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9月12日晚间,美国农业部(USDA)公布的9月份月度供需报告显示,美豆单产预估上调至每英亩50.6蒲式耳的纪录高位,不仅高于市场平均预估的每英亩48.9蒲式耳,也超过市场预估范围上线。
“USDA供需报告一出,美豆期货便出现下挫,回吐当天早盘的涨幅。”卓创资讯分析师于洋表示,只有豆粕期货面回应报告影响表现较弱,现货价格依然保持坚挺。目前豆粕价格为3200元/吨左右,周环比上涨40元/吨,同比上涨483元/吨。
于洋进一步指出,一方面,由于目前大豆进口出现阶段性缩减,以致油厂没有足够的大豆进行压榨、开机率随之下滑;另一方面,国内豆粕供应紧张的局面仍在持续,市场提货更加困难,这些因素都将对豆粕价格带来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业内人士分析称,未来几个月南美大豆出口量将逐渐减少,且美国大豆还没有大规模上市,以致我国大豆到港量较低,预计9月份我国大豆到港量不足600万吨,10月份预计为500多万吨,因此9~10月份我国大豆供应仍会偏紧,对豆粕价格将会形成一定支撑。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止9月8日,国内沿海主要地区油厂豆粕总库存量为73.83万吨,周环比减少8.1万吨,降幅达10%,与去年同期83.87万吨相比,降幅达14.13%。
据 了解,从全球看,因南美大豆减产预期增强,2016/17年度大豆市场的关注焦点会转移到美国大豆收割期的天气及美豆出口需求上。其中,受大豆播种面积减 少,巴西大豆产量预计下调200万吨左右;因7~8月份大豆主产区降雨过多,印度大豆种植面积和单产预计均会下调;加拿大大豆产量也因单产下调其总产量预 计也会减产;美豆因主产区天气条件适宜,其后期单产和产量大幅下调可能性较小。
而对美国大豆而言,每年9月份收割量较小,待10月份会有将 近三分之二作物收割,特别是最晚收割的北部产区结束要持续到11月底。对此,业内人士预计,我国大豆的到港量11月份以后将大幅增加。“新季美豆大量上市 后,会给市场带来一定供应压力。但目前由于大豆货源紧张,市场上豆粕的成交量也比之前要好,受此影响,豆粕的现货价格短期内不会有太大跌幅,比较抗跌。” 于洋强调。
热门新闻
精彩专题
更多+游戏排行
新游预告
更多开测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