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导航

新闻攻略

下载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专题 > 文化 > 寻访朱熹文化礼堂 建设道德教育基地

寻访朱熹文化礼堂 建设道德教育基地

  • 2016-10-12 00:00:00
  • 在手机上看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寻访朱熹文化礼堂 建设道德教育基地

近日浙江朱子学术研究会与国家商务部新农村商报全国基层采访组就全面开展关于“寻找名山大川中的道德文化教育基地”走访活动以来,得到了各地文化礼堂、名山大观、古刹等大德高僧及当地政府文化部门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

新农村商报走进浙江采访组与温州朱子学术研究会秘书处负责人一同走访了瑞安七甲朱熹文化礼堂和瑞安高楼的一个朱熹文化礼堂,就朱熹文化礼堂如何开展道德文化教育建设,及发扬朱子理学精神,与两地朱熹文化礼堂负责人进行了交流。

在瑞安陶山镇七甲村,记者见到了特意从北京赶回来的朱熹后裔朱义造和北京来的河南中原文化传播友人,朱义造在北京从商,却担任温州朱子学术研究会会长,为弘扬朱熹文化可以说是尽心尽力。今年11月将在瑞安市召开温州市朱子学术研究会年会,届时将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朱子学术研究专家共同参与探讨朱熹文化的传承。

在七甲村的朱熹文化礼堂,我们见到了正在参与文化礼堂布置的朱珍荣、朱珍财、朱珍栋、朱林新荣、朱珍眉、朱玉贵等几位负责人,他们正在整理七甲朱熹后裔历史名人故事,准备充分利用朱熹文化礼堂这个道德文化教育基地,发扬朱子理学,让后辈族人颂朱子家训,明礼守德。

在这里,记者也就瑞安七甲朱熹后裔的一些故事,进行部分资料整理。瑞安朱氏源流众多,唐朝时即有朱材迁居独峰加封义阳侯,荆谷七甲承传众多宋理学大师朱熹后裔,塘下后朱传自“一门四杰”同为温州刺史。后世有朱清县令办案如神平民屈,朱养心万里送粮分国忧,朱鸿瞻手不释卷评时弊等优秀人物,尤其是朱炎晖旅长中将武汉抗日殉国难,更为朱氏在现代添上一笔峥嵘豪气。

寻访朱熹文化礼堂 建设道德教育基地

塘下后朱村这幢古色古香的“朱正钧宅”建于清咸丰三年(1853),朱材封侯居独峰,朱熹后裔传七甲瑞安朱氏,源有数派。最早的迁于唐朝,据宋杨景衡《承事郎益庵朱公墓志铭》载:“其先闽人,始祖李唐昭宗时拜金紫光禄大夫,封义阳侯,讳材,由闽赤岸徙温之独峰。”据有关记载,此公于唐乾符二年(875)为避黄巢之乱,由闽之赤岸迁居瑞安独峰,并于唐末天佑二年(905)拜金紫光禄大夫,可见其封侯在迁居瑞安独峰之后。

今有诗人林新荣称,其父入赘荆谷七甲,随母应姓朱,系宋理学大师朱熹之后裔。据七甲撰于清光绪六年(1880)《续修朱氏宗谱序》称,其始祖朱一轮于明万历年间自福建漳州南靖县迁居荆谷七甲,其次子朱茂洲生仁义礼智四子,清同治元年(1862),“发逆扰境,人各逃窜,谱竟因之失所。”幸有义房一派分往陶山与石坑,房谱犹存,才至上接朱熹,在《沛国郡朱氏世系图》中,朱熹为第5世,朱一轮排在22世。

朱熹为安徽婺源人,其后裔何时迁往福建,后又如何迁居荆谷七甲的呢?

荆谷朱氏后人朱玉贵曾寻访到北京大学图书馆收藏的《考亭紫阳朱氏总谱》一书,据北京大学中文系段宝林手书于扉页的“赠书”称:“这是最新最详细的一本《朱熹族谱》,2000年10月为纪念朱熹诞辰870周年之武夷山学术讨论会所编印。”该书在朱熹之后18、19世列有:朱一轮(18世)长子茂溪迁居平阳水头,次子茂洲迁居瑞邑荆谷山七甲,三子茂魁迁居瑞邑荆谷山青林。同时,18世还有朱益昌迁居瑞邑圣井南阳;19世还有朱建扬迁居瑞邑四十三都上安、朱建韩迁居瑞安姜屿、朱建成居瑞邑四十八都南山。

由此,朱玉贵发现《朱熹族谱》所载与荆谷《朱氏总谱》如出一辙(其始迁祖朱一轮与朱熹相隔17世,系朱熹次子朱在之后)。这不可能是偶然的巧合,而是确凿的绵延。同时说明,除了荆谷七甲,明时称为荆谷青林(现金山村)、圣井南阳、四十三都上安、四十八都南山、姜屿等朱氏均属朱熹后裔。

从明万历年间迁居荆谷七甲村的朱氏,不过传承了10多代,据其12世孙朱增财、朱增栋介绍,包括后裔迁至陶山花园、马屿九甲等地在内,此一朱氏支脉今有人丁4800多人,可见极为生旺。作为朱熹后裔,据说他们正计划在七甲村建一文化礼堂暨朱熹纪念馆,以弘扬其远祖朱熹的理学。

据后朱《朱氏宗谱》记载,其远祖朱嵩自唐宁宗期间自闽之赤岸,迁居温州永邑十二都雪岙,其子朱删生了朱褒、朱诞、朱著、朱翱四个儿子。此四子可能创了中国一绝,他们分别为唐中和二年(882)、唐大顺元年(890)、唐乾宁元年(894)、唐光化二年(900)官温州刺史,称为“一门四杰”,兄弟相继20多年官同职、仕同郡,且所任之地即为父母之乡,自古迄今诚为罕见。之后,朱翱曾孙朱鹏“性雅洁每以山水自娱”,由雪岙至郡南三十里,见仙岩岩壑优美、泉源清秀,遂筑室而居,绵延子孙,被称为岩川朱氏始祖。

在朱氏先贤中,以功勋彪炳青史的当数旅长中将朱炎晖。朱炎晖(1901~1938),县城大沙巷人。幼而丧父,16岁外出谋生,曾入浙江讲武堂学习。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时屡立战功,历升排长、连长,后升营长。1932年,参加“一·二八”淞沪反击日本侵略军,在大场、庙行与日军第九师团植田部激战三昼夜,负重伤仍坚守阵地,受到蔡廷锴、戴戟等将领的嘉奖,被赞为虎将。

抗日战争初期,朱炎晖先后任94军185师团长、546旅旅长。1938年10月21日,为掩护主力部队转移,546旅奉命阻击武汉外围金牛地区的日军。日军出动了21架飞机、30余门重炮和百余辆战车,对546旅驻地狂轰滥炸,还施放了毒气弹。朱炎晖指挥部队在逆境中绝地反击,几次逆袭日军。但终因双方武器、兵力相差悬殊,全旅将士三分之二阵亡,身先士卒的旅长朱炎晖亦身中数弹。11月3日,全旅仅300人左右突围、撤退至湖北藕池口,朱炎晖伤重不治壮烈牺牲,年仅38岁。官兵们将其盛棺藏放在一小寺院旁,武汉失守后,日寇遍寻朱炎晖遗体,最后竟开棺鞭尸、抛尸于荒野,可见对朱炎晖部队的阻击之恨。

据说,朱炎晖遗体后由地方父老秘密安葬,但至今下落不明。在瑞安林岙有一座朱炎晖的坟墓,其实只是个衣冠冢。朱炎晖旅长阵亡后,被蒋介石追授为中将。1987年,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追认他为烈士。2014年9月,朱炎晖被民政部列为首批300位著名抗日英烈之一。

其实,通过浙江朱子学术研究会与新农村商报的全面走访,挖掘、发现、整理浙江范围内朱熹文化礼堂及名山大川中名观古刹,通过弘扬朱子学术,通过传播道德文化,在寻访的过程中,与各地道德文化传播的学者进行探讨,把一些德高望重的大德高僧的思想进行挖掘整理与传承,也是我们这次走进浙江寻访的一个目的,虽然处在名山大川中的古刹有经常性的讲经传道及国学的课程,虽受众面还不是太广,也就是还是处在深山人未知,但是各位大德高僧不遗余力的传播经典国学,弘扬中华传统道德文化教育,这个就是要寻找的道德文化教育基地,要全面的推动与培育这样的教育基地,让全社会的人参与进来,把每个村的文化礼堂、把每个地方的孔子文化礼堂、把每个地方的朱熹文化礼堂都充分的开发利用起来,通过规划、建设,培育一批从事道德文化教育的社会志愿者参与,引导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道德文化的传播,同时通过各地道德文化活动的举办,道德课程的开设,从幼儿开始引导,全民教育,在十三五期间把道德文化教育推向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文章速递

新闻 知道 百科

专区

王者荣耀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

举报信息框
  • *举报网址:
  • *举报内容:
  • *联系方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