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专题 > 人物 > 新农村建设也要转型升级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常德盛接受记者采访
他不仅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也是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乡镇企业家,更是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中共十六、十八大代表,他就是江苏省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党委书记常德盛。
常德盛担任蒋巷村党委书记几十年,将一个穷乡僻壤的小村庄建设成为首家国家级生态村、中国最美田园、全国生态文化基地、全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和江苏最美乡村。带着对一位老党员、老书记的崇敬,新农村建设再发展有何新思路的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常德盛。
“荒草洼飞出了金凤凰”
常德盛向记者介绍,蒋巷村是常熟市东南角的一个小村庄,50多年前是一个偏僻、闭塞的穷村,地势低洼,满眼荒坟荒滩,多数村民是外来户,住的是择高而居的泥墙草堋,条件稍好一点的土著村民不过是低矮的小瓦房。当时全村90%以上的人患有血吸虫病,面黄饥瘦肚子大,农业半荒不熟,生活半饥半饱,村庄环境一片荒芜。
1966年起,村党支部决心改变面貌,改善村民生活质量。结合消灭血吸虫,提出水利开道,低圩改造等治水造田方案,动员群众聚户成巷,发动迁坟填坑,平整土地,建设良田。经过10多年的艰苦拼搏,初步实现土地平、道路通、河畅流,泥墙草房集成巷。通过改革种植模式,创新耕作方法,推广秸秆还田,实施科学种地,到上世纪70年代后期,蒋巷村农业生产达到江苏省的先进水平,80年代初受到江苏省政府嘉奖,国家农业部刊文称“荒草洼飞出了金凤凰”。在农业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先后3次规划建设新村巷,一次比一次漂亮。随着村级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于1995年又进行了以四园一基地为布局的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开启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
如今展现在世人面前的蒋巷村,是一个树林包围的粮油生产基地、公园式的工业园、氧吧傍宅的村民别墅区、村民蔬菜基地等,构成了一个天然大公园,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旅游景区。
蒋巷村民别墅区
蒋巷村剧场
新农村建设也要转型升级
在采访过程中,常德盛的电话接连不断,却没有打断他的思路,他继续介绍,上世纪90年代初,为了加快发展,村里引进一家化工厂,半年利润上百万,部分干部群众看到了强村富民的希望。
村党支部却发现土壤、水质、空气遭到污染的另一面。经过反复研究,统一思想认识,为稻绿水清,为了子孙后代,即使生产金子也要关闭化工厂。关掉化工厂在原地办起养牛场,以修复被污染的土地,几年后这片土地变成了生态种养场。举一反三,党支部又作出决定,推平占地40多亩的3个小土窑,增加了一个种粮大户,每年向社会提供30多吨优质粮食;先后拆除村办工厂的2台锅炉,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村办主体企业在做大做强钢结构为龙头的轻质建材系列产品,在创立全省同行业唯一名牌产品的基础上,不断寻找、开拓升级产品,以腾笼换鸟的方式引进升降设备制造,研发车床和压力设备制造,扩展无纺设备生产及风电设备加工等,迈出了工业转型升级实质性步伐,为乡村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在谈到村办工业的企业转型升级为永续发展打牢基础的同时,常德盛提出,新农村建设也要转型升级。他说,在农业种植结构合理调整的基础上,依托全村农田林网化、田地氮磷拦截工程建设、全面建成海绵田的优势资源,实践探索种植业的转型升级,去年试种,今年扩大种植有机水稻成功,为3~5年内全村1200多亩水稻有机化种植打牢基础,届时每年可减少百余吨化肥农药对土壤、水面和大气的污染。在坚持10多年秸秆还田的基础上,实行休耕养地、冬耕冻垡等储粮于田的措施,建设标准化优质粮田、提升现代化农业水平。支持指导发展有机化专业养殖大户,废弃物采用专业无害化治理。
蒋巷村在30年前就认定绿化林网,生态平衡。从求生存到求生态,是经过前20多年艰苦努力领悟到的,生态环境成了普惠群众的民生福祉,是老百姓温饱富裕之后,要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情、追求生命质量的迫切要求。党支部向灶台污染发起宣战,推进能源革命,集体办起液化气站,为村民发放厨房灶具和液化气钢瓶,全面倡导村民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现在,全村365户全部用上省心省力的天然气。多年来,蒋巷村在居住区和生态园分别建立了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后的水源作为景观灌溉用水,循环利用,保护了环境;调整建设湿地公园,坚持河道清淤,保持绿水畅流;坚持专人保洁,村里垃圾日清日洁;建立专业队伍,坚持绿化管护;设立公交首末站,方便村民绿色出行。
蒋巷村
老常心中有一个蒋巷梦
今年73岁的常德盛精神抖擞、思维敏捷,他对记者说,新农村建设再发展就是要转型升级,不断修正前进方向,落脚于让全村人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适宜干啥就干啥,全村一盘棋,各个行业选择余地大,群众怎样幸福就怎样做。今年是蒋巷村全面发展50周年,习主席心中有一个中国梦,我老常心中有一个蒋巷梦,要把蒋巷村建设成为城市人羡慕、村里人舒服、外国人信服的优美蒋巷、幸福蒋巷。
记者在蒋巷村里看到,在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蒋巷村建设起蒋巷生态园、村民新家园、常盛工业园、农民蔬莱园、无公害粮油生产基地的四园一基地功能配套齐全、规模格调全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40多年的艰苦奋斗让蒋巷村成为明星村,在村史展览馆里,全国文明村、全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示范村、全国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等近百项国家和省级荣誉记载着蒋巷村的发展史。
采访中记者得知,近年来,在田成方、树成行、渠成网、道路宽、旱涝保收的基础上,全村规划竹园300亩、果园200亩、蔬菜50亩,不断调整种植结构、建设立体、生态现代高效农业,不仅提高产出效益,更优化了生态环境。目前,全村共有村民860人,发展民营工业20多家,个私企业30多家,经济总量超过10亿元。蒋巷村乡村旅游产业做得有声有色,先后推出“新农村建设考察游”、“生态田园观光游”、“农家生活乐趣游”、“农耕文化体验游”、“未成年人社会实践游”等旅游产品,出现旺季游客曝满的景象,生态园一天内多批拓展团队的活动热闹非凡,新农村建设成为游客向往和羡慕的看点。去年全村游客总人数超过15万人次,今年将争创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和江苏省5星级乡村旅游点。村里建设了158套三星级标准的老年公寓,免费给单身及双亲老人使用,对老人与子女同住别墅的家庭给予2000~3000元不等的奖励。
热门新闻
精彩专题
更多+游戏排行
新游预告
更多开测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