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导航

新闻攻略

下载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三农 > 聚焦三农 > 立足新起点 晚情献乡亲

立足新起点 晚情献乡亲

  • 2016-08-31 00:00:00
  • 在手机上看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立足新起点 晚情献乡亲

一位正科级党员干部,自1992年退休后,卷起铺盖和老伴一起回到山乡老家,挽起裤脚当起了农民。二十多年来,他扎根农村一线,竭尽所能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

这位“编外村官”,就是山西省壶关县民政局原副局长、老党员韩书宝。

北兑川村是老区山西省壶关县黄山乡的一个小村庄。1992年,“在县里当大官”的韩书宝带着老伴回老家定居的消息让乡亲们大吃一惊:这老倌不在城里享清福,回来作甚?

韩书宝自己却很淡定。出生于1932年的他,1945年参加工作。退休之际,他给自己立下了一个目标:立足新起点,晚情献乡亲。从县城搬回村后,韩书宝向村“两委”“伸手要官”,担任起了村老协主席、村两委顾问。

北兑川村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多年来,村里人一直饱受行路艰难之苦。韩书宝感到,家乡要发展经济,修路是当务之急。2002年,他找到村干部商议此事,村干部却大都没什么信心:一则北兑川是有名的“穷村”,根本拿不出修路的钱。二则要修路就必须拓宽路基,要占村民的地,涉及农户很多。这个工作谁去做?韩书宝站了出来。他挨家挨户摆事实、讲道理,一次做不通,再去。村民工作做通了,修路钱从何来?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发动村民们捐资修路困难大,韩书宝就趁节假日村里在外工作人员回家的机会一个一个做工作,并带头和在外工作的子女率先捐款。2002年4月5日清明节这天,在他亲自组织带动下,仅半个小时,全村所有在外工作人员就慷概解囊捐资4万多元。村里的修路工程启动,韩书宝又带着村里的干部和党员,每天都在工地上挥汗如雨。村民看在眼里,纷纷加入到义务修路的队伍中。

一个月时间,村里有史以来首条水泥路竣工通车,初战告捷。村民的一片赞誉声,也更加坚定了韩老为乡亲们办好事的信心。

2004年,乡里决定修村外的一座“神东河桥”,虽然是上级投资修建,但韩书宝却牵挂不已。工程开工后,整整一个月,他几乎每天起早贪黑奔波在工地,随时出谋划策,帮助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难题及辅助监督工程施工质量。时任黄山乡党委书记秦元中在多次视察工程时见韩老形影不离,深受感动。工程竣工后,不仅特意到韩老家看望他,还以乡党委政府名义做出了全乡党员干部向“共产党员韩书宝学习”的决定。2005年,中共壶关县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将韩老的先进事迹,以《老骥伏枥永葆本色》为标题在“先锋赞”专刊进行了报道。

2009年5月,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韩书宝老人又协助村支两委干部争取扶贫资金并再次发动全村群众捐资10多万元,带领村民奋战两个多月,硬化了村内道路,修建了蓄水大池,安装了自来水管道,使全村户户接通了自来水。

路好了,水通了,韩老又把目光转移到村精神文化建设上来。在他的倡议下,后经集体决策和他本人带头,2015年8月,在村集体拿不出一分钱的情况下,韩老和村两委干部千方百计做村民思想工作,并积极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又一次激发了大家自力更生捐资建设美丽家乡的热情,短短十天,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全村共捐资26万多元,历时三个月,建成了崭新的村文化广场,竖起了主席像,并对村内一所清朝遗留下来的关帝阁庙进行了修缮保护。

不仅如此,韩书宝还主动扶持青年创业兴业。2007年9月,壶关县大学生村官王宁主动选择到北兑川村工作,他想带领村民创办养猪场和种植合作社。在创业之初,韩书宝带着他到县里四处跑,帮他解决了资金上的困难。如今,王宁领办的合作社已经走上正轨,带动周边10余户青年农民发展种养业,成为山西省大学生村官回乡创业的先进典型。“如今,村里变化这么大,大家都说托了韩老的福呢!他做的好事太多,乡亲们打心眼里敬佩他“。老党员韩五斤说。村委主任王宁感叹:“北兑川村以前全乡经济排名倒数第一,现在有韩老给村里出钱出力出主意,不仅经济有了起色,村风民风也为之一变。”

还有让乡亲们念念不忘的是,韩书宝出生在农民家庭,从小不仅练就了一手厨技、戏艺、民乐、珠算等技艺,还特别爱好科学种田和养花。退休后,他自费订阅报刊五、六种,科普书籍100余册,利用村党员活动场所,为家乡群众宣传讲解党的政策、时事、法律法规和文化科学知识,同时特别注重学习报刊上登载的蔬菜种植新技术,引进新品种,并学以致用。在自家院子里经营的一片菜地,打理的井井有条,西红柿、黄瓜、青椒等四季时蔬,轮流种植,既愉悦心情又锻炼身体,还起到了美好、绿化的作用。种植的蔬菜除自用外,还经常分发给邻里乡亲。山西省农业厅原副厅长刘德保亲自登门拜访,观摩了院里的小菜园,当即随吟(七律)一首《咏赞韩老师种茄食茄》,并专门撰写了一篇介绍庭院蔬菜种植的文章作为经验推广。一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新品种在自家庭院试验成功后,亲手编写张贴出去,无偿传授给村民,让村民们发展庭院经济增收。同时,他还注重收集报刊上登载的预防保健知识和治病单方、验方,并装订成册,免费发放给乡亲们使用,给大家节省了不少开支,乡亲们都亲切地称他是村里的“百事通”、“老来宝”。

近年来,村民们在办婚丧嫁娶时出现了互相攀比、大操大办不良风气,不仅造成了浪费,也让村民不堪负担。韩老对此深感忧心。2013年初,在韩书宝老人的多次倡导提议下,村里成立了以他为首的五人“红白理事会”,制订了严禁婚丧大操大办的实施意见,把婚事新办、丧事俭办及其标准写进了村规民约。之前村民办个红白喜事,全部下来要花费一两万元,而如今几千元就足够了。韩老的这一举动,可谓办在了乡亲们的心坎上。

“你心里有群众,群众心里就有你。”村党支部书记李建平说,“韩书宝不顾年迈体弱,退休后坚持回到贫困家乡服务群众,无私奉献,真正体现了一个共产党人一心为民、死而后已的崇高品质,他不愧为农村基层干部学习的楷模,农村新乡贤的典型代表。

文章速递

新闻 知道 百科

专区

王者荣耀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

举报信息框
  • *举报网址:
  • *举报内容:
  • *联系方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