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导航

新闻攻略

下载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三农 > 聚焦三农 > 凝心聚力推进精准扶贫

凝心聚力推进精准扶贫

  • 2016-10-26 00:00:00
  • 在手机上看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甘肃省卓尼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州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用足用活政策措施。啃扶贫攻坚硬骨头,通精准扶贫中梗阻,攻精准脱贫之瓶颈,补全面小康之短板。扶真贫、真扶贫,伴随着甘肃省“1236”扶贫攻坚行动的深入实施和“1+17”精准扶贫方案的精准落地,一场聚焦全县42个贫困村、2.47万人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大决战,在该县南北山区的主战场如火如荼地展开。该县是国家扶贫重点贫困县,也是甘肃省精准扶贫示范县之一。在脱贫攻坚实践中,卓尼县委、县政府真正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号工程”,围绕“六个精准”,突出“五个重点”,结合县情实际合力打造出“五大亮点”,探索走出了一条上合政策、下接地气的脱贫攻坚新路子。

一是突出分片推进,打造脱贫攻坚新模式。卓尼县针对县域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的实际,强化顶层设计,从2014年开始实施“333”扶贫攻坚计划,将该县15个乡镇分北部、中部、南部三个片区,用三年时间,按照三步走战略目标,率先打响了片区脱贫攻坚战。特别是针对“尼江”片区脱贫攻坚这一最难啃的“硬骨头”,卓尼县突出县域发展的全局性和“尼江”工作的特殊性,在深入落实“333”扶贫攻坚计划的基础上,结合《甘南中部(车巴河流域)特困片区扶贫发展规划》,量身定制了《关于精准扶贫尼江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重点实施基础设施、民生改善、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建设项目,使“尼江”特困片区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围绕“尼江”两村“四村”建设目标(团结稳定村、文明富裕村、坚强堡垒村、先进模范村),在“尼江”两村创新开展“三建双提升”群众工作(创建一项干部包联机制、搭建一个互助发展平台、构建一套网格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全面提升群众自管水平),该县308名科级干部组建11个群众工作小组,对“尼江”两村643户群众实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尼江”两村实现了20年来首次共同混牧,“尼江”工作取得重大历史性突破。

二是突出机制创新,打造脱贫攻坚新常态。卓尼县把工作机制创新作为推进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健全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制定出台了目标任务、重点工作、政策措施、责任分工“四合一”清单,明确县级领导、各乡镇和县直部门主要领导工作任务和责任。大力推行“县级干部包片抓乡、科级干部包村抓组、双联干部和驻村干部蹲点包户”和“不脱贫、不脱钩,不小康、不罢休”的双联帮扶机制,建立周报告、月调度、季通报和年终考核工作机制,保证各级干部“下得去、蹲得住、干得实、能成事”。立足解决“谁来扶”这一难题,有效整合双联干部、挂职干部、大学生村官、乡镇包村干部等帮扶力量,不但在省定42个贫困村组建驻村帮扶工作队,而且在33个非贫困村(贫困户在30户以上)组建驻村帮扶工作队,统一工作要求,统一加强管理,统一监督考核,有效解决了非贫困村帮扶力量不足的问题。在全州率先实施“非公企业助双联行动”,组织发动37家非公企业帮扶10个乡镇,43个村组,297户贫困户,10名贫困大学生,每年帮扶资金达500万元以上,助力脱贫攻坚向纵深推进。

三是突出资源整合,打造脱贫攻坚新合力。卓尼县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原则,打破行业界限,突破部门分割,三年计划整合项目和培训资金15亿余元,全部用于脱贫攻坚,重视程度之高、投入资金之多、整合规模之大,在卓尼历史上前所未有。2014年,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和灾后恢复重建资金4.33亿元,用于北部六乡的扶贫攻坚;2015年,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和“尼江”地区扶贫开发资金7.49亿元,重点向中部片区(尼巴、刀告、扎古录、申藏、阿子滩)5乡镇精准发力、合力攻坚,有力促进了贫困村特色主导产业发展,中部片区总体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群众生产生活得到明显改善。与此同时,加大涉农培训资源整合力度,聚焦贫困户劳动力持证技能培训,两年整合培训资金676万元,完成劳动力培训1.2万余人(次),持证率达95%以上,为实现贫困户“户均一名技能人员”目标奠定了基础。

四是突出民族特色,打造文化扶贫新品牌。卓尼县把产业扶贫作为增强群众“造血”功能,实现长期稳定脱贫的重要抓手,着力拓宽农牧民群众的增收渠道和致富路子。针对卓尼贫困村农牧民子女在歌唱、舞蹈方面有特长、有天赋、有发展意愿的现状,结合藏民族特色文艺演出在内地和沿海城市倍受青睐但专业文艺人才相对匮乏的实际,立足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大胆创新、积极实践,先期开展贫困农牧民子女文艺技能就业培训两期100人,走出了一条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扶贫新路子。充分发挥“洮绣”民俗文化和“互联网+”优势,按照“公司+基地(乡村绣坊)+农户”的发展路子,统一策划、统一品牌、统一打造、统一营销,努力将“小刺绣”变成“大产业”。去年底,1650名贫困妇女参与刺绣加工生产,60位行业带头人参与手工刺绣电子商务创业,刺绣妇女人均收入达0.8万元左右。

五是突出党建引领,打造群众满意新工程。卓尼县坚持党建引领保障,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紧盯2.47万贫困人口,在深化群众工作、精准识别、精准服务、精准管理上出新招、求实效,夯实了基层基础工作。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动作用,在全州范围内率先组织县四大班子领导,副科级以上干部进行脱贫攻坚知识闭卷测试,有效提高了领导干部指导落实政策、推动脱贫攻坚的实际能力和工作水平。切实提高精准管理水平,借鉴全省全员人口网格化地图,以公安部门户籍资料和计生部门WIS系统数据库为辅助,探索出了贫困村贫困人口精准化、网格化管理新模式。把党风廉政建设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在全州乃至全省率先出台《卓尼县精准扶贫暨双联行动工作问责暂行办法》,详细规定了5个方面、21种具体情形,强化执纪监督问责,有效破解了干部问责过程中存在的“重事后”、“轻过程”问题,实现了精准扶贫问责从“权力问责”向“制度问责”、从“被动问责”向“主动问责”转变,进一步靠实了工作责任。

聚焦扶贫政策、精准贫困农户、精准扶贫项目、精准扶贫资金、聚合帮扶力量,变“输血式”为“造血式”,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卓尼县正迈向一条高效、精准扶贫之路,扶贫目标更精准,扶贫方式更灵活,不让一个贫困人群在小康路上掉队。

文章速递

新闻 知道 百科

专区

王者荣耀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

举报信息框
  • *举报网址:
  • *举报内容:
  • *联系方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