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老牛”,是说的山东汶上县军屯乡军屯村的党员牛敬田,村民都习惯称他老牛,读些书的村民还说:“牛敬田,姓牛,做起事来,还真像鲁迅笔下的孺子牛”。
今年68岁的牛敬田,高中毕业后就回到村里,1997年入党至今始终铭记自己的党员身份,脏活、苦活、累活自己抢着干,他经常说:“咱是党员,就要带头干,干工作有多大劲就使多大劲。”
家事、公事一个都不耽误
老牛的老伴多年患有脑梗塞、子宫肌瘤,不得不多次手术治疗。5月28日是牛敬田老伴第二次动手术的日子,但当时正是村里“户户通”工程施工的紧要关头,作为村主任的他,不仅负责定点、打线、配料,还要统筹修路的大小事情。没想到动完手术的妻子第二天还没醒,老牛那个急,一边担心着妻子,一边记挂着修路的事,他把女儿、儿媳叫到身边,一番叮咛安排后,就快速跑回修路现场,村支书赵相生一看急了眼:“老伴那儿可离不开人。”他嘿嘿笑笑,还反过来安慰赵书记:“妻子那儿不会耽误,有女儿、儿媳呢,村里这些活,更离不开人,否则赶不上进度了,咱得让咱村的小巷早点通上水泥路。”
自2013年启动生态村建设,牛敬田就全身心地扑在工程上,前期投资600多万元,没让村民拿一分钱,村里自筹一些,他又向上级争取了一部分。为节约费用,牛敬田天天粘着施工队,每天八点必须上工,老牛还要第天提前两个小时到现场接收水泥、沙子、石子等用料,查看设备运转,验收把关,清理路障。晚上回到家,他还要计算出第二天的用料,联系运货方。60多岁的人又拿起了书本学习修路知识,他心里有着自己的小算盘,这样,他就能一方面在工地上监督施工队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加快进度,另一方面,他还偷偷学艺能减少不必要的修路开资。不到半年时间,他就成了行家里手,全权负责修路事宜。截至目前,军屯村“户户通”工程全面完工,完成小巷硬化24200平方米。
农户改厕一个都不能少
改厕是今年村里的大项目。一开始村民并不支持改厕甚至反感,牛敬田就挨家挨户地做工作。白天不在家的,他就晚上去;家里没人的,他就去地里找。为让村民们了解水冲式厕所的好处,牛敬田就第一个盖起了新式厕所,并组织群众实地参观,做给群众看,由此,极大地调动了村民改厕热情和需求。同时,他还把改厕政策宣传到每一家,改厕费用村里采取“上级争取一点,乡里自筹一点,村里负担一点”的办法,村里还提供砖、沙、马桶、三格化粪池等原材料,村民不用花一分钱,群众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现在已有600余户群众完成厕改,预计9月底就能实现改厕全覆盖,一户不落,一家不少。
照顾款一分不多拿
7月20日凌晨四点多了,雨还在下,老牛猛然想到村里70多岁的五保低保户老人李秀英,怎么都睡不着了:李秀英家靠着山,有点小雨,还顺着山坡向院子里灌泥水呢,更别说下这么大的雨了。他立即起床,叫上几个党员冒雨来到李秀英家。推门一看,老人院里的积水已有一米多深了,老牛赶忙拉来抽水机,卷起裤腿干了起来。这一忙就是6个小时,看着屋里、院子里的水都排净了,才放心离开。
牛敬田老伴常年吃药,日子过得紧紧巴巴。为照顾他,村两委便决定把困难党员的名额给他,有2000的补助。他不但不“领情”,反把村支书“批评”了一顿,并把名额让给了另一名困难党员赵芝顺。他说:“我过得紧巴,但芝顺比我更难,咱得先照顾更困难的。”
在村工作40多年,老牛不计得失不计报酬,他的默默付出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军屯村每年的群众满意度都在全乡名列前茅。现在村子越变越美,村民越来越富足,走在村里的每一条街道上,老牛都感到自豪、踏实。
热门新闻
精彩专题
更多+游戏排行
新游预告
更多开测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