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金秋十月,又是一年“秋收季”,全国秋收已全面展开,进度过半,明显快于去年同期。今年是东北玉米“市场化收购”的第一年,市场有怎样的反应?买卖双方又有怎样的变化?作为东北玉米减调政策的受益方——大豆,今年秋收情况如何?同时南方中晚稻也进入收购期,情况又是如何呢?
玉米价格跌入“冰点”
国庆期间,到了黑龙江省肇东市宝山村农户王军收割家里玉米的时候,但他没想到,那几天气温骤降,白天不到10度,晚上逼近0度。这让他本来就有点“寒”的心更冷了。
这是因为与天气“不谋而合”的东北玉米价格遭遇了“寒冬”。“今年受干旱影响玉米减产三四成,还偏偏赶上玉米临储收购政策取消,秋收开秤价一路走低,现在潮粮仅卖到0.5元/斤左右。”王军的愁苦溢于言表。
目前,辽宁开原益海嘉里挂牌1650元/吨,通辽梅花23日挂牌收购新玉米,三等玉米挂牌1640元/吨,与上年同期东北深加工玉米开秤1800~2000元/吨水平相比,降幅达到200~400元/吨。紧随其后,9月27日,吉林地区深加工企业陆续公布新季玉米开秤收购价,其中吉林松原地区某深加工企业14%水分三等新玉米挂牌收购价为1480元/吨,比去年同期下降470元/吨;公主岭地区某深加工企业三等玉米挂牌收购价为1460元/吨,去年则是10月中旬后才开秤收购,比去年开秤价下跌440元/吨。9月29日起中粮榆树将开始收购潮玉米,三等以上14%水分价格1400元/吨,收购水分限制在42%以内。
东北地区玉米开秤价格大幅下降,也充分体现了今年玉米市场化收购第一年的特征。“今年是玉米市场最难的一年,农民忐忑不安,贸易商和加工企业观望并试探。后期价格走势谁也说不准,谁也没有底。”中华粮网易达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焦善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卖还是不卖”,成了农民现在心里最纠结的事儿。
当被问及这个问题时,王军流露出了对政府能够托底保护农民的希望。像王军这样想的农民还有很多,他们受多年收储政策庇护,对政策的依赖心理比较严重,对市场化从理解和接受上还需要一个过程。
唯一让农民有点信心的是9月19日《关于切实做好今年东北地区玉米收购工作的通知》发布,要求中粮集团、中航工业集团等有关中央企业要充分利用自身渠道和优势开展市场化收购,力争不低于去年政策性收购量。“政府出手托市的希望微乎其微,而企业的收购能力对市场究竟有多大的影响,还是个未知数。”在焦善伟看来,下游需求和加工企业动力不足,国内玉米去库存化还将持续几年或更长时间,因此总体来看,后期价格看空因素较大。
焦善伟预计,如果价格持续低迷,农民卖粮亏损的话,估计明年东北玉米种植面积会继续下降,而种子、农药、化肥、农机等一连串相关产业的价格也会随之下调。只有经历过阵痛,才能真正逐步走上市场化道路。
黑龙江大豆减产开秤价走低
国庆假期一过,黑龙江省孙吴县的大豆收割也进入了尾声。
今年国家对“镰刀弯”地区玉米种植进行宏观调控,农垦九三管理局玉米面积锐减,大豆面积大幅回调,全局大豆种植面积达到了227万亩,是有史以来种植面积最大的一年。黑龙江省农委统计的农民种植意向初步显示,今年全省大豆面积比去年增加超过400万亩。
虽然种植面积增加了,但是单产却大幅下滑。进入7月份,黑龙江降水异常偏少,对大豆生长造成了影响,生育进程较缓慢,比常年晚一周左右,落花落荚较多,干物质积累少,即使能形成粒的,百粒重也较低,导致产量偏低。
黑龙江省孙吴大豆协会会长刘民告诉记者,今年大豆亩产减产四成。眼下大豆秋收刚刚启动,因为品质低,收购价也下降了不少,而且也不稳定,时高时低,最高时2.2元/斤,最低时1.8元/斤。
黑龙江省嫩江县盛和大豆食品厂总经理薛长海说,往年个头比现在得大一半,现在的籽粒达不到。现在收是1.75元/斤,比往年低,因为去年这个时候黄豆刚下来的时候将近2元/斤。
刘民说,目前农民都在加紧秋收,售粮热情不高,市场购销两端都显得清淡。
卓创资讯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东北大豆走货较为不畅,虽严重减产,但上市后价格仍处在下跌通道,较多贸易商对农户实行保价收购,东北地区大豆农户毛粮保价收购价1.70~1.75元/斤,较上市初跌0.15~0.20元/斤,跌幅约9.5%。与此同时,今年南方受到极端天气影响,大豆同样面临减产,但质量较东北相对更好,因此遭到贸易商抢收,上市后价格下跌数日就开启了持续上涨,河南安徽普通商品大豆装车价2.05~2.08元/斤。
刘民说,现在农民都不着急卖,但是后期价格实在说不好,如果价格一直不理想,等到10月11月初,农民要还银行贷款,亏本也得卖,更多的是无奈。
中晚稻启动最低收购价
眼下,正是南方进行中晚稻收购之际。在遭遇洪灾、粮价低迷、收购仓容短缺等诸多困难叠加的情况下,国家启动了最低收购价政策。中储粮总公司分别自9月23日、26日、27日起在湖北省、安徽省、四川省启动2016年中晚稻最低收购价预案。随后,10月8日起在河南省启动2016年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
按照国家政策规定,以2016年产的国标三等粮为标准品,今年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指到库价)为1.38元/斤,粳稻最低收购价为1.55元/斤,保持上年价格水平不变。其中:南方8省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时间截至2017年1月末;东北3省粳稻最低收购价执行时间截至2017年2月末。
最低收购价启动之后,南方中晚稻价格有所上涨。记者从湖北襄阳市粮食局了解到,启动前中晚稻地头收购价为1.23/斤左右,启动后1.30元/斤左右,市场流通平稳,不存在卖粮难问题。
虽然今年湖北襄阳市部分地区在夏季汛期遭受不同程度洪涝灾害,但目前来看,全市中晚稻整体产量和质量仍属于正常年景,种植面积和总产均比上年略有增加,绝大部分符合国家质量标准要求。
连续几年的稻谷托市收购,拍卖销售成交率较低,进多出少,造成稻谷主产区委托收储库点仓满库满,各地区之间的仓容不平衡加剧。为解决中晚稻收购仓容紧张情况,社会仓容租赁等其他增加收购仓容的方式或将在多地开启。
据了解,湖北、安徽、四川等3省已确定第一批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收购库点1126个(含委托库点及其租赁库点),可用空仓容805万吨。其中,湖北省库点336个、可用空仓容313万吨,安徽省库点589个、可用空仓容380万吨,四川省库点201个、可用空仓容112万吨。将全力保障中晚稻收购任务。
据农业部农情调度,截至10月8日,全国秋粮收获已完成51.2%,进度同比快5.3个百分点。分作物看,中稻(一季稻)已收50.9%,同比快2.3个百分点。玉米已收57.9%,同比快9.6个百分点。大豆已收54.5%,同比快0.6个百分点。分地区看,西南地区秋收过七成,黄淮海地区、西北地区过六成,东北地区过三成,进度均快于去年同期。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完成近四成,同比略慢。
热门新闻
精彩专题
更多+游戏排行
新游预告
更多开测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