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三农 > 新农村在线 > 永寿县基层党建迸发强劲发展内力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8月初,陕西省永寿县开展了为期三天的以“理清新形象、树立新思路、彰显新作为”为主题的“党建工作大提升,学习教育大推进”现场观摩考核会。会前,征求意见,精心准备;会中,现场观摩、随机抽检、现场打分;会后,评定名次、总结经验、分析原因、议定措施。这只是该县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四位一体”基层组织建设现场推进会精神,引导全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作为、更大作为的一个真实写照。
今年以来,该县主动适应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新要求,落实主体责任,积极主动作为,锐意改革创新,全面加强基层党建各项工作,使一个个支部“强”起来,一个个党员“亮”起来,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夯实责任,精细管理。该县坚持把党建工作抓在手上、党建责任扛在肩上,全力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建台账。在全县30个基层党(工)委建立了台账,从党组织设置等10个方面进行细化分类。列清单。通过建立台账、归纳梳理、及时反馈,建立“任务清单”。针对存在问题,认真梳理分析,建立“整改清单”,对清单内容、整改责任、整改措施、整改时间等进行承诺。签订《基层党建目标管理责任书》,列出了8个方面15项“责任清单”。聚合力。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发挥各自职能作用,积极主动研究解决基层党建工作存在问题。强督查。建立部领导包抓片区长期督促、督导小组定期指导、换届后免职待分配领导随机抽查等督查机制。硬考核。从阵地建设、干部管理办法执行、学习教育“六有”要求等9个方面内容对各基层党组织进行硬打硬算,评定名次,考核结果列入全县目标责任制考核,排名靠前的单位进行经验交流,排名靠后的单位责令限期整改。
在农村党组织开展“五个规范化”建设。村级组织运行机制规范化,认真落实“四议四公开”工作法,党群议事日制度,全县95%村已全面推行。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投资340万元加快10个村级组织场所“清零行动”,全县村组织场所都按照“一室八有两栏”标准进行布设。村干部教育管理规范化,制定了《农村基层干部“六个五”行为规范》等15项管理制度,规范干部日常行为。同时,推行第一书记召回问责制,对群众满意度低的26名第一书记予以召回。党员队伍建设规范化,注重从复转军人、高校大中专毕业生、农村致富带头人、乡村医教师、大学生村官中选拔村干部,目前已确定23人进入后备干部序列。村务监督管理规范化,村监会重点监督村务公开、村级“三资”管理、工程项目建设、惠农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目前,共列席参加村务会议1580多次,向村委会提交建议126项,收集整理村民建议650多条。
在社区党组织中深化“十分钟服务圈”工作法。以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为圆心,以十分钟路程为半径,科学设置生活、文化、治安服务等便民服务机构,建立“三级网格服务平台”,建立“六项”服务机制,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奉献双岗位”志愿服务活动。目前,开展活动38场次,服务居民15000余人,为居民办实事好事127件。先后为134个困难家庭解决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为50多名下岗职工安置了公益性岗位,为38名下岗失业人员争取创业贷款150万元。
在非公党组织中推行“4434”工作法。开展“入企招聘找、组织谈心找、活动吸引找、党员联系找”等“四找”活动,破解流动党员安身之难。采取“党员推、指导员推、组织推、业主推”等“四推”方式,解决党组织书记人难选的问题。开展以“把优秀员工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党员培养成企业骨干,把优秀党员员工培养成企业管理人员”等“三个培养”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非公企业党组织助推经济发展“压力泵”作用。通过定制度、定联动、定宣传、定星级等“四定”方式,激发企业党组织创优意识。今年,全县争创五星级2个、四星级党组织2个、三星级党组织2个、二星级党组织19个。
在社会组织中抓好“全覆盖”工程。扎实开展社会组织调查摸底,建立台账。对照摸底情况,对53户社会组织全部选派了党建指导员和联络员,通过单独、联合、挂靠等方式,对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分别建立了党组织,对没有正式党员的,采取确定党建工作联络员以及先行建立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等方式,扩大党的工作覆盖,从而实现了组织、工作“双覆盖”。截至目前,共成立党组织45个,选派党建指导员53个。该县严把登记、年检两个关口,实行社会组织党组织设立与登记注册同步审批,社会组织党建与年检同步考核,社会组织党建与换届、变更同步进行。
实施班子优化行动。坚持把最重要的领导力量、最优秀的干部资源,集中到脱贫攻坚主战场。实施强基惠民行动,扎实推进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动态“清零”,配齐配强村级班子8个,召开现场办公会50余场次,开工建设民生项目27个。实施人才支撑行动,组建5个专家人才服务团、17个服务小组,点对点精准帮扶产业项目19个。实施帮贫助困行动,34名县级领导每人联系包抓1个镇办、1个贫困村。76个县级部门结对包抓76个贫困村。5434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帮扶13695户贫困群众,一村一策,增加群众收入。实施凝心聚力行动,开展产业发展、种养技术、实用技能等方面的实用技术培训,农民实用技术培训40期5600人次。投资280万元,资助贫困家庭大学生936名,资助“雨露计划”对象443人次。上半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22.32亿元,同比增长9.5%,增速排名全市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9.74亿元,同比增长14.3%,增速排名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38亿元,同比增长11.3%,增速排名全市第三。
热门新闻
精彩专题
更多+游戏排行
新游预告
更多开测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