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新闻 > 观察 > 创业扶持政策不是画饼充饥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2014年我痛下决心,加入创业团队,完成了从一个上班族到纯粹创业者的转变。从媒体行业到移动互联网,我进入了一个看起来相关联、可事实上关联度并不大的领域:社区O2O。个中艰辛,自不必说,既然是创业,当然是从无到有,这个过程不可能是一个只充满鲜花和掌声的过程,尤其是在“社区”这样接地气的场景下。
正是在运作社区项目的一年半中,我接触了大量的实体商家和业主,也是在为他们服务的过程中,体会到“大众创业”的不易和对“互联网+”的迷惘。我们在对近万个社区实体商家进行调查后,了解到他们中的70%没有网售的经验,对线上商品管理和网络宣传促销的需求达到78%。作为数量最为庞大的小商家,他们如何拥抱互联网?如何知晓并参与到“互联网+”?现在各级政府都在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可是正兢兢业业服务社区居民的实体商家,并不能享受到互联网的红利,甚至在另一程度上受到伤害。因为他们每一个的力量都太小,又没有专门针对他们的扶持政策,更缺少互联网企业对他们的关注和支持(从他们身上谋求利益的倒是不少)。那么“大众创业”又能从何创起?
举个简单的例子,开个日杂小店,至少几项投入:工商登记、房租、装修、人员开销(可以自己替代)、进货成本和营销费用。这些成本只是基础成本,真正开业后还有很多。最为关键的是他们很难建立顾客管理系统,无法在有效管理顾客的基础上跟顾客互动沟通,推送新品、新服务,因此生意受影响,维生艰难。不要说创业了,就连生存都是问题。
在“大众创业”的号召下,究竟怎样的姿势才正确呢?政府是否得推出更具指导性的办法,更具可行性的政策呢?大众,指的是什么?就是最普通的老百姓。他们要创业,有什么资本和条件?他们可以进入的肯定不是高大上、高精尖的行业,而是最接地气最大众化的日常消费行业,他们最好的资源就是个人和基于社区的熟人关系。将资源和关系连接、盘活起来,才能推动真正的大众创业。因此,建议政府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基于社区推动“大众创业”。社区是人停留时间最长、离衣食住行等日常消费最近的地方。社区因为是居住之所,所以天然有一定的空间可以利用,为SOHO(家居办公)提供最大的可能。可以说,社区蕴藏着巨大的创业就业机会。
整合各方资源支持“大众创业”。政府应该充分调动各职能部门,深入街道、居委,发动品牌商家、企业进入社区,对接闲散劳动力,建立强大的连接关系和商业机会。
引导企业提供互联网化的产品或者平台,助力“大众创业”。企业,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企业,是新兴经济的代表,他们可以通过技术让信息更透明、更对称,可以突破时空限制。让这些本来就在社区周边的个体创业者,能够插上移动互联网的翅膀,充分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各种红利,真正在创业的路上飞奔。
顺应趋势,要将“大众创业”落地社区。移动互联网时代,未来商业组织正由“公司+雇员”向“平台+个人”转变,这个趋势不可阻挡。原有的“上班”模式必将被瓦解为更加个人的“创业”模式。这种模式,落地“社区”会是最好的结合,社区开办实体商店是一种,在家办公也是一种。无论如何,不受过多限制的创业才是真的创业,才能激发最大的个体和社会能量。
最后,一定要出台接地气可执行的配套政策。最大程度减轻创业的负担,让“大众创业”不再是炒得热火朝天的大学生们的专利,而能真正走进社区、走近普通老百姓。
热门新闻
精彩专题
更多+游戏排行
新游预告
更多开测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