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三农 > 聚焦三农 > 产业发展打基础 电商扶贫“三带一”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近日,国开办引发《关于促进电商精准扶贫的指导意见》,全面部署指导农村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并将电商扶贫纳入脱贫攻坚总体部署和工作体系,实施电商扶贫工程。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加快改善贫困地区电商基础设施,促进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是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湖北省英山县积极响应“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按照“培养一批电商人才、扶持一批新兴企业、带动一县产业升级、服务一方精准扶贫”的总体思路,强力推动电子商务发展,全县电子商务已经步入快车道,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2015年8月份,在湖北省供销系统电子商务推进会上,该县商务部门作为唯一的县级代表,在大会上做了经验交流;2015年10月份,具有黄冈市一流水准的英山县电子商务创业园建成运营,入驻电商企业33家,大学生创业团队20建了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启动茶产业线上销售工作,并开始着手布局“城乡通”农村电商网络建设;2015年5月份被全国供销总社确定为“供销系统电子商务示范县”;2015年6月份又被国家财政部、商务部确定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获得国家专项扶家;2015年11月初,大别山宝、两个妖怪、团黄贡茶等一批农产品开始通过该县地方平台“城乡通”对接国家供销总社的供销E家大平台上线销售。
该县商务局作为电商扶贫产业的牵头单位,立足于产业发展,着力夯实电商产业扶贫基础,积极探索电商精准扶贫长效机制,通过“市场+电商+合作社+贫困户”的“三带一”的脱贫模式,有效推进电商扶贫各项工作。
该县“三带一”电商精准扶贫模式是由市场、电商、合作社、贫困户组成,其中贫困户需要按照合作社制订的农产品开发标准和市场主体的销售要求,负责生产和加工手工油面、黄豆、绿豆、腊肉、千张、豆腐、黑白芝麻、豆糕等诸多传统农产品,种植稻谷和应季蔬菜、茶叶、中药材,养殖土鸡、土猪、土鸭、土山羊等;自愿提供土地交由合作社流转经营;按合作社需求参与务工;自愿参股合作社。合作社则需要负责组织入社贫困户和非社员贫困户按标准、按需求进行生产和加工、开展农特产品种植养殖;负责收购贫困户生产加工和种养殖的农特产品;负责在电商服务中心的指导下,从事社内农特产品的农特产品开发生产及加工、产品包装和分拣;负责社内各项经营业务的开展。电商(电商服务中心)的职责就是协助村两委和贫困户组建扶贫合作社;负责为合作社开发农特产品和产品包装设计、开发提供全方位的免费服务;负责村级电商扶贫服务站的搭建、培训、运营提供全方位的免费指导服务;负责为合作社组织收购贫困户的农特产品供应链管理提供免费指导服务。市场(电商企业)则需与合作社签订线上线下销售农特产品帮扶协议;负责包销合作社及贫困户开发生产的全部农特产品;及时为合作社提供与市场销售相关的消费需求信息。
合作社股份结构及分红模式:村集体参股51%,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参股49%;贫困户有意愿参股但暂时没有资金入股的,先给贫困户预留相应股份,可在贫困户提供的务工收入或者土地流转租金收益或者贫困户应享受的年终分红收益中抵扣补缴入股资金;年终分红时,先按合作社章程提取公积金和盈余公积金等再发展基金后,再按相关方占股比例实施首次分红,然后再村集体分红收益中,再按村集体收益的49%,对全村贫困户实行普惠性分成。
贫困户享受四重收益保障:即参股的分红收益;村集体参股收益的普惠性分成收益;参与合作社劳动的务工收益;贫困户提供给合作社流转经营的土地租金收益。“三带一”扶贫模式的保障措施:即优化一个模式:市场+电商+合作社+贫困户;搭建一个平台:合作社成为上接贫困户、下接电商和市场的中介平台;创立一个品牌:建立以产品标准、包装设计、质量把控等为核心的品牌塑造体系;开发一个主导产品:按照因村制宜、一村一品的原则,每个合作社开发一款最能体现本村农特产品特色的当家产品,辅助以其他传统农特产品,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产品生产开发体系;夯实一个载体:按照“超市+电商+X”的“CDX”模式,在每个村建设一个电商扶贫服务站;实现一个目标:建立起村集体经济收入提升和贫困户得实惠的长效帮扶发展机制。
该县“三带一”电商扶贫模式可复制、易推广、管长远、能长效;坚持因村制宜、注重长远的原则,以发展一村一品为主导、以其他农产品开发与种养殖相结合为辅助,以电商扶贫服务站为载体,以电商扶贫合作社为纽带,充分发挥电商市场主体的扶贫帮扶作用,整合资源,集中力量,通过“优化一个模式、搭建一个平台、创立一个品牌、开发一个主导产品、夯实一个载体、实现一个目标”等“六个一”的落地举措,做实合作社主营业务,让贫困户享受四重收益保障(入股分红、村级红利普惠性分成、土地流转租金收益、合作社务工收入),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有效建立村级经济实力提升和贫困户实质性帮扶的长效发展机制。
目前该模式已在该县石头咀镇大屋冲村经过近一年的实践,取得初步成效。全村共有贫困户57户,其中除低保五保政策兜底18户外,目前有贫困户39户,该村在县商务局和村两委的联合努力下,通过整合各类有限资源,将分散的土地连成片、分散的农民抱成团、分散的资金捆成把,成立了“英山县石镇大屋冲南天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共50亩,66户村民入社,其中贫困户30户,种植本地萝卜、土豆和其它应季蔬菜,开发油面、大屋冲有机大米等特色农产品,通过与电商企业湖北美佳电子商务公司、英山县山珍御品农产品有限公司、湖北农夫电子商务有公司、湖北益农十八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签订供销合同、设立扶贫专柜。合作社以“精准扶贫”为宗旨,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后,可享受收入参股分红(村占股份51%,贫困户占股份49%)、实行盈利再分配、土地以高于市场价流转、就近在合作社安排劳务用工等优惠政策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该村村民余佰良是精准扶贫对象,他以劳动力形式入股合作社,他每年的劳动报酬在10000元左右,除了应付一般性家庭开支还有节余。该村其他贫困户通过商务公司与合作社对接,通过电商市场主体线上线下帮助销售蔬菜、大米、油面、干菜等农特产品,今年可实现贫困户户均增收2400元,精准扶效果明显。目前正在石头咀镇胡山村、羊山村,杨柳湾镇锣响坳村复制推广。
该县在推进电商精准扶贫前期电商市场主体在与贫困户对接过程中发现,农产品的收购质量、标准参差不齐,对接过程点多线长,效率低下,过多的精力浪费在与贫困户的对接中,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中间环节利润损耗较大。该县商务局通在大屋冲村动员村两委组建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村两委在精准扶贫中的主体作用,由合社一头对接贫困户一头对接市场主体。一方面通过合作社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另一方面解决中间环节的点多线长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
由于国家对食品相关法律的健全,对相关产品质量认证要求日益严格,农产品不等于商品,造成农产品上线难、进超市难,很难面对广阔的市场,支持引导电商扶贫合作社利用村集体闲置场所或村民空闲场地,按照统一制定的产品质量标准,就地就近开展当地农特产品加工生产,引导和组织贫困户、村民按照标准从事传统农特产品开发,打造和提升当地农特产品品牌,是市场、电商、合作社和贫困户四个利益关联方必须共同承担的责任,也是村两委必须肩负的使命。
该县以电商扶贫工程为抓手,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力推动农产品上行,以此带动贫困地区的农业、工业、信息、物流、现代服务业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提升该县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水平,帮扶当地经济发展,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尽早脱贫。
热门新闻
精彩专题
更多+游戏排行
新游预告
更多开测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