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伴随着一场秋雨,第四届草业大会如约而至。8月19日,由中国畜牧业协会主办的“第四届(2016)中国草业大会”在西宁开幕。会议主题为“生态建设·农业变革·草牧业”。本次大会聚焦草牧业当前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深刻分析了“十三五”期间我国草牧业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新任务,以及草业对加快推进农业、畜牧业、草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以及促进草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作用。
草业振兴之路任重道远
“草业”可说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源头。我国的“草业”起步较晚,至今也就十几年的历史。所以我国草业通过各种渠道向先进国家学习先进的“草业”种植方法、管理体系、灌溉技术等。如今虽然仍有差距,但是我们已经不是“菜鸟”,我们的草业企业已经有了几家上市企业,他们正在积极探索试图走出国门,帮助更贫穷更弱小的国家发展“草业”。未来我们仍然会不断开拓进取,尽早成为“草业”强国。
21世纪以来,短短的15年,我国草产业经历了三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裂变式振兴。第一次振兴是国家生态保护建设的需求,第二次振兴是国家奶品质量安全的需求,第三次振兴是国家农业结构转型的需求。三次振兴不仅跃现了草产业的战略地位和国家需求,而且迈出了从小农经济附属产业向现代集约化、专业化产业的强健步伐。
当今社会我们倡导健康饮食,关注安全食品。而对于家禽牲畜,“草业”是它们的主要饲料,它的质量至今关系到猪牛羊的成长,最终直接影响我们食物的品质和安全。
特别是2008年发生的“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导致养殖业饲草饲料质量需求问题更加突出。2008年9月11日,石家庄三鹿集团公司发出声明,召回受三聚氰胺污染的三鹿婴幼儿奶粉,揭开了“三鹿奶粉事件”序幕,同时也揭开了草业二次振兴的起跑线。“三鹿奶粉事件”直接导致200亿元三鹿品牌轰然崩塌,乳品企业减少收入150亿元,消费信心一落千丈。“三鹿奶粉”事件背后的根源就是由于没有奶牛吃的优质牧草,生产不出足够的优质牛奶,所以才导致养殖户掺假作假,最后出了那么大的乱子。从严格意义上讲,粮食安全不应该只是强调口粮安全,谷物安全,而是应该把畜产品也纳入粮食安全的范围,以此顺延,自然家畜的饲料、饲草也要纳入安全保障计划,国内的粮食才能算真正安全。
与会代表表示,现在我国每年消费的粮食有很大一部分是做了动物饲料,这会造成很大的浪费。农业主管部门、土地主管部门都强调要保护耕地红线,但基本都不谈要保护草地。如果把草地也像耕地那样保护起来,提高牧草生产,生产出的牛羊肉、牛奶等食物,会对粮食安全产生更大的作用。
2010年由中国畜牧业协会草业分会牵头,组织了14位专家、教授和岗位科学家,向国务院上书“关于大力推进苜蓿产业发展的建议”。建议获得国务院高度重视,时任国家总理的温家宝批示:“要彻底解决牛奶质量安全问题,必须从发展优质饲料产业抓起”。温家宝的批示表达了政府对草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并直接推动了全国范围内对优质饲草产业保证畜牧产品质量安全的深刻认识。
把握草牧业发展新形势新任务
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在大会上表示,这两年来关于草牧业的认识在逐步加深,思想逐步统一,发展氛围已经初步形成。
首先,草原生态保护迈上新台阶。在改革顶层设计层面,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中国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以及体制改革总体改革方案,全面部署各项工作,对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也做出了明确部署。在政策完善方面,2016年国家投入187.6亿元启动实施了新一轮草原补奖政策,投入3.6亿元启动实施了农牧交错带与草原治理试点工作,大力推动草牧业可持续性发展。按照今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协调完善退牧补草工程政策,增加了草地治理内容,扩大了工程实施范围,基本形成了以生态保护建设、科学开发利用和防灾减灾为主的草原工程建设体系。据监测,全国天然草原鲜草总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10亿吨水平,草原生态总体向好。
其次,草产业发展方兴未艾。近几年发布9项国家标准,31项行业标准,涵盖草业生产技术、草产品检测和牧草保种等多个方面,行业发展逐步规范。同时在草种资源保护、保存技术和鉴定评价、品种选育等方面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最后,草原畜牧业稳定发展。13个草原牧区省份按照以草定畜、舍饲圈养,依靠科技加快出栏保障供给的思路。在保护草原生态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适度规模化养殖稳步推进,规模养殖比例及水平逐步提高;生产能力明显提升,畜产品产量逐步提高;新型产业形态加快形成,积极发挥一二三产业融合,以“互联网+”草牧业为抓手,探索发展草牧业电子商务,积极推进草牧业产品生产、流通、消费;草牧业产业体系稳步形成,饲草料产业体系初步建立,苜蓿草及草产品产量逐年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率提高,草原畜牧业产业化不断完善,基本形成了育种、繁育、屠宰、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模式,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和完善。
同时,于康震也谈到,成绩固然喜人,但我国草牧业发展整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一是推进合力尚未形成,仍然认识不到位,发展动力不足,力量分散;二是良种繁育滞后,大量依赖进口;三是生产方式落后,舍饲圈养技术还未普及,饲草料加工落后,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低,导致增值少、效益差;四是种养结合不紧密,产业上下游连接不紧密,种植、养殖、加工、销售、服务等环节融合还不到位,长效联结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巩固。这些问题制约着草牧业的科学均衡发展,必须重视着力解决。
从业者应准确把握草牧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之年,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三农的决策部署,落实新发展理念,按照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的工作主线,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草业生态文明建设,全力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实现稳中有进。
草牧业是三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草牧业,既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种植业结构的主要切入点,也是建设现代畜牧业的现实路径,更是保护草原生态资源,促进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我们要深刻认识当前的新形势,领会新要求,凝聚共识,进一步增强发展草牧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热门新闻
精彩专题
更多+游戏排行
新游预告
更多开测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