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新闻 > 财经 > 多项政策支持内贸流通发展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日前,商务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对内贸流通发展的有关要求,会同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10部门,于11月16日正式印发了《国内贸易流通“十三五”发展规划》。
在近日商务部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孙继文就《规划》进行了介绍。孙继文指出,《规划》以提高流通质量和效率为中心,以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为主攻方向,构建现代流通体系,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内贸流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
《规划》提出了五项具体目标,即总体规模稳步扩大、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企业竞争力显著提高、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营商环境明显改善。其中量化指标包括:到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接近48万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增加值达到11.2万亿元,年均增长7.5%左右。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43.8万亿元,年均增长15%左右;网上零售额达到9.6万亿元,年均增长20%左右。
孙继文强调,《规划》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突出了互联网背景下流通功能转变和模式创新。《规划》根据“互联网+”背景下流通发展趋势,拓展了传统流通的功能边界,强调了内贸流通的生产性服务和生活性服务功能,提出了智慧供应链等新概念,鼓励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模式。
二是突出了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的主攻方向。《规划》以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将“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贯穿始终,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流通领域的应用,进一步加强流通标准体系建设,全面提高流通集约化水平。
三是突出了内贸流通在推动供给侧改革中的重要作用。规划注重发挥流通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作用,提高流通供给水平,促进以需定产和供需匹配,有效带动消费结构升级,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稳增长大局。
四是突出了内贸流通发展的政策支持。如,在财政金融政策方面,鼓励社会资本设立内贸流通发展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金投入,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完善公益性流通设施投入长效机制。在税费政策方面,落实“营改增”政策,推进消费税改革,落实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落实工商用电同价,允许大型内贸流通企业参与电力直接交易,开展商业用户自主选择执行商业行业平均电价或峰谷分时电价试点。在土地政策方面,落实新建社区商业和综合服务设施面积占社区总建筑面积比例不低于10%的政策;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利用存量房产、土地资源发展现代流通业,在不改变用地主体、规划条件前提下,可在5年内保持土地原用途、权利类型不变等等。
热门新闻
精彩专题
更多+游戏排行
新游预告
更多开测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