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导航

新闻攻略

下载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新闻 > 时评 > “懒汉心理”的养成不该归罪在贫困群众身上

“懒汉心理”的养成不该归罪在贫困群众身上

  • 2016-10-14 00:00:00
  • 在手机上看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近日,人民日报在参观了广西天等县驮堪乡道念村立屯的“隧道博物馆”后感触良多,深觉勤劳致富的重要性,又替贫困地区群众的困境担忧,于是一篇《贫困群众懒汉心态:下田流汗谷满仓》的文章出现。

这篇文章并非各大网站的前缀标题所说那样:人民日报批贫困群众“懒汉心态”。实则更是一种关切。文章详尽的分析了“懒汉心理”养成的三个原因:穷、养、凉。“穷”即是长期的穷苦环境消磨了人们拼搏的心志;“养”是指有地方把扶贫当成慈善救济,养成了贫困群众的“输血期待”;“凉”说少数干部没有务实的贯彻政策凉了群众心气。

文章分析的“懒汉心理”在一些地区的少数群众身上确存在此类现象,但“懒汉心其理”的养成不该全部归罪于贫困群众。原因如下。

在我国贫富差距下贫困群众的功利心其实是多过“懒汉心”的。每年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除了富人的生意经也有贫困群众的劳动力。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最不能忽视的就是他们的存在。如果说某些地区如今还处在贫困线以下就说是“懒汉心理”造成的这种说法是不成立的,因为贫困地区是出不来懒汉的。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并人懒而是多种原因造成的。面对贫困处境,群众也是在积极改造生活的,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他们背井离乡,在城市与乡村中游走。

而之所以批评贫困群众“懒汉心理”恐怕是一种怒其不争吧。只是现实情况是贫困地区的教育机会、就业机会等各项资源都不集中,尽管每年国家都有许多政策向贫困地区倾斜,可仍然不能满足大部分群众的需求。

如果要讨论“懒汉心理”,恐怕经济发达地区的比例要远远高于贫困地区吧,收入的差距、经济发展的程度不能以懒、勤来决定而是由地域、知识、资源、技术、政策、环境等等各种因素综合的结果。

广西天等县驮堪乡道念村立屯可以用时24年打通一条“隧道博物馆”圆了她们的出山猛,可是其他地区没有山、没有海怎么办,她们没有为之奋斗的明确的共同目标,在对政策形势尚不能明确解读的情况下又怎么能团结一心。

在这场攻坚扶贫战中上下一心、上行下效自然能帮助无数群众摆脱贫困,但在有些地区政策被打了折扣、变了味怎么能简单归罪于群众呢?

文章速递

新闻 知道 百科

专区

王者荣耀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

举报信息框
  • *举报网址:
  • *举报内容:
  • *联系方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