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三农 > 聚焦三农 > 六盘山下展红旗 苹果园里燕衔泥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仲秋之际,六盘山环周任然是一片天高云淡的美丽风景。
回忆过去,六盘山上高峰革命的红旗漫卷。
如今,位于六盘山下的甘肃省静宁县,山山卯卯间尽是一览无余的果树,树枝上挂满即将收获的富士苹果和香梨,十里开外溢出的果香,让路人垂涎三尺。
走进静宁县电商服务中心,产业孵化园、甘肃各市特产展馆和宁夏、青海、西藏、新疆等部分省区的特色展馆一应俱全。
记者采访了静宁县商务局局长李文光,得知静宁县对全县电子商务发展的定位和措施是最拥有县域特色的。
理清县域特色全面推动电商产业
李文光说:“为了进一步加快电子商务新兴业态发展,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在稳增长、扩消费、调结构、转方式中的积极作用,我县不断扩大以苹果为主的农产品市场销售,促进特色主导产业转型升级,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意见精神,结合全县实际,提出相关实施意见。”
静宁县抢抓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政策机遇和有利时机,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带动三次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以建设“三园(金果博览城电子商务产业园、德美电子商务产业园、欣叶电子商务产业孵化园)、两平台(电子商务管理平台、电子商务营销平台)、一中心(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为载体,以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推动、典型引领和整体推进、借力发展和本土培育相结合,依托全县特色优势产业和重点行业,加大资源整合和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培育电商平台,完善支撑体系,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电子商务快速健康发展,努力将全县建成平凉市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县。
李文光局长告诉记者,静宁县县委、县政府要求全县要充分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引进培育一批知名电子商务企业,形成若干电子商务平台和产业集聚区,扎实推进电子商务在全县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努力促进全县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
据了解,该县计划力争用三年时间,初步形成政策健全清晰、管理体制合理高效、配套体系健全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完备的电子商务发展格局。2016年,全县网店总数达到400家以上,电子商务市场线上线下交易总额达到8000万元,网络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10%以上。
多种措施保障深层强化电商发展
为了全面强化电商工作,静宁县专门成立由县政府牵头及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静宁县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工作协调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和指导服务,及时研究解决电子商务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乡镇、各有关部门明确任务分工,强化责任落实,加大协调配合,形成电子商务发展合力,着力推进静宁县电子商务业快速发展。
李文光说:“县委、县政府要求我们商务部门研究制定了全县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扶持奖励政策,切实发挥财政资金带动导向作用。财政、农办、人社、扶贫、妇联等部门及农行等金融机构要研究制定有效利用“双联”贷款、小额担保贷款、扶贫贴息贷款等各类资金支持电子商务发展的具体措施和相关金融支撑配套政策,加大对电子商务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国税、地税部门要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加强跟踪服务,积极为符合条件的电子商务企业落实税费减免政策。工商部门要认真落实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规定,鼓励支持中小微企业和自然人从事网上经营,进一步放宽电子商务企业名称核准、经营范围、经营场所等市场准入的限制。”
静宁县在创业资金、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上加大了力度,积极营造有利于网商培育发展的创业环境,鼓励支持农村致富带头人、农产品购销贩运商、产业大户、返乡青年、在校大学生、毕业未就业大学生等创业群体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创业,开办个人网店,在线上推介营销县域以苹果为主的特色产品,不断增强电子商务发展引擎动力。
加大资源整合构建电商发展平台
静宁县积极借鉴发达地区电子商务园区建设的先进经验,依托平凉金果博览城、欣叶电子商务孵化园和德美商贸物流体系,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具有各自特色的电子商务产业园区,着力将“三园”打造成为全县电子商务的人才集聚平台、产业集聚平台和资源集聚平台,提升电子商务发展的支撑力和整体水平。
加大扶持力度,委托有实力的电商企业建设淘宝“特色中国·静宁馆”,加强营销策划,选优配强运营团队,将“特色中国·静宁馆”建设成为全县农特产品、文化旅游产品的线上推广平台和静宁对外形象的展示窗口。
以资源整合、抱团发展为目标,成立了县电子商务协会,加强制度机制建设,优化利益分配格局,根据电子商务产业链条的功能划分,整合物流、快递、仓储、包装设计等电子商务相关产业配套服务商,构建了全县综合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
成立了静宁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选配了一批相关专业的优秀年轻干部,加大了业务培训,强化了指导服务。
此外,该县还将引进电子商务高端人才纳入全县重点引进项目,认真落实相关激励政策,加强电子商务高层次人才的引进,鼓励企业面向全国引进一批素质较高、层次合理的电子商务人才或职业经理人队伍,有效缓解当前电商人才紧缺的压力。积极培养电子商务技能型人才,加强与高校、职业教育及培训机构的合作,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建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为全县电子商务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
在采访中,李局长说:“我们充分借鉴发达地区农村信息化和电子商务融合发展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积极探索符合我县实际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依托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级便民服务点,建设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以商品代购、产品代销等方式,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应用步伐,在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发挥积极作用。其次各乡村在建立电子商务服务站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延伸,规范电子商务运行平台,逐步形成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网络。此外,我县还支持传统百货、连锁超市、专业市场依托实体网点、货源、配送等商业资源开展网上经营,实现线上线下资源互补和融合发展,以便达到方便群众生活,提高公共服务的效能。”
完善服务体系全力促进县域经济
为了大力发展全县经济建设,静宁县在全面推进电子商务工作的同时,始终坚持发展电子商务与主导产业开发相结合的总体发展思路,坚持发展电子商务与壮大龙头企业相结合,坚持发展电子商务与建办产业协会相结合,坚持发展电子商务与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坚持发展电子商务与双联行动相结合的五大宗旨。完善管理体制,优化政策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发挥企业在电子商务推广应用中的主体作用。扶持欣叶、德美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在全县电子商务发展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注重发挥产业协会协调、规范和引导作用,鼓励支持协会创建电子商务平台,完善保障服务体系,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大力推广应用电子商务,形成“一个区域、一个产业带头人,一个产业、一批电商企业”的格局。借助基层组织阵地,依托村级便民服务网络,搭建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加快支撑保障体系建设,强化宣传培训,促进农村电子商务普及应用,拓宽农特产品网络销售渠道,全面提升农村流通现代化水平。
据了解,该县为了加强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动态监测,决定定期采集和统计行业发展数据,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电子商务发展统计指标体系,为全县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数据信息依据。在农产品的价格、供给和需求等市场信息的跟踪和统计上,全方位把握农产品的价格走势,逐步建立了完整的农产品价格调查体系。
同时,静宁县计划培育壮大经营主体,打造电商发展核心动力。注重发挥电商在扩大市场空间、拉动市场需求中的“火车头”作用,鼓励扶持电商企业、个人网商等市场经营主体率先发展。鼓励支持企业加快信息化建设,改变传统的产品营销模式,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实现“网上宣传、线下体验,网上销售、线下洽谈”的新型市场经营格局。
静宁县还充分运用电子商务平台,扩大苹果、小杂粮、洋芋、烧鸡、大饼等地方特色产业网上交易,发挥产业带动效应,实现电子商务与产业开发融合发展,使电子商务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借助新的机遇,支撑农村电商发展,借助实体经济与“互联网+”的叠加效应,推动农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将电子商务作为深化双联行动、推进扶贫攻坚的创新举措,依托农行“四融”平台,积极引导帮助村组干部、产业带头人和双联对象开办网店,加快农特产品网上销售,努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从欣叶电子商务销售中心销往全国各地的订单和该县电商服务中心的产业孵化园,记者不但亲眼目睹了静宁县电子商务产业的飞速发展,还坚定地相信这里的特色产品将会乘着全世界电子商务的这艘“神州飞船”扬帆起航,销往世界各地,也让该县近50万人民群众尝到电子商务所带来的丰收果实。
热门新闻
精彩专题
更多+游戏排行
新游预告
更多开测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