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走进陕西省洋县谢村镇夏家村,一幢幢优雅民居整齐排列,一条条通村入水泥大道环山而建,延伸组、流向户。一片片果园芳香飘溢,规模化产业园不断壮大,农家院落干净整洁,群众生活日渐富足。华灯初上,村委会前的小广场上前来休闲娱乐的群众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提起村上的变化,村民们都说应归功于他们的好支书魏元德。夏家村位于谢村镇北部秦岭脚下的浅山区,全村380余户1187人,有党员37名。由于地理条件限制,经济发展滞后,2013年启动了整村推进建设和2015全县确定的重点贫困村之一,精准识别后有贫困户116户328人,其中党员贫困户9户。
针对全村贫困实际,他深挖贫穷根源,谋划脱贫思路。“脱贫攻坚以来,村里的基础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群众的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魏元德感概地说。三年时间,全村投资380万元,硬化道路14公里,建饮水工程5处,解决了全村人饮水难、行路难的问题。同时盖起了村委会办公楼、建起文化广场、实施美化亮化工程,人均收入稳步增长。
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后,魏元德把心思转移到帮助群众产业脱贫上。他常说“每一个村民都是自己的亲人,尤其是贫困户,不管他们是由于什么原因致贫,我都有责任和义务拉他们一把”。他紧盯扶贫目标任务,按照“五个一批”脱贫路径,把产业扶贫作为精准脱贫的核心和方向。先后到本县经济发展好的村学习经验,考察市场。流转土地120余亩建起油牡丹、吊瓜、银杏种植基地。
2015年,魏元德把缺少资金有没有技术的10余名贫困户吸收到他的肉兔养殖场务工,一边挣钱一边学技术,最终在他的带动下都发展了自己的增收产业。党员王彦学不仅自己栽种了银杏、核桃,还帮扶吴新军等2户贫困户发展产业,年增收5000余元。28名有帮扶能力的党员和王彦学一样责任到人,从技术、人力等方面采取一帮一、多帮一的措施帮助贫困户脱贫。
针对贫困户个体差异,魏元德仔细分析除政府兜底的12户以外的104户致贫原因,按照无资金、无技术、无项目的“三无”分类识别,量体裁衣、因户施策,将项目落实到户,还邀请市县专家田间地头手把手教技术,传经验。一年时间,每个贫困户他都走访了两次以上,既询问发展中的问题又鼓励他们不等不靠,通过自立摆脱贫困。
在夏家村,提起支书,每个人都能说出一段故事来。贫困户夏涛感激地说:“我家里很穷,是支书就帮我建起乌鸡养殖场,年收入近5万元。”“我种植的核桃由于品种问题产量不高,魏支书从周至请来专家进行嫁接,今年产量增加不少。”刘福新对支书翘起大拇指。党员困难户张国柱,无资金发展产业,魏元德在他的养兔场让其认养了100只。和张国柱一样,李小红等12户贫困户通过认养肉兔,年收入达到2.8万元。两年来,魏元德积极为每户贫困户选项目、帮贷款发展产业走上致富路。村上成立了扶贫互助基金协会,为38户养殖户发展产业扶持资金50余万元,建起年出栏5万只的肉兔扶贫养殖场3个、3000只鸡5户以及养猪、养牛大户10户,发展核桃、银杏、柑桔等产业园1500余亩。400余亩优质核桃园已经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门径。一批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逐步兴起。
目前全村104户贫困户,家家都有自己的脱贫方案和产业,人人都掌握了一到两门实用技术,为实现贫困户稳定脱贫打下坚实的基础。
热门新闻
精彩专题
更多+游戏排行
新游预告
更多开测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