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导航

新闻攻略

下载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新闻 > 时评 > 家长就能随意虐童吗?

家长就能随意虐童吗?

  • 2016-09-14 00:00:00
  • 在手机上看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家长就能随意虐童吗?

9月11日14点48分,宁国论坛一则帖子“呼吁社会帮帮孩子,宁国梅林一男童被继父打得遍体鳞伤”曝光。帖子中,一名瘦弱男孩躺在病床上,遍体鳞伤,后背布满瘀青,有些溃破的创口已结痂,双腿到处都是伤痕,令人触目惊心。 发帖者称,遍体鳞伤的男孩是儿子的同学。这名男童长期遭受生母男友家暴。(光明网)

孩子遭受家暴其实是家长的教育方式与思想观念问题。孩子在学习社会规则、礼仪时难免会出差错,家长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孩子进行强权教育是对孩子的精神压迫,而惩罚教育中的体罚也给孩子在身体上带来伤害。但由于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同,体罚的轻重程度不同所带来的教育效果也不同。针对孩子性格惩罚能快速的让孩子明白是非标准,但有的家长对待孩子以家暴、虐待的方式教育不但没有起到教育的目的而是给孩子提供了反面教材,教会孩子暴力可以解决问题,也会在孩子的心里种下仇恨的种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尽管有此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人身权益,但在家庭保护的法律责任上并没有明确的惩罚措施,说明未成年人遭到家庭暴力之前对家长并没有强制性的约束,而未成年人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只能是在遭受家暴过后。除了没有惩罚性的明确规定外,孩子遭受家暴并没有很明确的定性划分。因为体罚孩子在家庭教育中是一个普遍现象,而体罚的轻重程度也没有明确的划分,在法不责众与传统惯例 的情况下,未成年人很容易就遭到“家暴”。

未成年遭到家暴说到底是家长的强权观念在作怪,是思想蒙昧的表现。中国许多家长觉得孩子是父母的结晶,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即使采用了不当的方式,但目的是为了孩子,这其实是没有尊重孩子的个人权益和独立人格。有些家长甚至觉得孩子是父母的附属品,因此他们对孩子有着很强的占有欲,控制权,即使是“家暴”了孩子也觉得是自己的权利。

减少未成年人被“家暴”的事件不仅要从法律上着手,也要从家长的思想观念上引导。

(新农村商报网)

文章速递

新闻 知道 百科

专区

王者荣耀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

举报信息框
  • *举报网址:
  • *举报内容:
  • *联系方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