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三农 > 聚焦三农 > 拉风“花二代”:开着农夫车 驰骋互联网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陈村是闻名中外花卉之乡,素有“千年花乡”和“中国花卉第一镇”美誉。户以花为业,村以花为名,是陈村的真实写照。如今,十余公里的花卉种植长廊,也让人感慨气势之雄、规模之大。如果说老一代的花农为陈村花卉立下了汗马功劳,那么,他们的后辈则把陈村花卉产业推向了更大的发展方向。
随着时代变化,花农二代们没有墨守成规,而是革命性地完成从传统花农向农场主、经理人身份的蜕变。他们用匠心恪守老祖宗传下来的这门手艺,同时创新性地引入现代管理模式和技术内涵,面向市场进行规模化的生产、销售,让古老的“千年花乡”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破局
人物:黄志锋
创业20年 花田400亩
花卉大道7号,是黄志锋的顺发园艺的园艺总部所在地。占地25亩的园区内,摆满了近2000种各类花卉植物盆栽,价格从几元钱的绿萝到上万元龙血铁,品类不一而足。出生于陈村本地一个农民之家的黄志锋,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家里也小面积种植花卉。
在一个有着“千年花乡”美誉、 户以花为业村以花为名的地方出生、成长,黄志锋从小就耳濡目染。“父母都是种地谋生,自己在家种点小盆栽。” 黄志锋说,那时陈村的花卉虽然有名,但真正的市场化种植和交易都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才开始。
赶上改革开放的浪潮和坐拥陈村花卉基础之便,20出头的黄志锋创业时想都没想就加入了花卉行业。1991年,黄志锋包下了几亩地开始规模化种花,并成立了顺发园艺。“那时,正赶上了市场化经济起飞的时候,很多农户都开始种花来卖。” 黄志锋说,慢慢地经过打拼如今已有花卉种植基地将近400亩,分布在陈村、高明、番禺等地。
“这20多年,陈村花卉产业变化太大了。” 黄志锋由衷感慨。“以前整个市场规模500万元,现在已经达到几十亿元了,另外市场也变得越来越专业”。黄志锋自豪地说,陈村花卉名声在外,坐在家里就有客户找上门来。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花卉大户,他还是陈村花卉世界现在这一当下陈村花卉重要平台载体筹委会一员。“在当时别人都不看好陈村花卉世界周围地块时,我以每亩几千元的价格租下了25亩,后来其他人也跟着慢慢进来了”。黄志锋说,如今陈村花卉世界周边租价已高达5万元每亩。
虽然生意越做越大,但黄志锋仍坚持每周早起2~3次,去田间打理花草的习惯。黄志锋说,设在陈村花卉世界里面的园艺总部,也是花卉世界最大的阴生植物生产基地,除了承接各种会议、展会、庆典的花卉租摆,每天大量的花卉也从这里批发至国内外。
“从我跟花卉打交道至今,20多年我一直专注于阴生植物”。黄志锋说,其间,有很多花商会选择一个利润空间大的盆栽或花卉来种植,但自己的主营产品一直保持不变。“我一些客户跟我打交道都20多年了。” 黄志锋说。
今年48岁的黄志锋有一儿一女,但有趣的是他并没有打算将自己的生意交付于子女之手。“要继承花卉产业,至少需要5~8年浸润,很多年轻人都难耐住寂寞。” 黄志锋希望,儿女能先专注于自己理想和抱负,他也希望从现有的管理团队中选出职业经理人将自己的花卉产业继续做大做强。
传承
人物:冯沁君
不种年桔种红掌 年销30万元
年中已过,作为花卉产业大镇陈村将迎来花农最为忙碌的时候。为了在今年底“鸣锣”的花市上赚得一盆金,花农们将竭尽全力对种植的花卉进行最后的呵护与栽培,而今年35岁的陈村“园丁二代”冯沁君也不例外。
冯沁君风趣地告诉记者,没想到自己从事种植花卉的“园丁活”不知不觉已经过了10年。“十几年前,我还是一个大学生。”
对于冯沁君而言,从事花农工作,更是跨界的人生挑战。他向记者回忆,自己过去曾是广东一所高校的学子,学的是计算机专业,毕业后,与许多面临就业压力的应届毕业生一样,来到了广州打工。“当时觉得父母亲年龄越来越大,也需要有人照顾,就辞工回来帮助父母了。”
冯沁君说,作为“园丁二代”,小时候跟着爸爸妈妈学农活,这也成了长大谋生的基本功。与种植年桔的父辈不一样,冯沁君种植的是红掌——一种花瓣火红、花形如心的小型花卉。
“过去在陈村,种红掌多是大花商,很少有花农散种。”冯沁君告诉记者,在看到了近年来红掌走俏花市后,自己开始布局种植红掌。“小型盆栽式的花卉,现在很受广佛市民的欢迎。”
经过了多年的种植经验的积累与市场实战,冯沁君的红掌基地已初现规模。“我目前种植红掌面积约10亩左右,在今年春节花市上,我的红掌销售额达到近30万元,销售市场正在慢慢形成。”
陈村:年轻花农占比少
“35岁以下的年轻花农数量仍不多。”陈村镇农业与社会工作局的负责人表示,经过简单统计,陈村从事花卉产业的人员多数超过40岁。
该负责人表示,随着花卉产业的不断发展,年轻的花农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尽管人数不多,但是年轻人开始在陈村花卉产业中开始发挥作用。“他们接受更多的新鲜事物,也在出外学习的过程中激发了新的思维,不断改进花卉产业的各个环节。”该负责人表示,年轻花农通过借鉴学习以及对行业发展的思考结合,促进花卉产业的升级换代。
那么,陈村近几年来,年轻花农力量的注入,花卉产业发生了哪些变化?该负责人表示,在生产上,年轻花农们引进了花卉新品种的,增加产品多样性。同时注重技术的投入,因地制宜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革新传统的生产方式,降低生产成本。另外,该负责人还强调,在销售方面,年轻花农从多个渠道获取市场信息,深入分析市场,并逐步“触网”,将花卉与互联网相结合,减少中间环节,扩大销售市场。
记者了解到,在陈村花协召开第四届会员大会上,花协会长周悦表示,目前陈村的花卉年产值超30亿元,占广东省花卉总产值的1/3,成为国内外绿化植物、花卉产品的集散中心。然而,花卉农业正处于转型时期,未来如何“破局”,将借助互联网热潮,包括打造花卉电商品牌等。
热门新闻
精彩专题
更多+游戏排行
新游预告
更多开测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