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导航

新闻攻略

下载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三农 > 聚焦三农 > 中国教育十年减负路:为探索如何教得有趣学得有效

中国教育十年减负路:为探索如何教得有趣学得有效

  • 2016-11-10 00:00:00
  • 在手机上看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回顾过往10年的减负之路,从全国的“减负十条”,到地方的“八个严格”“六个不准”“四个禁止”……从严控作业量、考试频率、在校时间,到针对违规行为提出严厉惩治措施,一些地区甚至使出了降低高考难度的“杀手锏”。但是,“学校减负、社会增负”“老师减负、家长增负”的现象仍比比皆是。

如何有效减负和缓解焦虑?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洪明看来,“从来就不存在没有压力的学习,国内如此,国外也是如此。减负不是目的,要让家长和学生明白压力的积极意义。更重要的是,要让减负从单纯物理时间上的减少,升级为单位时间所获价值和效果的提升,这才是减负的根本所在。”

真正该减的应是那些低效的、与学生个体不匹配的学习

提及减负,在大部分人的观念中,常会指向两个方面:一个是因学习时间过长导致的生理负担过重;另外一个是因各种压力导致的心理负担过重。很多专家指出,这两种负担的产生其实与“第三种负担”有关,即由学习主体与学习客体相匹配的学习方式的适宜度所引起的负担。“如同人体消化不良,原因有多种可能性。可能由于吃得过量,可能由于情绪障碍,还可能是进食方式不当造成。这种学习负担,既有别于客观的认知量负荷,也不同于主观的心理负担。”有学者分析。

洪明解释,换个简单的说法就是,同样听老师讲课,在有的学生看来,太过简单,吃不饱,可在另外一部分学生看来,则过难,不好理解,久而久之会成为压力,甚至负担。这就需要在看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前提下,进行学习方式的变革和优化。

“首先要从课堂突破。就教学系统来说,课堂是学生学习行为发生的最重要的场所,要让学生学习新知的第一时间就没有过重负担,是实现有效减负的突破口。”对此,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王健敏教授曾指出,要深化学习方式变革。教学要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型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研究学生学习的规律,是探寻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充满生机活力的学习系统的根本。

高明的老师,往往站在学生的立场设计学习活动,以核心知识的、简明的“学习设计”来促成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当学习变得有意义,负担的概念自然而然也就淡化了。

文章速递

新闻 知道 百科

专区

王者荣耀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

举报信息框
  • *举报网址:
  • *举报内容:
  • *联系方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