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导航

新闻攻略

下载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新闻 > 时评 > “奇葩”校规是教育矫枉过正的怪胎

“奇葩”校规是教育矫枉过正的怪胎

  • 2016-11-02 00:00:00
  • 在手机上看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从该校的违纪名单来看,校方应是出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监管学生的一言一行,不然不会事无巨细,将何人、何时、何地、违反何种校规都掌握得一清二楚,真是操碎了心。更多“奇葩校规”,诸如开“头发证明”、必须在教室或图书馆否则记为“游离”、学生轮流每天刷三遍厕所,更是集“奇葩校规”之大成,简直为学生布下“天罗地网”,如此逼仄的学习环境,想想都觉得脊背发凉。有人将此调侃为“笑规”,其实这样的校规是教育矫枉过正而产生的怪胎,并不可笑,而是可怕。

学校和教师是施教方,学生是受教者,两者的关系仅限于教育、受教育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学校的管理权限也仅限于教育领域。大学校园里,学生有恋爱的权利,牵手、拥抱并不为过,何来不得体之说?“头发证明”更是滑稽,不知哪个部门可以开具此类证明。学校利用自身的权力而随意扩大“权力范围”,侵犯学生合法权益,既是法治精神的缺失,也背离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种种荒诞不经的校规下,学生和学校成了矛盾双方对立的群体。

在“冷酷”面孔下,学校也难能可贵地推出了一项“人性化”管理:学生在违纪校规被扣分之后,可以通过捐献县志冲抵被扣分,百来块钱的县志不是所有学生都承担得起,常常出现几个学生在一起凑着买的现象。看似“赏罚分明”,却难掩其“偷梁换柱”的本质,虽然校方坚称学生捐献县志是自愿行为,但在“加分”的绑架下,是自愿还是“变相胁迫”,不言而喻。“奇葩校规”屡见报端,早已不是新鲜事,种种舆论压力下,缘何学校“任由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一方面是学校“官念”难改,教育理念陈旧。新教育形势下涌现的新问题,教育略显“黔驴技穷”。学校将学生视为“管理”对象,而非“培育”对象,这种不带感情的管理方式,实际上也是“懒政”的表现,这种惰性思维会让教育简单化甚至粗暴化,从而加剧师生矛盾,既对学校管理不利,也对学生成长不利。

另一方面,问责乏力也是学校“执迷不悟”的主因。关于“奇葩”校规,仅靠舆论压力难以杜绝。近年来,学校“奇葩校规”经曝光之后,迫于舆论压被取消的不少,但多数也仅仅限于取消。鲜有相关部门为学生说话,整治“校规制定”乱象。这种变相纵容,让学校更为变本加厉。

面对今天不断被复制和翻新的雷人校规,我们在谴责学校的同时,更应敦促教育部门改变“育分不育人”的教育理念,呼吁立法的完善和监管部门的问责,让联合之力令每一则荒诞校规都失去生存土壤,让组合之拳彻底改变教育粗放管理的悲怆底色。

文章速递

新闻 知道 百科

专区

王者荣耀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

举报信息框
  • *举报网址:
  • *举报内容:
  • *联系方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