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三农 > 聚焦三农 > 吉林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专业技术能力评定侧记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太高兴了!”“咱也是有身份的人了!”“咱也有这小本本了”……
8月13日,在长春农博园,农民朋友们喜气洋洋,诉说着得到职称的喜悦。当日,全省首批新型职业农民专业技能评定结果发布会在这里举办,为来自种植业、养殖业、农业工程和农业经营管理四个专业的新型职业农民代表颁发了资格证书。
为了科学有序地培养发展吉林省农村实用技术人才,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业成为吸引人的事业、有奔头的产业,2015年9月,省人才办、省农委和省科协共同启动了新型职业农民专业技术能力评定工作。此次全省新型职业农民专业技术能力评定工作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和提高农民科学素质为目的,建立了省、市、县三级新型职业农民专业技能评定组织工作体系,实行从宣传动员、填表申报、基层推荐,到县、市、省各级受理申报、逐级评议与推荐,再到省、市、县逐级工作核查、结果公示、审批发证等全套标准的农民专业技能评定工作机制与流程。“评定对象都是在吉林省农业生产第一线,以农业生产经营、技术服务为职业的非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农业从业人员。”说起吉林省首批新型职业农民的评选原则,省科协副主席刘东华告诉记者,“评选中,没有年龄限制,没有身份限制,没有学历限制,重点关注实践能力。”
从基层摸底,从一线选拔,客观严谨,首批职称评定工作有序推进
首次进行农技师的评定给工作人员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从3月份开始,工作人员就着手准备评定标准和审核材料,并到各县进行宣传讲解。遇到不了解评选条件的基层工作者或农民,宣传人员都会耐心地解释,确保每位询问者都能搞清楚自己是否可以参评以及如何报名。
宣传工作之后便是收集、筛选县级递交的报名材料。这种工作并非易事,一万多份的报名材料,再加上材料信息上有缺漏、含糊和错误的,省科协、省农委的工作人员不停忙碌,丝毫不敢懈怠。他们按照不同的县市、农业种类对农民进行编号,核对信息是否准确后再录入系统。历时3个月,有222名农民入围高级技师的评选。
7月19日,评审工作启幕。最终,全省共评选出高级农技师161名、中级农技师996名、初级农技师8372名。
“这些农技师是从719万个农民从业者中选拔出来,是全省农业中的精英人才。”省科普服务中心主任尉秀玲说,“这为以后筛选农村致富大王能手、百强提供了人才库,对纳入青年农场主培训计划等都有很大的帮助。”
没有年龄限制,没有身份限制,没有学历限制,重点关注实践能力
“拿到职称证,是对我最大的认可。以后工作起来腰杆更硬了。”说这话的是梅河口市的农业经济管理能手王文学。从3月份忐忑不安地递交高级技师评审材料到得知评选结果,王文学感慨颇多,凭着这份技术资质和准入证明,以后不论从事生产经营还是参加各项培训,都获得了优先权。这张沉甸甸的证书,凝结着他多年的坚守和努力。
给农民一个名分,正是科协、农委和人才办三方举办评审活动的初衷。
“学历、实践要结合。吉林省侧重要求实践过程更长一些,可以没有学历,但实践经验一定要有,生产经营能力、生产规模、经济和社会效益都是考虑的因素。”尉秀玲说,“或选项”给了农民极大的报名空间,这意味着只要满足其中一项,即可参与申报工作,为各学历甚至没有学历的农民都提供了平等的参评机会。
吉林省结合农业实际情况,采取学历和实践相结合的评选标准,制定出一套科学的评定方法,评定过程严格把关,评选出一批在农业生产第一线的从业人员。
“这些农技师是职业农民中最出色的一部分。”省新农村热线12316专家梁琦被农民高涨的报名热情所感动。她告诉记者,评选农技师解决了四个问题:谁能种地、谁会种地、谁能种好地、谁能经营好。“从另一个层面上讲,这些高级农业人才更利于吉林省的技术推广。”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教授尹春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的专家如是说,“专家学者做基础研究,研发高精尖技术,要想把新技术推广出去,必须由在基层务实的农民来完成。”让农民拥有自己的技术团队,与高校、科研院所和高精尖人才对接,能更迅速地把技术传播出去。
热门新闻
精彩专题
更多+游戏排行
新游预告
更多开测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