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导航

新闻攻略

下载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三农 > 聚焦三农 > 促进农村社区低碳化

促进农村社区低碳化

  • 2016-11-02 00:00:00
  • 在手机上看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11月1日,国际扶贫发展机构乐施会发布最新报告《农村社区发展指南——在规划与设计中纳入气候变化视角》,强调应对气候变化的视角应纳入农村发展规划设计中,以促进农村社区的低碳可持续发展。

在农村快速发展进程中,如何实现能源清洁化、低碳化,并增强农村防范气候灾害、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此份报告旨在为农村发展中如何适应气候变化、如何减排温室气体,并在这个进程中提升农村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提供设计和规划方法指南。

在农村规划和设计中纳入气候变化视角,可促进农村社区气候安全系数增加、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就业水平提高、扶贫与减灾防灾更好地相结合,农民的生活幸福指数提高,最终提升农村社区的气候恢复力。

作为报告主笔,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表示,农村社区规划中纳入气候变化视角,强调在农村发展进程中稳定有效地应对气候变化。具体要从识别、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三个层次上开展工作。

识别旨在提高农村社区和公众对气候变化潜在影响的理解,进而有意识采取行动应对;减缓旨在通过实施一系列减缓措施,有效减少农村社区二氧化碳排放;适应旨在探索不同农村社区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和措施,减少气候变化对农村发展的负面影响。“即将于11月4日生效的《巴黎协定》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乐施会中国项目总监廖洪涛表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大量、分散的农村人口以及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使得农村的能源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以及气候变化应对问题比城市更为复杂。目前,我国的新农村和生态文明建设在积极解决上述问题,但是农村社区的应对气候变化意识和能力还相当薄弱,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报告中认为,在农村发展过程中,应将农村社区发展、气候变化适应、减缓与减防灾相结合,提升农村社区的恢复力,实现农村社区的低碳可持续发展。

2016年2月,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的通知》。该方案提出,到2020年,普遍实现将适应气候变化相关指标纳入城乡规划体系、建设标准和产业发展规划。这一方案的出台显示了中国对规划体系纳入气候变化视角有了更多的重视和行动,但目前尚未提出农村社区应如何开展相关工作。

为此,将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和理念提升至战略高度,并把相应的具体措施融入到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中十分必要。

文章速递

新闻 知道 百科

专区

王者荣耀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

举报信息框
  • *举报网址:
  • *举报内容:
  • *联系方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