到长效管理机制的保障。现在到哪都是干干净净的水泥地,让人情舒畅。

“为进一步综合治理农村生活环境,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美好家园,接下来将全面进行旱厕改造工程。”郭家伟对记者说。

第二把火,是解决用水问题。因为地势较高,天井峪村极度缺水。以前井水每天只能供应村民使用20分钟,村民吃水困难。为解决村民用水问题,郭家伟带领村干部积极探索打井位置,一连打了三口井,并修建了蓄水池。现在家家通上了自来水,彻底解决村民的用水难题。村民也告别了靠天吃饭的时代,地里的农作物得到及时灌溉,灌溉用水也由原来的20元每小时降为6元每小时,大大减轻了农民的生活负担。

第三把火是,提高农民收入。民以食为天,民以安为先。郭家伟因地制宜,天井峪村多山的现状,大力发展林果业。引导村民科学种植,保证果实品相好、色彩好、绿色无污染。同时,引进收购渠道,统一收购,解决果实滞销的难题,确保村民的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与此同时,村党支部把安全问题放在重要位置。由村干部带队组建安全巡逻队,安装高清摄像头覆盖全村无死角,实施24小时全方位监控。植树造林,植被覆盖率达70%以上,改善山体荒漠化和石漠化,预防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加强安全教育与宣传,设立安全宣传栏“护林防火,责任重于泰山”。

精神文明建设忙

10年党龄的郭家伟通过三条措施加强党建,让精神文明之花开遍山村。一是规范党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完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民主财务管理制度,设立村民事务物干部代办点、群众访谈室,保障村民的基本权益。二是保持党员先进性,每月定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和党员活动,设立党员活动室。三是党员干部转变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村民的精神面貌,设立活动室、儒学讲堂、农家书屋、休闲娱乐广场,提供能够满足农民群众实际需求的实实在在的便民、惠民服务。

贫困山村致富路

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天井峪村致富之路,任重而道远。据了解,全村共有120户,348人,现有贫困户11户,2014年底才脱贫。由于底子薄、基础差,接下来的主要任务是将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让村民喝上干净水,购买新的净水设备,进一步完善蓄水池,真正做到让村民吃的放心,用的安心;其次是拓宽道路,让康庄大道进入山村,同时引领村民转变观念,开放思想,彻底做到“引进来,走出去”;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鼓励引导村民建立农村合作社,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农家乐、果实采摘等项目。

文章速递

新闻 知道 百科

专区

王者荣耀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

举报信息框
  • *举报网址:
  • *举报内容:
  • *联系方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