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三农 > 聚焦三农 > 鹤岗市“三步走”破解农业全产业链“头重脚轻”问题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在打造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条上,鹤岗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和省委书记王宪魁的指示要求,以辩证思维明晰农业的优势、劣势,结合“农头工尾”、“粮头食尾”,明确“头”与“尾”的状态,找准“长”与“短”的问题。坚持走产业化道路、作“提升绿”文章。通过“种植上提品质、加工上提档次、销售上提效益”三步走战略,推动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提档升级,从根本上解决我市“农业头大尾小”、“绿色食品产业有头无尾”的问题。
从鹤岗市农业现状看,“农头工尾”中的“工”是短板、“粮头食尾”的“食”是弱项。解决农业这种“头重脚轻”问题必须依托“农头”做强“工尾”、依靠“粮头”抓好“食尾”,强虎头筑龙尾,分“三步走”倾力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条。首先是在种植上提品质。种植业处于农业产业链的“第一车间”,是下游产业链延伸开发的主要依托。为了建设好农业全产业链的“第一车间”,鹤岗市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把优势作物调强,种植布局调优,规模经营调大,经济效益调高。在稳水稻、减玉米、增大豆和经济作物的同时,向有机绿色、附加值高上调,积极扩大瓜果蔬菜、杂粮杂豆、马铃薯、黏玉米、北药、食用菌、万寿菊、山野菜等经济作物和饲料、饲草等特色作物种植面积,加强市场紧缺、综合效益好的农产品生产供给。同时,在设施农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使农民从农业生产经营中获得更大收益。着力提高单产水平,加强良种良法推广,实施标准化生产,主要粮食作物要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严格执行农业“三减”行动计划,强化投入品监管,严厉打击种子化肥制假贩假等违法犯罪行为。抓好亿亩生态高产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土地产出效益。积极探索“鸭稻”、“蟹稻”等有机农业生产方式,依托50块“互联网+农业”示范田,不断提高物联网等现代农业技术手段,扩大绿色、有机作物种植面积,使更多农产品达到更高的标准。目前,鹤岗市“三品”种植面积达到205万亩,国家级绿色食品(水稻)基地达到135万亩,“三品一标”标识达到302个。
其次是在加工上提档次。农业生产经历的是“地头——饭锅——餐桌”三个阶段,即从原粮种植到初级加工,再到精细食品的精深加工,实现农产品的梯次转化增值。我市“地头”阶段条件不错,但主要加工还停留在“饭锅”阶段,没有达到“餐桌”阶段,也就是深加工不足,针对这个问题我市主要通过采取“招大商、做小食品,搞小包装、上小餐桌”等措施进行破解。在稻米深加工产业上,重点发展米糠油、大米蛋白、白炭黑、稻壳发电;在玉米深加工上,重点发展玉米淀粉、蛋白粉、木糖醇;在大豆深加工上,重点发展非转基因食用油、系列豆制品、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同时,积极培育壮大蔬菜和各类经济作物精深加工等新产业,推进秸秆、玉米芯等综合利用,实现有广度、有深度的加工转化增值。同时,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企业运行“双攻坚”行动,围绕“粮头食尾”重点推进投资12亿元的白羽肉鸡项目、5.7亿元的利农公司30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3.5亿元的年产16万吨的金鹤啤酒饮料项目、1.4亿元的年产5000万袋工厂化木耳项目、4500万元的年加工8000吨休闲豆制品项目。围绕“农头工尾”,重点推进投资3.7亿元的秀泉科技年产10万吨稻草氧化法清洁制浆漂白纤维素项目和3.2亿元的万隆公司热电联产项目。
再就是在销售上提效益。加大农产品的市场建设力度,按照科学规划布局,建设一批专业市场,逐步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一是加快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探索发展“众筹农业”,扩大与金农网、京东网、淘宝网等知名电商的合作,充分利用“互联网+”,积极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企业打入高端连锁超市和主流电商平台,扩大线上线下营销份额。二是加快推进乡镇配送中心和农村电子商务网络建设,打通农村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农产品进城与农资和消费品下乡双向流通格局。三是充分发挥农业、工信、商务等部门桥梁纽带作用,利用绿色食品博览会、绿色食品展销周等平台,宣传推介我市绿色品牌,强力支持企业在埠外设立自主品牌销售旗舰店、连锁店,拓宽销售渠道,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种得好、卖得更好,卖得好,倒逼种得更好。今年以来,鹤岗市通过电商平台已销售农产品1500多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一倍。
热门新闻
精彩专题
更多+游戏排行
新游预告
更多开测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