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三农 > 聚焦三农 > 巧借群力谋发展 挥斥方遒铸未来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一个个整齐划一的村落排列在道路两旁、一个个新建的村民文化休闲广场引人注目、一栋栋崭新的农民小康住宅楼傲然矗立、一盏盏明亮的太阳能路灯星光璀璨、一条条硬化的水泥路四通八达,一阵阵机器做业的轰隆声,只见项目建设热火朝天、富民产业生机勃勃……这是记者日前在甘肃省皋兰县忠和镇采访时看到的喜人景象。随着忠和镇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有序开展,日新月异的变化,悄然在这里上演。
在采访中忠和镇党委书记俞海源告诉记者,全镇上下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积极应对各种挑战,该镇至去年底生产总值已达到7.5亿元,比2011年增加2.9亿元,预计2016年底将达到10.3亿元,比2011年增加5.7亿元;全镇至去年底农业增加值达到8290万元,比2011年增加3454万元,预计2016年底将达到8780万元,比2011年增加3944万元;去年底该镇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2.4亿元,比2011年增加5.6亿元,预计2016年底将达到20亿元,比2011年增加13.14亿元。十二五期间取得了不凡的成绩,为该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忠和镇充分发挥沿城近郊优势、沿路交通优势、沿山生态优势,以建设“山水、宜居、活力”城市为理念,按照打造“现代物流聚集区、城乡一体示范区和生态文化景区”的发展定位和“一轴、一带、四片区、多支点”的发展布局,以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北龙口商贸物流园区建设和兰州野生动物园建设为助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增强综合服务功能,全力打造都市农业、生态观光、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三产结合的新型工业物流主导型特色小城镇。
甘肃忠和镇以贫困户脱贫增收、美丽乡村建设为目标,通过驻村帮扶、产业培育、政策扶持、项目带动等方式,走出了一条现代农业发展、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的新路子。
城镇化建设让小镇美起来
忠和镇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的要求,科学编制完善小城镇建设和大园区规划,不断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该镇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切身利益,切实完善基础设施。总投资34.83亿元的G109线(忠和傅家窑至兰州八里湾)改建工程已启动建设,总投资分别为4500万元和3000万元的北龙口供水和供气工程预计年底完工,投资3300万元建成北龙口集中供热站,投资2700万元在北龙口敷设排污管网,投资1.2亿元建成全长12.268公里的大砂沟排洪道,建成35KV变电站3座、100KV变电站1座,建成集中供热站1座。自2011年以来,累计硬化主干道路60公里,铺设村内户外道路8.5万平方米,新建塘坝7座,整修渠道24处,改造隧洞5个共660米,疏通排洪道18公里,衬砌渠道40公里,整修机耕道30公里,铺设户内红砖道路7万多平米,安装太阳能路灯600盏,新改建文化展演基地3个、文化大院和文化广场3个,健身中心一个。投入大量人力和资金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和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辖区内环境和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打造省级“美丽乡村”——丰登村和平岘村新农村,使这两个村子的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绿树成荫的小道,宽敞平整的休闲广场,红瓦白墙,整齐的村落,这就是被誉为“省级美丽乡村”丰登村的新容颜。当记者向丰登村支部书记达能玉了解该村曾经的村貌时,达书记指着“美丽乡村展板”上曾经的土房,激动的说到“看,我们村过去都是土坯方,尤其是现在你们看见那块宽敞的广场曾经是脏乱差,现在我们村都是整齐划一的砖瓦房,各种生活设施配套齐全,有体育健身设备齐全的广场、有文化大院,村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我们村的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推进忠和镇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该镇积极完善镇村卫生基础设施、发展文化事业,建立健全镇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实现了村文化室全覆盖;并且配合做好通道绿化工作,完成尹忠公路和村庄、企业、削山造地项目工地绿化工程,栽植优质经济林500亩,以达到绿化居住环境的目标。
忠和镇副镇长王乾明说到“平岘村和丰登村被列入全县今年确定的20个小康村建设项目,争取的660万项目资金,用来整修道路、环境整治、道路沿线绿化工程、村里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年底完成小康村建设目标。”
平岘村新农村则是一幢幢漂亮的小洋楼,太阳能路灯、绿茵操场、羽毛球场、篮球场、各种健身器材一应俱全。除此之外,平岘村建设了农贸市场,采取集中供暖,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村民的生产生活。
随后记者走进村民王华香的家里,看到宽敞的小院里还种着各种蔬菜,两层楼,生活空间十分敞亮,房子里装修的也很温馨。
王华香告诉记者,“我们住楼房才花了17万,在城里是买不到的,临近省道,交通也很方便,最重要的是这里的环境很好,住在这里很舒心。”
忠和镇在城镇化建设的同时紧跟美丽乡村建设的步伐,坚持村庄点上绿化、乡村通道线上绿化、重点工程面上绿化同步推进,做好树木管护工作,构建生态安全屏障。按照建设美丽乡村,打造生态小康村的要求,投资50万元,在平岘村建成园林式花园9座,栽植侧柏、云杉和各类花灌木共计3.323万株。流转土地1788亩用于省门第一道景观改造提升工程,进一步推动“生态文化景区”建设。
近年来,忠和镇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对乡镇农村投入力度的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并充分利用各类资金,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加快新城镇的建设步伐,全力美化忠和镇的容貌,让其成为美丽的省门代言。
项目建设让小镇“活”起来
在规划全县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皋兰县忠和镇党委、政府始终把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作为镇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头等要务来抓。今年承担县列重大项目有北龙口国际商贸城项目保利领秀山项目、兰州生态文化创意城道路工程、肖家窑循环产业园项目、污泥处置工程项目、国道109线扩建项目配等5个,总投资约123.4亿元,今年计划投资19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3.9亿元。其中北龙口国际商贸城项目是忠和镇经济发展的主轴,重点建设以商贸市场、物流集散和仓储加工等以商贸服务型为主的大型商贸区。
据了解,北龙口国际商贸城项目迎合了最新的城市整体规划方向,依托航空港和亚欧国际通道优势区位,逐步形成连接西北区域的商业中枢,构建辐射周边、服务西北地区的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品类最全、配套最完善、物流最便捷的商贸物流中心。项目充分把握住兰州市及兰州新区的大开发大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依托兰州市政府提出的“出城入园”政策,配合市委市政府完成兰州市城市化改造目标,把项目打造成为立足兰辐射大西北的国际化商品集散采购基地。该项目计划总投资达到200亿元,截止2015年累计完成投资20亿元,目前板材市场建成并投入运营;酒店用品市场商户开始入驻,即将投入运营;电子电器大卖场、管业及不锈钢型材市场、石材及玻璃制品市场完成主体建设,中铺子安置房项目一期主体封顶。
北龙口国际商贸城项目的实施带动了该镇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以其为中心的经济圈。让此项目在忠和镇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才是忠和镇做活城镇化建设的重头戏。该镇以重点项目建设“百日攻坚”行动为契机,继续落实重点项目一对一跟踪服务措施,加大项目建设的推进力度,及时化解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矛盾纠纷,做好服务协调工作,确保各项重点工作的高效顺利推进。继续把征地拆迁放在项目建设服务工作的首位,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认真做好当地群众思想工作,规范征地拆迁工作流程,改进工作方法,切实加快征地进度,切实解决项目用地难的问题。将富民项目变成实实在在的成果,让当地群众真实的享受到这些富民项目带来的收益,感受到“扶贫春风拂面大众”的喜悦之情。
在采访北龙口国际商贸城项目时,该镇党委书记俞海源说:“我镇在过去五年中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双轮驱动战略,按照‘筑巢迎凤、阶梯登高’的思路,不断优化招商环境,全镇共引进项目33个,完成投资105.1亿元,园区经济发展成果丰硕,以兰州市物资储备库、天地物流园、甘肃格兰仕电器仓储物流服务中心为主的仓储物流业,以北龙口国际商贸物流城板材市场、兰州金海马建材、威程管业为主的建筑建材业,以兰州生态文化创新城、甘肃鸿丰产业园、甘肃家具工业园为主的新型产业园迅速兴起,园区经济引领镇域经济发展的示范效应显著增强。同时,有效整合园区节点、交通、土地和资源优势,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大砂沟洪道治理工程全面完成,各园区连接道路全面建成,供水供电配套设施全面覆盖,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提供便利。”
张德臣镇长告诉记者:“我们将按照‘现代物流聚集区、城乡一体示范区、生态文化景区’的发展定位和‘一轴、一带、四片区、多支点’的发展布局,紧扣园区建设指标体系,进一步编制完善园区控制性和详细规划,有目标、有方向的发展与园区功能定位和布局相统一的新型服务产业,着力打造西部商贸集散基地。我镇将全面建成北龙口国际商贸物流城项目,使其成为西北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品类最全、配套最完善、物流最便捷的现代化商贸物流产业城。加快推进兰州生态文化创新城、甘肃家具工业园、甘肃鸿丰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同步建设生产加工、商业住宅、餐饮娱乐、星级酒店、大型活动展览及产品发布中心、电商交易平台、金融服务中心等,使园区服务功能更加完善,经济效益更加明显。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力量完成园区道路、供水、供电、排污、供暖、通讯等公共基础设施及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全面完成国道109线忠和段、尹忠公路忠和段等重点道路改拓建工程。依托区位优势、交通优势,积极引进电子信息、食品加工、服务外包、现代物流等产业项目,促进产业集聚,努力形成‘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力争每年引进项目4个,到位资金5亿元以上。”
产业建设让小镇富起来
如果说识别贫困户是扶贫的基础,那么扶助贫困人口脱贫就是打胜脱贫攻坚战的关键。忠和镇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将产业发展与脱贫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细化帮扶措施,注重产业扶贫,抓好技能培训、产业发展、扶贫搬迁,促进贫困户脱贫致富,推动扶贫有“输血”向“造血”转变,同时进一步探索精准扶贫的新方式、新方法,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据了解,忠和镇结合当地优势,按照“服务城市、发展农村、提升农业、富裕农民”的原则,紧扣都市农业发展指标体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打造都市农产品生产加工配送基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另外,该镇依托5个万亩标准化示范基地和7个千亩设施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建成高原夏菜、富硒白兰瓜、旱砂西瓜、优质林果等标准化示范基地3.4万亩,特色产业种植面积达到2.3万亩,累计建成设施农业750亩,建成标准化养殖场28个,全镇初步形成高原夏菜、旱砂西瓜、优质林果和种草养畜等四大特色支柱产业,粮经比例由“十一五”末的17:83调整为13:87。强化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推广全膜双垄技术3.1万亩、高效农田节水技术1.3万亩,农业机械化率由“十一五”末的50%提高到90%。
王乾明说到,“去年的扶贫是精准识别贫困对象,今年则是上精准措施,打造和培育富民产业、富民项目,从而能够使贫困群众达到正真的脱贫。”
据了解,该镇把发展产业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出台差异化奖励扶贫办法,鼓励、引导产业村民流转土地,指导贫困户把土地作为要素入股,发展树木种植,绿化道路。实施“省门第一道通道景观提升改造绿化工程,通过流转土地,种植河北杨、国槐、汗柳树、枣树等绿化苗木,给予土地流转户每亩每年水地流转费1000元,同时优先安排贫困户养护林木,每年每人收益6000~12000元,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扶助贫困群众脱贫。
俗语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使贫困群众正真的摆脱贫穷,不能只靠政府政策的补助,而要靠群众自己创造财富。“我们不仅是给贫困户一些资金的补助,更是要将脱贫的方式方法教给群众,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能力创造财富,脱去贫穷的外衣。”王乾明说。
据了解,忠和镇的平岘村就是利用优良的自然环境,结合当地优势,根据政府优惠政策,在省纪委联村联户的帮扶下成立的“平岘村山野土鸡养殖合作社”,并被省林业厅设立为甘肃省省级“林下经济养殖示范点”。“林下养殖”项目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从事林下养殖,通过实施林下经济示范项目,积极利用羊粪、鸡粪以农家肥的形式返回到农田林地进行畜禽养殖,实现了废物利用和生态循环,有效保护林地资源,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探索出一条新路子。养鸡合作社的创办不仅更好的发挥联村联户的作用,而且教授给了群众致富的办法,使他们在认清自己的优势基础上,摸索出属于自己的致富路,从而达到多渠道、多元化的扶贫目的。
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说到底,最终还是要靠强有力的产业带动。王乾明说“取得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关键在于选准扶贫产业,而想找准产业,就得必须找准“穷根”,认清自己。用自己的支柱产业,托起我们的致富路,让我们村镇不仅有青山绿山,还有金山银山。”
驻村帮扶让小镇亮起来
据了解,至去年底忠和镇认真落实省市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要求,严格按照“12345”贫困人口进出识别程序,全镇确定建档立卡贫困户644户2149人,实施动态化管理。着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累计投资7241.46万元,实施进村项目104个。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累计发放粮食直补、农资补贴等各类补贴705.5万元。发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119户526万元,不断增强贫困人口的造血功能,目前贫困发生率为1.4%。
目前,该镇党委政府在深入开展“1236”扶贫攻坚行动,切实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最大任务,聚焦“六个精准”,紧盯省“1+17”、市“1+21”和县“1+18”政策措施的基础上,着力在惠农政策、危房改造、农村饮水、教育管理、社会救助、卫生扶贫、富民产业、劳动力培训、专项贷款等方面下功夫,集中一切人力、财力和物力,最大限度减少贫困人口,全面完成小康村建设任务,确保在全县率先完成脱贫任务,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建设目标。
据悉,忠和镇建立扶贫机制,确保帮扶到位。以建档立卡为依据,整合力量,结合党员“一帮一扶”结对活动,集中开展驻村工作队、双联单位开展脱贫活动,实行定点定人定时定责帮扶,做到不脱贫不脱钩。做好扶贫,不仅要将各种富民项目做成实事,还要把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群众手里。他们首先列出责任清单,要求干部驻村走访,将扶贫责任落脚在‘走’和‘访’。
据了解,忠和镇的4个贫困村均由省、市、县相关单位的挂点帮扶,并已全部到村开展工作。
在采访中,来自皋兰县林业局驻平岘村的工作队贾队长告诉记者:“我们帮扶队员与村两委面对面座谈,并深入到村内各社,了解贫困户基本情况,商讨切合实际的扶贫工作方案,随后相继走访了结对帮扶的贫困户家中,仔细观察他们的家庭生活状况,了解家庭状况、收入来源等情况,分析致贫原因,根据其实际情况酝酿具体帮扶措施,使贫困村早日摆脱贫穷,过上小康生活。”
记者在走访丰登村时,遇见驻村工作队的队长周琳,据了解,周琳是市水利局下属灌溉示范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员,于八月十五日接替上一组驻村工作队入住丰登村,周琳告诉记者,“我们驻村工作队是由市级、县级水利局以及镇上工作人员、大学生村官组建而成,主要的工作是深入农村,了解致贫原因,帮助村干部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力求实现到年底帮助丰登村这些贫困户全部摘帽。”
驻村工作队认真落实省市县委和镇党委决策部署,结合村情实际,帮助村上扎实做好为民服务各项工作。平岘村驻村工作队在这一年多的驻村工作中,始终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一事一议”等制度。认真探索驻村工作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发展富民产业,兴办公益事业,拓宽增收渠道,让平岘这个新农村在城镇化建设中越走越好。
肩上担负的是责任,心里装的是民情。忠和镇驻村帮扶队从国家扶贫政策和村情、户情出发,帮助贫困户理清发展思路,制定符合发展实际的扶贫规划,明确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严格的责任制落实到脱贫工作中的层层面面。落实好上扶贫项目及各项惠农惠民政策,做好细节,才能促进群众生活更美好,才能确保城镇化建设的完美收官。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鳞次栉比的高楼,宽敞笔直的大道,焕然一新的公园,商贾云集的商场是属于未来忠和镇这个小乡镇华丽脱变后的新容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忠和镇将特色小城镇与自然风貌、人文历史有机融合起来,实现生态保护与富民项目牵手共舞的良性循环发展;相信不久的将来,在以‘北龙口国际商贸城项目’为中心的经济带辐射带动下,忠和镇将会以最美“省门”展现在世人面前。
热门新闻
精彩专题
更多+游戏排行
新游预告
更多开测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