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专题 > 文化 > 临沂博士辞职回家建图书馆 压力太大出走11年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如今,图书馆内,很少有人来借书。
曹向荣在图书馆说起三哥离开的事
作为村子几十年才出一个的博士,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的曹继华曾是全家乃至全村人的骄傲。只是,在所有人都等着他衣锦还乡的期待中,曹继华辞去了众人眼里的好工作,回来为村子办了一个图书馆。
在一片哗然中,小河图书馆成立了。一心扑在图书馆上的博士,回家后却没有什么挣钱的路子。也许是由于种种压力,曹继华离开了家,11年杳无音讯,父亲临终前都未能见他一面。如今,图书馆由弟弟曹向荣照看,他也在热切地盼望着再见到哥哥。
书越来越多,借书人却越来越少
立秋的午后仍然炎热,15日,记者进入沂南县湖头镇曹家小河村,在一座漫水桥东行不远的路北,43岁的曹向荣站在路边向西张望。骄阳下他的眉头紧锁,卷着的裤腿下是一双赤裸着的张着裂纹的脚。
这里是他的家,一间屋子的门口斜着一块木板,上面写着:“山东省沂南县小河图书馆”。“小河”两字让人觉得清新又富有诗意,只是图书馆的故事却带着悲伤的色彩。
2016年,是曹向荣接手小河图书馆的第11个年头,但他并不是图书馆真正的主人。创办人是曹向荣的三哥曹继华,他已离家出走11年,时至今日,曹向荣仍然一有机会就想办法打听哥哥的下落。
进入图书馆,是两排蓝色的铁质书架,每一层都陈列着满满的图书。“这只是图书馆的其中一间屋,这两年陆续又有人捐书,现在图书馆大约有7万册书。”曹向荣说。
馆里的图书仍在不断增加,只是这两年来图书馆借书的孩子却变少了。书架上那些已经蒙了薄薄的一层灰的书籍,寂寞地缩在一起,似乎也在无声地印证着曹向荣的话。
“以前大学生、初中生放了寒暑假,都喜欢来图书馆借书看,小学生数量相对少,这两年正好相反。现在手机这么普及,‘低头族’不少,大孩子获取知识的渠道也越来越多,纸质书对他们的吸引力下降了。”曹向荣懂得图书馆冷清的原因,却也没有改变的好办法。
博士辞职回村,办民间图书馆
“不知道三哥看到图书馆现在的样子,心里怎么想。”曹向荣坐在图书馆的长椅上,看着窗外自言自语。他嘴里的“三哥”,就是小河图书馆的创办人曹继华。
曹继华比曹向荣大3岁,一直是“别人家的孩子”。他1990年考上中国农业大学,1994年考上硕士研究生,之后又考上了博士。只是曹继华是博士肄业,因为他拒绝修改论文,也没有参加答辩,最终也没有毕业。
离开学校后,曹继华没有像多数同学那样留在北京,而是去了海南,家人对他的工作很满意。但他在海南也没有待太久。从农村出来的曹继华,对“知识能改变命运”深信不疑,早在毕业前,曹继华就向同学们表达了想回家办个图书馆的愿望,计划着以后能在全国范围内开办,同学们也挺支持,还赠送了他一些书。
2004年初,在众人的帮助下,小河图书馆正式对外开放,尽管只是借的房子,书还是放在床上。家人一直替曹继华照看图书馆,不过曹继华似乎并不满意,当年的“五一”前夕,曹继华表达了要辞职回家照看图书馆的想法。
“我父亲坚决不同意,家里人也不支持。谁都不想让他放弃海南的好工作,家里节衣缩食供他读了这么多年的书,他就这么辞职回来了,父母难以接受。”曹向荣说,“但我三哥是个很执着的人,家人不同意,他还是做了这样的决定。”
热门新闻
精彩专题
更多+游戏排行
新游预告
更多开测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